有书君说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他身为文臣谋士,进则为帝王师,可谋国兴、立邦安;
退则为逍遥身,可保自身、延富贵。
是千百年来文人纷纷效仿、而望尘莫及的典范。
张良能有如此成就,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才华,更重要的是刘邦的信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刘邦与张良的故事。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行第三次东巡。
当东巡队伍行走到博浪沙时,人群中有一位年轻人,带着一名大力士,向秦始皇的车队投去了一枚铁椎。
铁椎误中始皇侍从的车辆,刺杀行动以失败告终。
布局和谋划此次刺杀行动的年轻人,便是张良。
这次失败,让原本充满理想主义的张良学会了务实。
后来的岁月里,他一方面苦学兵法,一方面等待时机,直到等来了他生命中的“最佳拍档”。
张良原本是韩国的贵族,祖上五代都在韩国做宰相。
如果一切顺利,以祖上积攒起来的政治资本,张良成为韩国宰相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夹在六国正中间,领土最小,实力也最弱。
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最先灭掉的就是韩国。
韩国灭亡的时候,张良还很年轻,没有来得及做官,但他亲眼见证韩国灭亡的全过程,内心仇恨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他发誓,不论以何种手段,都要向秦国报仇。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散尽家财,寻找刺客,协助刺杀秦始皇。
秦始皇的第三次东巡,正好路过张良的家乡。
这是最完美的机会了,但是,他失败了,开启了逃亡生涯。
因为这次失败,他放弃了刺杀秦始皇的幻想,转而寻找更加恰当的时机和方式。
与此同时,事业受挫、充满困惑的他在桥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几番刁难试探见他仍谦恭有礼,于是送给了他一本《太公兵法》。
老人说:
“读完这本书,就能成为王者师,以后十年,你会成就一番事业。”
此后张良熟读此书,成为了一代谋士。
命运似乎也是眷顾他的,因为他要以更光彩、更伟大的方式,正面击溃秦始皇所创造的天下。
但是,他还要等一个重要的人出现。
这个人不仅要志向远大,更要胸怀宽广,具备虚心纳谏的能力。
唯有如此,他才能倾尽毕生所学,在成就对方丰功伟绩的同时,报亡国之仇。
公元前208年,是刘邦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在楚怀王的主导下,刘邦和项羽达成了一个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按照约定,实力较强的项羽率军北进,和秦军主力正面碰撞。
实力偏弱,但厚重仁义的刘邦率军一路向西,直驱咸阳。
项羽从来都是自信的,无所畏惧的,但刘邦心里却没有底;
和项羽相比,他军事上毫无才华可言,即便是和秦军杂牌军交锋,他也打得十分吃力,一直吃败仗,趑趄不前。
恰在此时,公元前207年,张良出现了。
史书上对刘邦和张良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并无描述,但是这次会面应该是相当愉快的。
这时的刘邦想攻打函谷关,张良制止了他,他说道:
“沛公您急着想进函谷关,但是别忘了,秦军的主力还在,急功近利是非常危险的。
你不如先攻打南阳,然后再从南阳出发,从侧面进攻函谷关。”
刘邦听了他的建议,连夜改变了战略,把派出去的军队叫了回来。
张良其实是有私心的,他是韩国人,南阳一带正是韩国领土。
他劝说刘邦攻打南阳,显然是在借助刘邦的力量收复故土。
刘邦未必不知道张良的真实意图,但并没有介意。
相反,初次见面,他便展示了自己的胸襟,不仅不质疑张良,反而迅速地信任并执行了张良的策略。
这就是一种默契。
这时的张良也一定是充满感激的,在他眼前的这个人,虽然实力尚小,但是却从善如流。
这样的人,不就是自己要等的那个人吗?
于是,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开始倾尽所有,辅佐刘邦。
不久后秦三世子婴派人找到了刘邦,说要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既高兴又纠结。
正在刘邦内心挣扎的时候,张良为刘邦打破了两难的局面。
张良说道:
“我们暂时不要轻视他们,先派人跟秦军将领把利害关系讲一讲,看看他们什么反应。
派去的人回来后说,秦军愿意和谈。”
刘邦大喜,立马说自己也同意和谈。
但张良适时地站了出来,提醒刘邦要冷静,不要被表面迷惑,他继续说道:
“这只是秦军将领想和谈,我担心士兵们不赞同,所以我们不如趁此时秦军比较懈怠,趁机袭击他们。”
对刘邦来说,和谈对自己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诱惑了。
他一个小小的“亭长”,今天能跟秦三世平分关中,何必再去冒风险打仗呢?
