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04 | 证悟因果

四十二章经04 | 证悟因果

00:00
12:59

203-四十二章经04  证悟因果


一、知识点


1.因果:


因果,梵语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佛教认为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灭坏。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历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如外界客尘与众生主体内心也互为因缘,由众生之无明生起我见,我见缘外界之客体,客体唤起众生之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为因果。


因果可分为:世间之因果、出世间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且依四谛而言,苦、集为世间迷界之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悟界之因果。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空间上,则除无为法之外,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律支配。佛、菩萨亦然。


小乘佛教将因果关系,分别为六因、四缘、五果。比较重视人类的行为、认识。如烦恼、业是如何产生、如何断除等问题。大乘佛教则视缘起为因果互相关系的状态。以四缘、十因、五果为其因果论的主要内容,以说明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人类的行为与认识。


此外,一般所说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意谓善的业因必有善的果报,恶的业因必有恶的果报。然而由善恶二业所招感的苦乐果报,系属非善非恶的无记法,故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应称为善因乐果、恶因苦果。此种有善恶业因则必有苦乐的果报,因果之理俨然不乱,即称因果报应。若无视因果之理,陷于否认因果的见解,则称拨无因果。又从实践修道上论因果关系时,由修行之因能得开悟之果,此称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2.道家:


“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


西晋末年道教徒王浮与当时贵族出身的僧人帛远展开辩论,但屡辩屡输。无奈之下,伪造出《老子化胡经》,宣称老子西行转生为释迦佛。学界习知明确的“道家”一词,资料是初见于汉初,如《史记·陈丞相世家》:“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汉人所谓的“道家”,虽然都从学术宗旨着眼,但至少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黄老、《老莱子》在内的道家,黄老是道家中最有影响者,这应该是当时人的通见;一类是外延更大的兼综各家之长的道家,这很可能只是司马氏父子等少数人的意见。道家的含义在后来有所流变。比如,从《汉书·艺文志》来看,讲阴谋的《太公》也属于道家;而到了东汉,则讲神仙方术者被称为道家。“道家”一词是后世追溯出来的,先秦无此名称,后世所谓的道家诸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道家。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老子》作者生活年代在学界尚有争议,或以为与孔子同时,或认为晚于孔子。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老子之后,杨朱本人曾针对墨子的"兼爱"、"尚贤"、"右(明)鬼"、"非命"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了"非议"。杨朱后学子华子则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六欲不得其宜"的观点和行为做出了双向的扬弃,詹何则将杨朱"为我"、"贵己"之说中"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作了近乎极致的发挥。庄子本人和庄子后学都有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以魏牟为代表的庄子后学认为庄子之学大如东海,而名家公孙龙等人则似埳井之蛙。以《天下篇》为代表的庄子后学批评诸子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皆为"不该不徧"之学。"稷下黄老道家"的学术批评以慎到、田骈和《管子》学派为代表,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批评性总结。


道因应无方,惟变所适。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所论。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故太史公突出强调‘变’。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道家是秦汉后建构出来的学派,先秦时期没有"道家"一派,后世建构出来的"道家"遂不能不有较强的异质性。道家分为"黄老"与"老庄"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但内圣与外王亦有连续性。黄帝、老子、庄子是道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符号,追溯道家三子的起源,可追溯到神话的源头。黄帝源于天子神话,老子源于大母神神话,庄子源于飞仙神话,神话的源头不同,三子的思想定向也就不同。三子继承远古的神话,也继承了远古时期积极礼仪的斋戒实践。在从巫教(萨满教)到道家的传承中,后者也对前者作了批判的转化,三子在战国时期分别形成各自的体系,并在秦汉后被聚合成一家,即所谓的道家。 庄子所出的升天神话代表最原始的萨满教类型,老子所出的大母神神话代表早期农耕文明,黄帝神话则不能不预设文明发展到国家甚至帝国的建构。但三子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年代和地区,似乎与其思想所出的神话类型之年代与地区不合,如庄子年代在老子之后,其神话型态却相当古老;黄帝被设定为文明之祖,年代远在老、庄之前,思想的定型则在老子之后。至今仍找不到较有说服力的知识社会学的材料,足以建构出他们何以被归为道家的社会学依据,比如老子与母权社会的关系,或庄子与狩猎文化的关系。所以他们何以能够合为道家?这个困扰人的问题依然存在。


