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78【前204年】韩信、张耳攻击赵国

资治通鉴78【前204年】韩信、张耳攻击赵国

00:00
11:03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公元前二○四年.丁酉


冬季,十月,汉王国(首都栎阳【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大将韩信、张耳,率东征军好几万人,继续挺进,攻击赵国(首都襄国)。赵王赵歇及代王陈馀,得到情报,在井陉口(即井陉关,河北省井陉县西。陉,山脉突然中断,两岭紧夹,易守难攻,是军事天险。太行山脉共有八陉,井陉是第五陉,山凹如井),聚集重兵,严密防守,号称二十万人。广武君李左车向陈馀贡献意见说:“韩信、张耳,乘胜而前,离开他们的本土,在遥远的外国战斗。进则生,退则死,势不可当。不过,粮草转运,要经过千里之遥,官兵一定面露饥色。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先砍柴抢粮,才可以煮饭,显示大军没有隔宿之食。井陉关道路不能同时通过两辆车和两匹马。汉军一入井陉,行列势将拖长数十百里,而粮草必然又在大军之后。你如果交给我三万人,从小道出击,断绝他们的补给。你则坚守要塞,拒绝迎战。他们向前不能厮杀,向后不能撤退,而又抢夺不到东西,不出一天,韩信、张耳两颗人头,就可放在我们的军旗之下。否则,我们反而会变成俘虏。”陈馀一向自称他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肯使用诡谋奇计,回答说:“韩信的军队,数量既少,又十分疲惫,对这样的敌人,不给他一个迎头痛击,各国都会看不起我们,打我们的主意。”(陈馀跟荀况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陈馀要面对战争,荀况只不过纸上谈兵,不但没有危险,反而得享大名。)


韩信派出间谍探听,得知陈馀拒绝采用李左车的建议,高兴得几乎要唱歌,于是直入井陉险道。将到井陉口三十里,安营扎寨,稍事休息。夜半,下令备战行军,另行选拔精锐骑兵两千人,每人手拿一面红色大旗(汉王国以及统一中国之后的西汉王朝,旗帜都是红色),从小路爬上附近山头,埋伏在隐蔽的地方,给他们训令:“赵军发现我们被击败,一定倾巢而出追击,你们要迅速冲进他们大营,拔去赵国(赵歇)军旗,插上我们军旗。”然后下令将领们就在原地互相传递早饭,不再到司令部会餐,说:“等消灭赵军后,再行会餐。”没有一个将领相信今天能够消灭赵军,但不得不假装相信,齐声回答说:“是!”韩信说:“赵军早就占据险要,如果没有看到我们统帅的旗鼓,绝不会攻击我们的先锋部队,恐怕把我吓跑。”(古时行军,先锋有先锋的旗鼓,大将有大将的旗鼓。)于是,先派出一万人,渡河(桃河)之后,就在水滨列阵。赵军在营垒望见,哄堂大笑。(《兵法》:背水之地是一种“绝地”,军队一旦背靠河川,就成为“废军”,绝地废军,非死不可。盖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陈馀素知兵法,看到敌人犯下如此重大错误,不得不笑。)


天色微明,韩信竖起统帅大旗,擂出统帅在营的战鼓,直出井陉口。果不出所料,赵军大开辕门迎击。两军酣战,良久,韩信、张耳假装不能支持,统帅旗鼓也都抛弃,向水滨狼狈撤退,桃水营垒大开辕门,把二人接进营垒,然后再出动反扑。赵军果然出动大营中每一个人,一面争夺汉军抛弃的旗鼓辎重,一面进攻水滨汉军营垒。汉军背后就是河水(桃河),无法再退,只有死战,杀声震动天地,一时不分胜负。而就在这时候,韩信派出埋伏的两千名精锐骑兵,一看赵军人营已空(所谓已空,并不是空无一人,应是战斗部队全部投入战场),立即飞奔驰入,拔下赵国军旗,插上汉军红旗。


赵军发现并不能立刻俘虏韩信、张耳,准备收兵,却看到自己大营已竖起汉军红旗,认为汉军已生擒赵王(赵歇),惊恐震骇,军心动摇,不但不能再战,而且不能集合成列。霎时间,大家拔腿狂奔,四散逃命。赵军将领截杀,也不能阻止。汉军乘势夹击,赵军崩溃。汉军追到泜水(发源于河北省临城县西,东流注入滏阳河,全长约五十里)水滨,斩陈馀,俘虏赵王赵歇。