但刘邦再一次展现出了和张良的默契,完全地信任了他,并当即亲自率军,按照张良所说的方法偷袭秦军。
果然,他轻松地击败了对手。
这一仗之后,刘邦进入咸阳的威胁荡然无存。
刘邦有野心,可心不够细,所以,在整个诛灭暴秦的过程中,刘邦“心有猛虎”,张良替他“细嗅蔷薇”,一拍即合。
按照之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顺利进入了咸阳。
但刚刚歼灭秦军主力、意气风发的项羽,却要找刘邦问罪了。
于是,著名的“鸿门宴”应运而生。
刘邦这时候六神无主,但是张良没有慌乱,他带着刘邦去见了前来通风报信的项伯,让刘邦先承诺不敢背叛项羽。
刘邦也很聪明,一点就通,立马把项伯称为“兄长”,并且约好做儿女亲家。
项伯很感动,就回去了,然后把所见所闻全都告诉了项羽。
这就给了项羽一个心理暗示——刘邦不会反。
在鸿门宴上,杀机四伏,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提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很犹豫,于是范增派出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
在刘邦生命垂危的千钧一发之际,张良又来了。
他先让大将樊哙直接进军营见项羽,分散项羽的注意力。
刘邦见樊哙进来了,立马对张良的策略心领神会,于是利用这个契机,以上厕所的名义趁机逃了出来。
张良则留了下来,替刘邦断后,说服项羽相信刘邦不会反叛。
这一次,张良再次完美地化解了危机。
在楚汉战争的高潮阶段,刘邦率军56万正面硬钢项羽,结果溃不成军。
在汉军即将被歼灭之际,又是张良站了出来,提出了著名的“下邑之谋”,主张分化项羽身边的几位诸侯,牵制项羽,给汉军争取到喘息的机会。
刘邦听了他的陈述,当场决定完全执行。
果然,刘邦再次在张良的指导下化险为夷。
在秦末天下大乱的局面中,刘邦和张良的组合,无疑是诸侯当中的“最佳拍档”。
刘邦没有军事才能,但却能虚心接纳张良的意见;张良没有统帅才华,但却总是一针见血地为刘邦指明道路。
张良帮刘邦谋取天下,刘邦帮张良报仇。
这种默契,塑造了一段传奇的君臣佳话。
张良,他是韩国贵族,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之所以起兵抗秦,就是为了恢复韩国故土。
但张良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
刘邦身边的谋士曾经对刘邦说:
“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没有搞分封,如果陛下能继续封六国的后代为王,那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帮你击败项羽。”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就跟张良提了此事。
这一刻,张良离自己的梦想是如此之近,只要他说一声赞同,韩国或许就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但是,在和刘邦相处了这么久之后,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乱之后,他对刘邦说了这么一句话:
“现在已经不是搞分封的时代了,如果陛下把土地分封给六国的后人,那谋士和将领们都将各归其主,到时候谁来辅佐你呢?
更何况,六国气数已尽,即便现在复国了,你怎么保证他们会为你卖命,而不是为更为强大的项羽卖命呢?”
刘邦恍然大悟。
也许这一刻刘邦的内心是充满感动的,而张良的内心是充满悲哀的。
在张良看来,他成全了天下,成全了刘邦,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他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可想而知。
许多年以后,在帮助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张良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话:
“我家世代都是韩国的臣子,韩国灭亡之后,我不惜耗尽万贯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
现如今我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侯,对我这样一介布衣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
现在我想去归隐了。”
史书上没有记载刘邦是如何回应的。
但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之间可能已经不再是君臣,而是知己。
刘邦去世之后,白发苍苍张良回来参加刘邦的葬礼,此时他因为归隐修道,学习辟谷之术,不能吃东西。
刘邦的妻子吕后虽然心狠手辣,对开国功臣们赶尽杀绝,但对张良却十分感激,劝他多少吃点东西。
见张良不肯,吕后语重心长地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是啊,如果不是遇到了刘邦这样的明君和知己,张良这又是何必呢。
刘邦曾经谦逊地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则多次表达道:沛公殆天授。
这不是相互吹捧,也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在乱世中磨合出来的默契,乃至是友谊。
在看
在看
早(゚Д゚)ノ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