3.爱欲:


爱欲,读音是ài yù,汉语词语。释义是情爱和贪欲,出自《坛经·忏悔品》。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沙梦问佛,我们怎么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宿命,才能领悟到最高的道理?佛言,尽心守智,可会智道。


2、你把心地上的内心的这种愚痴通过修行悟道给它去除掉了,你的知识就产生出来了,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宿命。


3、为忍辱能够让人内心不怀恶意,不怀恶骨,蒹家安检,而且还能使人的身心平安康健。仁辱多利,不怀恶骨,菅家安检。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般若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至四十二章经。在今天这一讲里,咱们从第 13 章问道宿命开始讲。这一段的经文是沙门问佛,以和因缘,得知庶命慧其志道。僧人沙门就请教佛,向佛发问,凭借着什么样的姻缘,我们才能了解宿命,才能体会到或者达到最高的道理?这里就是指佛法了。宿命咱们都知道,是指过去式的命运,因为在佛教里边有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这种说法。为什么要了解宿命?人为什么要了解过去式?自己在过去各个世代的命运,因为只有了解了宿命,达到了宿命通这样的一种境界,你才会了解因果。只有了解了因果以后,你才会敬畏因果,那么这样你就不会去作恶,导致果报。




所以沙梦问佛,我们怎么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宿命,才能领悟到最高的道理?佛言,尽心守智,可会智道?那么佛陀的回答是什么呢?静心,你把自己的心清静下来,让自己的心清静。这里是指为了止恶行善而自尽其心。首字这个字是指励志发愿企念去追求无上菩提,这个志向你尽心守制了,就可以领会最高的道理,最究竟的道理,最根本的道理,当然是指佛法,比如魔镜,够去名存,当得宿命。佛陀接着用了一个比喻,就好比磨镜子,因为古代的镜子咱们知道,现在咱们看镜子还是镜子边旁,对吧?那么古代的镜子都是铜镜,不像今天这种镜子是铜镜,铜镜用时间久了以后,表面就会有一层氧化的现象,镜子就会照不见人,失去它的这种光亮,所以铜镜经常要磨,这是佛教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比喻,就好比磨铜镜,你把上面的污垢磨掉了,垢 去明纯,这个明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是指这种明亮的程度,这种光明就回来了。




第二方面这个明就是指知识维基尼,你把污垢去掉了,镜子就亮了。那么换句话说就是比喻你把心地上的内心的这种愚痴通过修行悟道给它去除掉了,你的知识就产生出来了,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宿命。这个说法也是带有比较明显的小乘佛教的说法的。大家如果读过坛经,就会想到另外一个非常相似的一个比喻。




接下来是第 14 章的名字叫请问善大经文是沙门问佛,合者为善,合者为大。圣人就向佛发问,什么是善,善就是好,什么是善呐?什么是最大的佛言?行道守贞者善。至于道合者,大,行道守正。行道就是指遵循佛道,奉行佛道。守正,这个正是指真如法性。你遵循佛道,坚守或者保持住自己的峥孺法性,这个就叫善。当然守争这种说法就带有明显的老庄、黄老或者道家学说的影子,当然是早期道家,因为这部佛经是最古老的,东汉时期又出现了。至于道合者,大志向与佛道契合的最为大,换句话说,就是你立志走在遵循佛道的这条道路上的最大,这就叫行道守贞者善。至于道合者,大。




第十五章请问立明沙门问佛,合者多利,合者罪名沙盟友请教佛说,什么是最具备力量的?什么是最有力的?什么是最通达明了的?佛言,人辱多利,不怀恶骨,菅家安健。佛陀回答道,忍辱,忍受侮辱。这佛教里经常有的一个词汇,忍辱的力量大。为什么呢?因为忍辱能够让人内心不怀恶意,不怀恶骨,蒹家安检,而且还能使人的身心平安康健。仁辱多利,不怀恶骨,菅家安检。仁者无恶,必为仁尊。能够忍辱的仁,他就没有恶心,没有恶念,当然也不会有恶行,所以他一定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兴告灭尽,武侠会视为罪名。




