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刘邦:从流氓到天子,也就几代人的事儿

【历史】刘邦:从流氓到天子,也就几代人的事儿

00:00
17:41

前言


说大家事儿,讲小故事,欢迎收听由北京出版出品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解读,我是开浩,前两节呢,我们从秦朝的崛起到秦朝的结束,总算是把秦朝这个第一个中国的封建王朝给过了一遍,有什么没讲到的,您希望开浩讲的,可以留言在评论区,开浩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细琢磨一下。

 

好了,说回正题,前一个朝代说完,我们也该顺着时代的潮流向看了,总不能停滞不前嘛,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朝代就是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

 

汉朝这个朝代在历史上还是颇富传奇性的,不是有那么一个传说嘛,说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当年起兵反抗秦朝之前,曾经遇到过一条大蟒蛇拦路,刘邦当时也是少年英勇,有句话说的好,说初生牛犊不怕蛇,诶,说的就是这时候的刘邦,他看见蟒蛇拦路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拔剑而起,一下子把这条蟒蛇分成了两段。

 

于是后来有人就说啊,刘邦斩的这条蟒蛇,就是他后来所建立的国家的气运,他把这条白蛇站成了两段,所以他后来建立的汉朝,也是一分为二分为西汉和东汉,而中间让东西汉分离的那个人——王莽,就是当年刘邦斩的那条蟒蛇,转世投胎报复刘邦来了。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并不能作为一个历史变迁的依据,那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王莽的出现,和汉朝的分裂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接着来看一看。



西汉

起:横竖都不对,刘邦创业后的制度难题

要想了解西汉,那就需要从一个人开始说起,这个人就是刘邦,作为西汉的创始人,刘邦可以说是西汉所有皇帝中,最神奇的一个。因为在我们印象中,和很多人的评价中,总感觉刘邦是一个混混,是一个地痞无赖,但是最后他却能当打败项羽,当上皇帝,这个结果是让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都觉的刘邦是走了狗屎运,有那么一帮子有才的人辅佐他,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刘邦建国之后做的一些事情,再做评断。

 

楚汉争霸历史剧大家听了不少,咱们不展开了,说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开始建国,而在建国的过程之中,有一个问题就深深困扰着刘邦,那就是这个天下该怎么管理,那些跟着我打天下的人该给什么奖励?这个问题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很好解决,给点高工资,给点股份,或者杯酒释兵权,你随便嘛,你是皇帝还不是你说了算!

 

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刘邦所处的那个时期的特殊性,假设你是刘邦,前面有一个统一天下,走中央集权的秦国老前辈,之后还有一个灭了秦,恢复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楚霸王项羽,一个是新的制度,一个是旧的模式,但这俩结果呢?秦国搞封建15年就没了,项羽呢,搞分封,硬生生让自己没几年就整死了,你说你选啥?所以刘邦也愁啊,这新制度和旧模式都不行了,偏偏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那帮人还都眼巴巴等着自己奖励,怎么办?刘邦头都快挠秃了,最后咬了咬牙,狠下心来,决定把新的和旧的结合一下,搞一套自己的治国方式。

 

于是汉朝最大型的分果果现场就这么出现了,刘邦也是个狠角色,既然决定两种方式都用,那就分的大方点,他把一直跟着自己的文臣,留在了身边,给了他们高官厚禄,走秦国原来的路线,比如说左右丞相这种位置,都给文官了,把一直帮着打天下的武将分封到了外地,让他们成立诸侯国,说实话这次刘邦也是大出血了,把秦国之前统一六国的土地全部分封了出去,自己只保留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

 

