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宋朝》第二百二十七集
英宗驾崩 宋神宗赵顼继位
【提要】
仅仅四年的宋英宗赵曙驾崩后,其长子赵顼继位,史称宋神宗。在宋神宗在位期间,使社会方方面面都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年代,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这些举措的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面我们谈到了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在世的几年发生过的这些事情,这位皇帝在位一共大概是四年左右的时间,那么再加上他又有这种家族的遗传病史,就是这个精神病或者是这种心理障碍。所以他在世的时候,能够让历史记住的,或者说对这个国计民生有什么重大影响的国策,好象是很难找到,同时我们也谈到了他的那个濮议对中国后代历史的这种影响。在宋英宗执政的这几年当中,可能比较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对这个司马光要编写《资治通鉴》,他几乎是给了无条件的这种支持,然后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条件。后来司马光埋头二十多年写《资治通鉴》,终于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给写出来,然后可能和这位宋英宗的支持有挺大的关系。后来司马光曾经很由衷地感谢宋英宗,大概和他对《资治通鉴》编写的这种大力支持是有关系的。
宋英宗去世了之后,是他的儿子宋神宗继位。宋神宗在位这些年,可能在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方方面面的研究上面,它可能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在于宋神宗所支持的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别特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从王安石变法上边,其实是可以透视出来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当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王安石变法在国内研究它的人好象并不是特别多,对于中国历史学界并没有特别高的地位。但是按照黄仁宇先生的说法,就是在国外的汉学界里面,在欧美日本的汉学界里面,对王安石变法,可能是在中国史,就是汉学界研究当中可能是最重要的,特别受人瞩目。按照黄仁宇先生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对王安石变法的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新的论点,都会左右国外汉学界的视听,就是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古代史当中,几乎所有的变法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那么唯独商鞅变法是一个例外,为什么?因为商鞅变法的时候,还是中国大一统的这种帝制时代没有来临的时刻,它是在帝制时代的前夜。商鞅变法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怎么支持一个大一统帝国来开始的,所以商鞅变法,如果我们说它是成功的话,那么它成功地支持了秦国最后国力的发展,和最后统一天下,建立起来了以帝王制度为核心的大一统的这种国家体制。它的最高领导人是皇帝,然后呢它对整个国家的的治理是郡县制,那么这是商鞅变法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进入了大一统帝国之后,所有的历朝历代所要进行的这种变法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就包括我们所要讲到的这个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其实它是有特别深的社会发展,和整个社会结构当中的这种原因。可惜我们过去很多的研究里边,都太多地在王安石、宋神宗和当时的这些人,包括司马光,他们个人的这种品德当中和他们个人的才能当中去寻找这个原因,我想这个原因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不管你把他们的这种个人才能和他们的品行,给挖掘地有多么深,但是这样一层涉及到了整个社会,整个经济结构,这样方方面面的一种大规模的这种变法,它成功还是失败,我想恐怕都要到社会结构当中去寻找它的终极原因。
【下节提示】
说起王安石,司马光和苏东坡,可以说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的,那么如果分别从文学成就和政治成就上分析,他们究竟谁高谁下呢?
【李亚平】
苏东坡大概和李白是齐名的,就是在中国民间的知名度上面,大概和他们齐名的。那么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文学成就上面,可能会略微差一点,那么王安石可能是比司马光还要再高一些,因为王安石写的那些诗是成就很高,这也是人们普遍同意的。大家都知道学术界有一个通行的看法,就是喜欢把唐诗、宋词、元曲,再往前的话汉赋,和明清的小说,就认为中国文学史是这样串下来的。认为唐诗是达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到了宋朝呢,宋朝的这个诗就特别不好读,有人甚至认为宋诗是味同嚼蜡,原因就是在于,就和宋朝出现程朱理学,他们喜欢去教训别人一样,宋诗也是特别喜欢讲这些哲理,特别喜欢教训别人。所以宋诗味同嚼蜡,唯独王安石又是一个例外,因为王安石写的宋诗,他写的诗是非常漂亮,文学水平非常高,而且在宋代的诗这个领域里面,他独树一帜,开了江西诗派的先河。
那么不管怎么讲,在宋代的文学成就里边,王安石的诗和文,他的文章,他的诗,它的文章和他所写的词,在宋代的文化成就当中,都应该说占有最高的位置之一。那么王安石这个人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性,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地讨论。王安石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个人极度地不修边幅,他极度地不修边幅到了什么程度,就是他很长时间之内,他可能都不刷牙、不漱口、不洗脸、不洗澡。这种情况就使得他的外貌变得非常可疑,假如我们把他和他的这种生活习惯,他的卫生习惯在和当时的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的话,那么他的这个不修边幅,可能就到了叫人很难忍受的这种程度。这些宋代的这种生活习惯和风俗,包括他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下次再讲。
公元1067年,赵曙逝世,享年34岁,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
变法失败还善厚而终的只有宋朝。王安石的诗比苏轼差远了,而且他的论辩连韩琦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