心里的种种污垢,榆次,像这种贪称吃,一般来讲,这个是三毒。这三种污垢你都消除掉了,你的心里就非常地纯净,没有任何污秽,这就是最通达明了的状态。唯有天地,得于今日,十方所有,吾有不见,吾有不知,吾有不闻。得一切志,可谓名义。你心地纯净了,那么对这种三千大千世界,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你就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你就获得了所有的智慧,一切智,这就叫通达明了。




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比如沉水自守搅枝,众人共鸣,无有赌其饮者。这里佛陀又用了一个比喻,讲的是什么呢?人内心都还有爱欲,有贪求,人内心有爱欲,就不能见到,不能了解,通达佛教的道理。这种情况就好比什么呢?好比有一盆本来是很纯净的水,干净干净的水,你用手伸下去搅动它,把这个水给搅浑了,那旁边有很多人都把头探过去,探在这盆水上,但是你这个水被搅浑了,所以都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这盆水是沉浸得平静的,那么水平如镜,像镜子一样,大家是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的,但是水被你自己的手给搅浑了,你就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灼心,故不见到人们,就是因为在内心爱欲交错。这个交错是指生生起,生生灭灭,人的心中都有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贪求和爱欲,在心里就灼心灼,浑浊的,灼,在心里就升起了一种浑浊,心里就糊涂了,所以不见道,所以你就见不到道,你就领会不了佛。




你汝等沙门当舍,爱欲够近,倒可见你们这些出家人,你们这些沙门就应该舍弃掉爱恋、贪求、欲望这些污垢被去除掉以后,道可见义,或者也可以念成道可现义,那么佛教的道理就会呈现出来,或者你就可以见到,你就可以了之,你就可以通达佛理了。这一段讲的就是常人因为心里散乱,心里有欲念,所以不能安静修道,那么它原来应该沉浸的心,就失去了它的功能,失去了它的功用,必须专心一志,尽心成绿,才能得到禅定。这一段讲的就是这一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人心本来是沉浸的这个状态,实际上就是白道,就符合佛的道理。但是因为受到爱欲的困扰或者说扰乱,人心才变得不沉静,才变得爱欲交错,才变得心中灼心,才不能够了解否的道理。好,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一起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捶听。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四十二章经》。


在今天这一讲里,咱们从第十三章,问道宿命开始讲。这一段的经文是: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对不起,重新开始。这一段的经文是:“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僧人,沙门,请教佛,向佛发问,凭借着什么样的因缘,我们才能了解宿命,才能体会到或者达到最高的道理,这里就是指佛法。宿命,咱们都知道是指过去世的命运,因为在佛教里边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种说法,为什么要了解宿命呢?人为什么要了解过去世?自己在过去各个时代的命运,因为只有了解了宿命,达到了宿命通这样的一种境界,才会了解因果。只有了解了因果以后,你才会敬畏因果。这样你就不会去做恶,导致果报。所以沙门问佛,我们怎么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宿命,才能领悟到最高的道理。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那么佛陀的回答是什么呢?静心,你把自己的心清静下来,让自己的心清静。这里是指止恶行善,而自净其心,首次这个志,是指励志、发愿,起念,去追求无上菩提志向。你净心守志了,就可以领会最高的道理,最究竟的道理,最根本的道理,当然是指佛法。“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陀接着用了一个比喻,就好比磨镜子,因为古代的镜子,咱们知道,现在咱们看镜子,还是金字边旁,那么古代的镜子都是铜镜,不像今天这种镜子,是铜镜,同进用时间久了以后,表面就会有一层这种氧化的现象,镜子就会照不见人,失去它的这种光亮。所以铜镜经常要磨,这是佛教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比喻。


好比磨铜镜,你把上面的污垢磨掉了,垢去明存,明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是指这种明亮的程度,这种光明就回来了。第二方面这个明,就是指知识,(梵音),你把污垢去掉了,镜子就亮了。那么换句话说,比喻你把心地上的,内心的这种愚痴,通过修行悟到给它去除掉了,你的知识就产生出来了。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宿命,这个说法,也是带有比较明显的小乘佛教的说法的。大家如果读过《坛经》,就会想到另外一个非常相似的一个比喻。