当然其实这么做刘邦也是有小心思在的,我们前两节也说过,秦国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有绝对的地理优势,所以即使分封出去的这些诸侯万一叛乱了,刘邦想收拾这些人也是随便收拾,更何况刘邦还专门制定了一套约束这些诸侯的条约,阻止他们发展,比如说禁止马匹往诸侯国外流,防止他们的骑兵太过厉害;禁止诸侯门下的人进入朝廷当官,防止他们架空朝政;还有想要从朝廷去其他诸侯国需要办证明啦,防止通敌,可以说虽然在分封这点上刘邦大方到了极致,但同时刘邦对于这些接受分封的将领也警惕到了极致,毕竟他当年就是先接受了项羽的分封,然后逆袭上位的。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则消息就成为了压垮刘邦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消息就是诸侯之一的韩信要叛变。这个信息可靠吗?站在我们现在来看,不可靠,一点也不可靠,毕竟韩信跟着你受苦受难都过来了,那时候都没背叛你,反而在强大的时候搞你,不可能啊,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啊。但是偏偏前面我们也说了,刘邦当年就是一个诸侯踩着项羽爬上来的,所以他对这些诸侯的信任,说到底没有多高。所以韩信要叛变,这个消息稍微有这么一点苗头,刘邦就坐不住了,于是立刻派兵把韩信抓了过来,逼问是不是要叛变。

 

当然韩信那是不可能承认的,况且我们刚才也说了没叛变的道理啊,而刘邦呢,在把人抓过来又调查了一遍,发现这消息确实是个谣言,就把韩信放了回去。韩信作为一个忠心耿耿,又跟了老刘大半辈子的武将,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啊,是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受,你老刘凭啥说我叛变,你这江山还是我帮你打的呢!既然你说我叛变,行,那我就叛变给你看。

 

人吧,就怕太自以为是,韩信就总觉得自己是打天下的功臣,所以总觉的得到啥,都是老刘家欠他的,都是老刘家应该做的,而老刘家只要对他有点委屈就撂挑子不干了,但韩信真能玩儿的过人家吗?答案是玩儿不过,刘邦那边就使了一个小伎俩,轻轻松松把韩信给骗了出来,直接处死,所以到最后可能韩信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咋死的。

 

韩信不明白,但有人明白啊,这个人就是当时和韩信一起被分封的吴芮,吴芮在收到韩信死的消息之后,立马就明白了,老刘这是怕我们搞事情啊,于是为了取得刘邦的信任,吴芮乖乖的把自己的兵权交还给了朝廷,以求自保,所以在最后刘邦的异姓诸侯王清洗中,只有吴芮活了下来。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心机,从臣子的角度来看刘邦过河拆桥,滥杀功臣,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你威胁到了皇位,威胁到了天下的稳定,牺牲你一个大臣也是无可厚非。



承:文景之治到七王之乱,制度调整期汉王朝的努力

刘邦在清除掉这些异姓的诸侯王之后,觉得现在这种关内走秦国的模式,关外走分封的制度挺好的,就是那些分封的人有点问题,需要换上一批自己信任的人,于是刘邦在一次party上,当着众大臣提出了一个在后来人感觉很不靠谱的盟约,那就是白马之盟。

 

这个盟约的主要内容是啥呢?开浩简单的说一下其中主要的两条,一呢是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就是在和这帮大臣讲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这是安抚这帮大臣。最主要的是第二条,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非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这一条完全就把老刘办这次party的意图给暴露出来了,再结合上一条,我们其实也就明白了。

 

老刘的意思就是在和这帮大臣讲,像战国时期以前那样给你们分封诸侯,你们是别想了,我不放心你们,这诸侯的位置必须得是我们老刘家的人来做,其他不姓刘的你坐上去我也得把你弄死,韩信他们的下场你们也不是没看到,但是你们也可以放心,只要我们老刘家吃肉,你们这些人也能一直有汤喝。

 

在这么一番倾心交谈之下,被一个巴掌一颗甜枣打蒙了的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可以说刘邦这招在当时也算是绝妙,但是这是长久之计吗?我们顺着历史往下看。

 

刘邦在白马之盟之后,诸侯的问题也不再是他的心头大患了,国家也开始趋于稳定,始以黄老学说为基调,无为的发展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虽中途有一点波折,但也算平稳的度过了这段初期的发展时期,没有像秦国老前辈那样半路夭折。而是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几十年的和平,让整个国家逐渐恢复了元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个诸侯王也变得强大不好掌控,那么这时候汉文帝,就想着把这些诸侯土地上的主权给收回来,统一一哈,于是他决定削藩。有人可能就有疑惑了,这皇帝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了,人家也没招惹你,也没想着造反,你咋还主动过去整人家呢?