再精密的作战计划,都不能保证胜利,还需要另一个因素的介入,才能成功,那就是敌人必须犯下致命的错误:错误的决策或错误的判断。对这种不能控制的因素,只好称之为“运气”。韩信的军事能力,举世无双,可是,如果他的运气不佳,碰上的对手不是迂腐的陈馀,而是天才李左车,千万汉军,势将在井陉丧生,所谓登台拜将,徒留笑柄。


公元前七世纪,出了一位子滋甫(宋国二十任国君襄公);公元前三世纪,出了一位陈馀,使我们又多了一份研究儒家学说的资料。荀况在跟临武君那场洋洋洒洒的辩论中,特别强调仁义之师。而儒家心目中的仁义之师,据说只有三次:姒文命建立夏王朝、子天乙建立商王朝,以及姬发建立周王朝。而三次灭国兴邦的大战,却无一不靠诡诈的战略和战术。保卫国家的战斗跟侵略掠夺的战斗,本质上当然不同,但短兵相接、血肉相搏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圣贤还是禽兽,是正义还是邪恶,一旦进入战场,冲锋号响,便只有智慧之师、勇敢之师,没有仁义之师。拿破仑就曾说过:“上帝永远站在大炮最多的一边!”


汉军将领们对他们的统帅韩信,崇拜得如同神明。呈献战果之后,顺便请求解开困惑,问道:“《兵法》有明白规定:‘扎营列阵,要右面背面靠山,左面前面靠水。’这次,将军教我们背着河流扎营列阵,又下令说:‘等消灭赵军后,再行会餐。’虽然执行命令,心里却很怀疑,因为你违反了《兵法》,立于必败之地。想不到却打了一个胜仗,是什么道理?”韩信说:“我用的战术,也在《兵法》之中,只是各位没有注意。《兵法》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前有高山,后有大河,退不能退,逃不能逃,乃是“死地”“亡地”)我们的部队,并不是训练有素、军心坚定、忠心不二的劲旅,不过一群市井小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必须引导到死亡之地,他们才肯奋战。如果战场广阔,恐怕早已一哄而散,还能指望他们打仗!”将领们万分敬佩,一致说:“这种谋略,我们永远不会。”


资治通鉴原文 

【汉纪二】起强圉作噩,尽著雍阉茂,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


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韩信百战百胜,除了通晓兵法,学以致用外,其实有很多方面的细节都很值得学习!上一集的时候,韩信就问魏国的主将会不会是周,当得到否定答案的时候,他就很高兴!这个说明他对于敌方将领的用兵手段和性格都有所了解!当他知道对面的将领构成,就放心大胆用兵了! 此次韩信还用间谍知道了对方的计划,这个就更厉害了!恐怕他在当汉朝大将军后就马上弄了一个军事情报系统,否则敌军的决策怎么打听那么清楚!另外柏杨的评价我不认同,如果是李左车为将,他的对敌策略恐怕又会不同!名将的用兵肯定不会拘泥于一种招数,会针对对方的变化进行调整! 韩信此次胜利就是对于敌我能力水平、心态变化把握的太准确了!不过如果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眼睛疼疼 回复 @眼睛疼疼: 恐怕奇谋都不会有啥效果,还是要看双方的实际实力,直到哪一方先犯错! 陈餘和张耳的故事以陈餘的败亡而结束了!只能说他的运气不好,他被封南皮,带着人打败了自己曾经的好兄弟,当时还是常山王的张耳!结果张耳反而因祸得福,投奔刘邦了!历史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不过陈餘能打败张耳,和韩信就差八条街了!而且他对于仁义之师这四个字恐怕有所误解,打仗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孙子兵法开篇就说是死生大事,怎么能够轻视! 仁义应该是战胜后不杀俘虏,不侵扰百姓,而不是对面前的敌人手下留情,有优势不用,那不是仁义,是傻! 可惜后世儒家掌权后,文人领兵也是屡见不鲜,真正会打仗的还是比较少的!

  • 听友16937797

    怎么去掉背景古筝音乐??

  • Mr__韩

    作者对此战的评价不敢苟同,不同的战略战术针对不同的人,相同的战术战略不同的对手怎么玩儿?韩信史称兵仙是一场又一场的打出来的,不同的对手用的战术战略都不同,要按作者这个逻辑打不了仗,要这场是面对项羽那不是死的更快。真是可笑。

  • 摩天大樓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 摩天大樓

  • 听友195378008

  • 边境线阳光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