接下来是第十四章,十四章的名字叫请问善大。经文是: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僧人就向佛发问,善,善就是好,什么是善呢?什么是最大的呢?“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行道守真,行道,奉行佛道,遵循佛的道理,守真,这里的真,是指真如法性。当然这种说法,对不起,刚才冥想了,重新在这录一下。“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行道守真,行道是指遵循佛道,奉行佛道,守真,真是指真如法性,你遵循佛道,坚守或者保持住自己的真如法性,这个就叫善。当然,守真这种说法,就带有明显的老庄,黄老,或者道家学说的影子,当然是早期道家,因为这部佛经是最古老的,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志与道合者大”,志向佛道契合的最伟大。换句话说,你立志走在遵循佛道的这条道路上的最大,这就叫行道守真者善,志于道合者大。


第十五章,请问力明。“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沙门请教佛,说是最具备力量的,什么是最有力的?通达明了的?“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佛陀回答道,忍辱,忍受侮辱,佛教里经常有的一个词汇,忍辱的力量。为什么?因为忍辱能够让人内心不怀恶意,不怀恶果,兼加安健。而且还能使人的身心平安,康健。“忍辱多力,不怀恶果,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能够忍辱的人,他就没有恶心,没有恶念,当然也不会有恶行。所以他一定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心里的种种污垢、愚痴,像这种贪、嗔、痴,一般来讲这个是三毒,这三种污垢,你都消除掉了,你的心里就非常的纯净,没有任何污秽,这就是最通达明了的状态。“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你心地纯净了,那么对这种三千大千世界,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你就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你就获得了所有的智慧,一切之通达明了。


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


这里佛陀又用了一个比喻,讲的是什么?讲人内心都怀有爱意,有贪求,人内心有爱欲,不能见到,不能了解通达佛教的道理。这种情况就好比什么呢?好比有一盆本来是很纯净的水,干净,平静的水,你用手伸下去,去搅动它,把这个水给搅浑了。旁边有很多人都把头探过去,看在这盆水上,但是你这个水被搅浑了,所以都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如果这盆水是沉静的、平静的,那么水平如镜,像镜子一样,大家是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的,但是水被你自己的手给搅浑了,你就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人们是因为在内心爱欲交错,这个交错是指生生起起,生生灭灭,就是人的心中,都有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探求和爱欲,在心里浊兴,浑浊的浊,在心里就升起了一种浑浊,心里就糊涂了。所以不见道,所以你就见不到道,你就领会不了佛理。“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你们这些出家人,你们这些沙门,就应该舍弃掉爱恋,贪求欲望,爱恋,贪求、欲望,这些污垢被去除掉以后,道可见矣,或者也可以念成道可现矣。那么佛教的道理就会呈现出来,或者你就可以见道,你就可以了知,你就可以通达佛理了。这一段讲的,就是常人因为心理散乱,心里有欲念,所以不能安静修道,那么他原来应该沉静的心,就失去了它的功能,失去了它的功用,必须专心一致,静心沉虑,才能得到禅定。这一段讲得就是这一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人心本来是纯净的,这个状态实际上就是至道,就符合的道理。


但是因为受到爱欲的困扰,或者说扰乱人心,才变得不沉静,才变的爱欲交错,才变得心中浊兴,才不能够了解佛的道理。


今天这一讲咱们就先一起讲读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达瓦噢热

    钱老师讲《四十二章经》非常棒!随喜!祝钱老师功德无量!

  • 1395286jjmm

    感恩您的讲解。

  • 网上织造

    心烦意乱时,听听钱老师讲法,顿生淸静👃

  • 亮亮_Crystal

    感谢钱老师的精彩讲法!随喜赞叹!功德无量!!!

  • 拈花之旨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这说的是修行的方法,而坛经“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说的是心性,个人感觉这里不存在大小乘之分。

  • cowboycn

    感觉是在用道家和儒家的语言解释佛陀的正法,很容易理解!

  • 1807898ocan

    爱是一种执着,狭隘的,爱父母,爱朋友,爱兄弟姐妹,爱爱人,是有差别心的! 只有慈悲,才是无差别,无局限性,平等无碍的!

  • 1385542bbyl

  • 雪花飞舞_973

    感恩钱老师的讲解,随喜

  • 马成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