 

要想解决这个疑惑,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东西,那就是在北京出版集团出品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中有一本何兹全先生写的《秦汉史略》,在这本书中他曾提到过一个东西,那就是当时统一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中国这片土地,一定会归属一个统一的政府。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开浩给你两个词语分析一下,一个是地大物博,一个是自给自足,熟悉历史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这两个词语很熟悉,我们历史课本中清朝敢闭关锁国不就是因为仗着这俩词嘛,同样在汉朝也是,地大物博,但是名义上诸侯土地归汉朝统治,可土地上的盐铁这些人民生活必须的矿产却归属诸侯,国家就安心发展还好,可是国家一旦有动荡,需要对外战争,有铁和盐的需求,那皇帝就直接被诸侯卡住了脖子,所以对于皇帝来说,有些东西还是掌控在自己手里为好,于是削藩就成了势在必行。

 

那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些诸侯会服气吗?眼看着到手的资源和权力全飞了,那哪儿能干啊,再说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皇帝老儿这么搞我们,我们也不干了,一些被削藩的王爷直接反了,派兵出征,打算拿着武器去到皇帝跟前讲讲道理去,于是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乱在汉景帝时期也就就此展开。

 

可惜这一场战役皇帝在削藩前就想到过,于是在朝廷的武力镇压之下,叛乱仅仅在三个月内就被平定。从此之后,汉朝可算是真正的成为了统一王朝,那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再是一句空话,而诸侯王就仅仅成了一个荣誉称号,不再拥有政治权利,再后来经过汉武帝又捅了几刀子下去,汉朝的王室诸侯就真的只剩下了一个名号,看我们刘备刘皇叔卖草鞋的经历就能看出来。

 

之后呢,在这种国内统一,又注重民生的情况下,国家当然是大力发展,文景之治也随之应运而生,粮仓满粮,钱库满钱,可以说是一番鼎盛,鼎盛归鼎盛,你富了邻居可不干,虽然我们一直在讲中原形势,别忘了从秦朝开始,中原政权就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死敌,那就是匈奴

 

景帝的儿子汉武帝上位后先是合着董仲舒把思想统一了一下,把自己放到了神位(之前讲过,不多讲了),但是匈奴可不听你叨叨这个,于是汉武帝一琢磨,本来神位就空说无凭,你来骚扰我,我还不得干你一下?巩固神位不说,还捎带解决个外交危机于是四处打劫的匈奴不知道,一场战争正在蓄势,一触即发



有目标了,汉武帝也得开始准备起来了,在最早时期,匈奴的威名对汉人来说由来已久,经常把边塞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的,所以其实汉武帝虽然是把目标是立下了,但心里也虚的慌,那怎么办呢?找个人联盟吧,我一家打不过,找个帮手总能打的过了吧。于是汉武帝就决定派使者去说服和匈奴背后的国家大月氏联盟,两面夹击匈奴,这个使者是谁呢?我们也很熟悉,历史教材上的老熟人了,这个人张骞,就是开拓丝绸之路的那位老兄。

 

说来也巧,汉武帝打算打匈奴的时候就把张骞派出去了,结果等到汉武帝自己忍不住了打了匈奴3年,发现自己能打过了,张骞才趁乱跑回来,所以张骞本来一场出使联盟的路,就这么变成了一条商业之路,丝绸之路,不得不说真是造化弄人。

