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
为人处世,凡事留有一些余地,既不会拂了他人脸面,又不至于使自己处于低情商的境地。
“心有一片海,何愁百川不汇聚?”
读懂这四点,你就明白了处世的真理。
知人不言尽
《论语·公治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是令人深思: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大意是,有人说,冉雍虽然有仁义道德,却不善于言辞。
但孔子却说,又何必要能言善辩呢?伶牙俐齿、言无不尽的人,总是容易招别人厌烦,这样的人我也不知道他能否为仁,又怎么能任用呢?
言多必有失,一味地追求伶牙俐齿,不顾忌他人想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倒会令人感到厌恶。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君子行事当果断不拖沓,但言语上,需得谨慎小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极其喜欢拿别人的事情当做交友的谈资,一股脑地将所有想法托盘而出,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得罪了别人。
或许有人认为,交友当坦诚、率真,不该有所隐瞒,这应当是一个人的真性情。
殊不知,口无遮拦才是友情的灾难。
柏拉图有言: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了解一个人,应当是发自内心,从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去探寻,而不是述之于口,将所有东西都不过脑地抛给对方。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这是交友的大学问。
责人不苛尽
曾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牧人的围栏里,圈养着三只动物,分别是猪、奶牛和绵羊。
有一天,牧人要将猪捉去,猪十分抗拒,大声嚎叫。
绵羊和奶牛听着嚎叫十分头痛,便对猪责怪道:
“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也没像你这么大呼小叫的。”
猪痛苦地回答道:
“因为他捉你们只是为了你们的毛和乳汁,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像我们生活当中的场景,当我们对别人的行为一味苛责时,其实没有意识到是大家的立场不同,我们无法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做人当长于自检,短于责人。
与人交往当讲究分寸,更何况是在对他人斥责的行为上。
即便对方有错,也应当留有三分薄面,不可得理不饶人。
因一时抢占道理制高点,而咄咄逼人,不会让自己落着好处,更会让别人心生不适,从而越来越远离你。
人无完人,人活一世总是会有做的不对、不周到的地方,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关系自然交好得多。
切不可将眼光盯向他人的错处,不依不饶,挑剔万分。做一个厚道之人,才会好事常伴。
泰戈尔说过:“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多一些自省,少一分对他人的苛责,其实是在为自己留有余地。
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责人不苛尽,给彼此都留三分薄面。
锋芒不露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即使自己学富五车,万金傍身,依然能保持自谦,不露锋芒。
人心难测,当你锋芒毕露,吸引来的,很难说是真心的称赞,还是恶意的妒忌,更甚者,若是“德不配位”,便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处情节:
观音院里,金池长老同唐僧一行人展示自己的宝贝,孙悟空心里不服气,想要炫耀一番,便怂恿唐僧拿出锦斓袈裟给金池长老展示。
结果金池长老见到袈裟后,欲将其夺为己有,甚至动了想要杀掉唐僧的念头。
最终闹得两败俱伤,金池长老撞墙而死,而唐僧和孙悟空更是经过了好一番争斗,才拿回了袈裟。
《围炉夜话》里讲:“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何必向别人炫耀什么,过好自己的生活,便足矣。
锋芒太过外露,反倒显得刻意张扬,令人生厌。
只为一时虚荣,便大肆显摆,最容易招致祸患。
不过于外露锋芒,反倒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高情商。
做一个内敛的人,无论处于何种位置,保持一分清醒,不张扬,不卖弄,做一个低调、重视内在的人。
凡事不做尽
《孙子兵法·军争篇》的八条原则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名叫“围师必阙”。
意思是,包围敌人时要留出一道缺口,这道缺口会在必要时,留给士兵逃亡。
因为在战争中,如果将对方四面合围,逼入绝境,对方鱼死网破,肯定是要抵死抗争的。
但若是能留下一处缺口,敌军的指挥可能会在死战与逃跑之间选择一条,有了选择后,斗志将会大打折扣。
并且若是敌人产生了逃跑的想法,我方在缺口处埋伏,定是可以在少吃苦头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胜算。
而这种战法,在今天看来,也很有实际意义。
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切不可将事情做得太绝,掌握其中分寸,留有一定余地,给彼此一个空间,这是做人真正的大格局。
郭德纲就曾有言:
“得饶人处且饶人,山不转水转,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马高镫短,山穷水尽的时候,留一些余地,是给自己一些退路。”
生活瞬息万变,也许你今天逼入绝境的人,可能就是来日让你走投无路的人。
事情不必做得太绝,留三分情面,也许他日当你陷入困境时,会得到此时善举的回报。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把人逼至绝境,于自己而言一点好处也没有。
正如曾国藩所言:
“事不做尽有余路。”
为别人留一条路,也是为自己留一个机会。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些度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些谦让于己;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于己。”
就像书画艺术中的“留白”,人与人之间也应当如此,留一个彼此舒适的距离,既不会太过紧张,又不至于产生裂痕。
善于留有余地的人,往后不论是朝前走,亦或是想要后退,都会有广阔的天地任君驰骋。
愿大家都能明白这其中的处世真理所在,共勉。
在看
在看
泰戈尔说过:“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
在看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些度量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