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 三晋古迹(五)乔家大院

1048. 三晋古迹(五)乔家大院

00:00
11:50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说话全是梦幻

    再说一点,明入清,晋商只是持续繁荣兴盛,并不是突然崛起,不懂就别BB。晋商本来就有优势。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院士为啥江苏人多,因为人家本来文化就牛呀,这就是优势。新中国为啥首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是山西人,为啥前两任财政部长都是山西人,因为山西就有优势。懂?只不过现在不行了。晋商持续了几百年,别靠看几个网文,或者听几个段子,来意淫晋商发家原因。

    宙斯侃世界 回复 @一说话全是梦幻: 山西商业主要靠的就是关内关外的贸易,只不过不同时期立场不一样罢了

  • 一说话全是梦幻

    再给你讲点干货,明崇祯五年(1633 年),奉皇太极之命追剿林丹汗返回的后金贝勒阿济格在张家口长城外正沟列营休整,武力逼迫宣府地方官同意在张家口开边互市。宣府巡抚沈棨和总兵官董继舒不仅将原准备给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 “缎布皮弊(值银)一万二千五百两”,赏赐给了阿济格,还私自“遂定和议,大市于张家口”。所以说要论通敌,大明朝官员不服一年后崇祯皇帝才知道此事,但此时,明金(清)在张家口进行的茶马互市已经如火如荼,成了真正的“大市”。 国力渐衰的崇祯帝自知又惹不起后金,不敢单方面关闭市场。大明崇祯算不算通敌匪首

    宙斯侃世界 回复 @一说话全是梦幻: 早前的隆庆合议本身也是开关,也促进了商人团体的爆发,但资本本身就没有民族与国界的,它只允许自己扩张而不能接受停滞或衰减

  • 一说话全是梦幻

    如果说话不负责任,我也可以。据我了解,清军攻打南明,徽商功不可没,甚至三藩之乱,康熙平定三藩,背后都有徽商的支持。这才是徽商的第一桶金。

    宙斯侃世界 回复 @一说话全是梦幻: 的确,大商人的第一桶金深究的话绝大部分都有问题

  • 一说话全是梦幻

    拿最有争议的范永斗为例,清代资料原文如下,“范氏有至刚者,明初自介邑徙居张原村,七传而至府君肖山公,家大起,市易边城,以信义著。国朝定鼎初,君至京师授以职,力辞。因主贸易事,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岁输皮币入内府。”。从哪个字能看出通敌?卖国通敌还能“以信义著”?这不自相矛盾吗?信是信用,义是道义。因为信用和道义良好,因为家族事业干的大被皇家赏识,从私商变成皇商,所以就等于通敌了?网上各种黑段子传的栩栩如生,甚至把范永斗编进了小说。可实锤的文献资料一点都没有,全屏一张嘴。

  • 一说话全是梦幻

    而且明朝时期扬州时期盐商里面西商(山西陕西)强于徽商,一到了清朝,徽商立马翻盘,八大盐商全是徽商,这个是官府垄断的,这是不是说明徽商勾结清朝,走私粮食军火铁器的证据。

  • 一说话全是梦幻

    胡雪岩出名更因为他当了官,他要是纯粹经能有山西商人厉害?

  • 一说话全是梦幻

    清朝中后期票号兴起,掌控大清帝国的金融命脉,更厉害,怎么衰落,还不如徽商?搞笑。

  • 逍遥宫沈公子

    王家大院是哪期?标题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