 

后面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在这场面对匈奴的战争中,汉朝大胜,打出了威名,而汉武帝也凭借这点坐稳了天子的神位,秦皇汉武由此并称。而在汉武帝之后的两任皇帝,也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征讨匈奴,继续把优势扩大,甚至发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直到把匈奴最后一个反抗派斩于马下才算制止。当然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方针,总不能把人往绝户里逼不是?所以对待反抗的匈奴我们有砍刀,对待那些顺从的匈奴呢,我们也有安抚他们的办法,和亲,昭君出塞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当时汉朝的强大可见一斑,可惜命运这东西,实在让人捉摸不透,怎么了呢?听开浩接着给你讲。


结尾:


按理来说,诸侯无权,匈奴呢又被打的远逃,汉朝应该安稳了吧,没想到汉朝却迎来他的第三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外戚,就是皇帝的那些亲戚们。

 

要说起来这些亲戚夺权也和老刘家有点关系,当初吧刘邦天真的想着,子孙后代都能分封诸侯,这种情况下一个个国中之国传承下去,都是亲戚,一个祖宗,谁也不用去计较皇位,反正老刘家的天下,大家权力一起分嘛,可是没想到后来出现了个削藩,又来了个集权,权力都集中到皇帝那儿去了,这是刘邦在地下万万没想到的。

 

其实集权也好,你看汉武帝,还有后面他的两任皇帝在集权的政府中干的都挺不错的,刘邦在地下当时看着估计都能乐出来,可是让刘邦没想到的骚操作,在汉武帝之后的第三任皇帝身上出现了,这孩子吧小时候表现挺好,爱读书,爱学习,当时皇帝一看,继任的好苗子,于是也就安心的把皇位给了这孩子之后含笑九泉了,可惜他笑得有点早了,他要是在留在阳间几天,估计能从棺材板儿里气的活过来。

 

怎么了呢?原来是这个一直表现很好的孩子,在坐上皇位之后立马本性暴露,也有可能是装累了,整天沉迷酒色,把朝政决定权都放任自己的舅舅一家决定,可能当时这皇帝也是觉得都是实在亲戚,亲舅舅,不可能坑自己吧,索性整天就不干正事了。可惜他低估了人对权力的欲望,这权力一放出去可就回不来了啊,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来鼎盛至极的汉朝那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直到他舅舅家的一个亲戚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而这个人就是王莽,被我们称为最像穿越者的人。

 

王莽他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最像穿越者的人呢?我们下期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小_82v

    好有趣好喜欢的讲解

  • 1852307dcwa

    我一个女生听得津津有味 独到的见解 都想着去翻一翻中国历史

    火山_5c 回复 @1852307dcwa: 那能怎么样,我也是女生啊!

  • 看云时

    讲得真好!鲜活了历史,亲切了面容,点亮了迷糊糊!大手笔,大距离,大出血,小心思,莽蛇被斩心中活啊。

    春色满园其叶蓁蓁 回复 @看云时: 水军

  • 是_萱萱吖

    占座

  • Vivian倩_3y

    讲的真好,幽默风趣

  • 1583769temq

    讲的挺好,就是,开浩,你说话多了感觉嘴里口水很多,然后你知道听的人什么感觉吗?我看有些主播好像能处理这个问题,要不你也想想办法?要不真的感觉心里毛毛的

  • 枫叶秋林Moons

    秦以法刑服鞭笞天下,行郡县,通隶篆,车同轨,币同值。

  • v67iirqv1puxf5a24jvx

    中国通史纪录片上说,吕氏趁刘邦不在,杀死韩信。

  • 劒鎖

    多讲讲当时的经济、制度、军事、政策等是不是更有意思,现在听完还是显得朝代更迭得不明不白

  • 1382727vhwq

    小时学的偏假字过时了,很多时候都让后辈纠正。例如:车、月,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