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0期:我劝你最好“以貌取人”

2020-920期:我劝你最好“以貌取人”

00:00
13:23




有书君说


古人对欧阳询的楷书推崇居多,誉其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后人学习楷书也多从欧体入手,自唐时起,欧楷的追随者就代不乏人。


由于欧字规矩严,结构平稳,端正至极,所以后世科举取仕就以欧字为考卷的标准书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欧阳询及其作品背后的故事。


中国的书法可谓是博大精深,单从其种类来看,就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


但跟我们生活最贴近,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还是当推楷书。


毕竟上学读书期间,我们就会统一学习“正楷字”。


外国人口中的中国“方块字”,其实也就是指的正楷字。


因为楷体本身就讲究中正工整,最有规矩和结构,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和大气。


回顾历史,正楷字的进化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这期间,有不少古人前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比如我们今天即将谈到的欧阳询。




生于忧患淬真金


欧阳询,从隋朝一直活到了唐朝贞观年间,终年八十五岁,是一位高寿长者。


他和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除此之外,他还跟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一起合称初唐四大家。


我国很多大师,都出自书香世家,比如北宋苏家三父子,晋朝的王羲之王献之。


那欧阳询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否也得益于自己的出色家世呢?完全没有。


欧阳询的祖父欧阳頠,在南陈王朝是响当当的角色,封爵山阳郡公,之后由欧阳询之父欧阳紇承继爵位。


按理说,欧阳询应该是标准的官三代出身,生活不会差,毕竟老爸欧阳纥也是能力出众,功勋卓著者。


可在当时的皇帝看来,他的老爸能力太强,不容易控制,于是就拜他为左卫将军。


对于这种安排,欧阳纥当然颇为不满,以至于决定在广州起兵谋反。


第二年,欧阳紇就落了个兵败地亡,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最后只有儿子欧阳询幸免于难。


后来,欧阳紇的至交好友江总收养了十四岁的欧阳询。


虽然原生家庭充满不幸,但这位养父挺身而出,弥补了欧阳询的缺憾。


江总有多厉害?后人曾说他“不独以文学称著于世,其书法亦为唐书论家所重”,足以见得他的文化功底。


在他的熏陶下,少年欧阳询不仅痴迷于《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还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欧阳询苦练书法的经历,有很多故事流传至今。


有一次,他骑马外出,偶然在路边看到一处石碑。


这个石碑上的碑文不是无名路人,而是晋代书法家索靖。


霎时间,欧阳询就像浑身触电一般,被这种穿越时光的文字力量所震撼。


他先是在马背上徘徊良久,最后干脆忍不住下马仔细端详。


观摩良久,他还是不愿意离去,索性铺上毡子,坐在石碑跟前反复琢磨。


这一坐,就是整整三天三夜。




继往开来成大道


要想成为一个行业最顶尖的人物,有时候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万中无一的悟性和慧根。


毫无疑问,三日而得索靖书法精髓的欧阳询就是那旷世奇才。


这一点,史书里也直接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敏悟绝人”。


尽管天赋异禀,但欧阳询为了练习书法,所付出的专注和努力也是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王羲之是欧阳询少年时期的偶像,为了临摹王羲之的笔法,欧阳询曾经花重金买来他的作品《指归图》,然后花整整一个月时间练习模仿。


成年之后,欧阳询不仅已经学到了王羲之的诸多精髓,在书法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越了王羲之。


以王羲之旷古绝今的成就和作品而言,后人能在某个细节上接近他已经实属不易,更别说超越了。


到了欧阳询晚年,由魏征撰文,他执笔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一经问世,便惊艳了整个大唐帝国。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九成宫避暑,偶然发现一泓清泉,惊喜过望。


在他看来,这泓清泉能够被发现,是因为他这个九五之尊的美好德行所致,需要有一块石碑来纪念下这个奇迹。


当然,这块石碑不能只是单纯地歌颂他的文治武功,还要以灭亡的隋朝为戒,提醒他守正斥邪,勤俭治国。


于是,他便下令由魏徵撰文,欧阳询负责书写,《九成宫醴泉铭》便由此而来。


近看这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显著的特色:


就是欧阳询的笔法很规范协调,如果我们把它的字放到九宫格里面,每个字都能完美地装填在格子里。


在欧阳询之前,钟繇和王羲之都有楷书作品流传于世。


但仔细观察,他们的笔法中渗透着浓厚的隶书风格,跟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楷书还是有很大差别,属于萌芽和摸索阶段。


而到了欧阳询手里,楷书就从依赖于隶书的阶段,过渡到现代意义上的楷书。


从此以后,我们心目中的正楷字体便应运而生,历经一千多年的冲刷依然毫不褪色,《九成宫醴泉铭》也因此有了“天下第一楷书”的美誉。




人生天地无所惧


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字迹,来判断这个人的相貌和形体。


由于欧阳询的字体力道非同寻常,又自创了“欧体”,所以很多人都把他的作品奉为无上经典,纷纷学习临摹。


到后来,他的作品知名度不仅局限于唐帝国内部,甚至连周边的邻国都为之倾慕不已。


有一次,高丽国还专程派使者前来,只为求得他的墨宝。


对此,高祖李渊就感叹说:


“这些人看了欧阳询的字,必然也会认为他身材高大,形貌魁梧啊!”


那真实的欧阳询是何等模样呢?说出来大家可能会失望。


无论《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对欧阳询的相貌没啥好评价。


《旧唐书》说他“貌甚寝陋”,《新唐书》则是说“貌寝侻”。


不管三个字还是四个字,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丑。


苏东坡虽然长得一张长脸,和大家眼里风流倜傥的帅哥才子形象有出入,但好歹是正常人的模样,不会因为这个让别人对他有什么偏见。


但欧阳询则不同,他的丑陋让很多有头有脸的人都禁不住吐槽,甚至还在公开场合闹笑话。


《旧唐书·许敬宗传》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唐太宗的文德皇后去世,举办葬礼,文武百官都要出席。


可就在这么严肃悲伤的典礼上,很多人就因为欧阳询的奇特相貌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到后来,当朝宰相许敬宗居然没能忍住,在皇后的葬礼上哈哈大笑,结果立即被御史弹劾,不久后就被贬为洪州都督府司马。


当众取笑别人的相貌,别说是那些达官贵人,就是稍微有点礼教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事。


但我们从另一个层面也能看出,能让当朝宰相都忍俊不禁,可见欧阳询确实不符合所谓“字如其人”的标准。


但“字如其人”的含义真的那么肤浅么?当然不是。


“字如其人”,更多指这个人的秉性和气度,岂是单单相貌那么简单?


欧阳询胸中有气象,自然笔下力道深厚,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能够在笔力险劲上超越王羲之的人,身上肯定也有傲骨和气度。


长孙无忌曾经当面写诗嘲笑欧阳询外貌:


“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


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对此,欧阳询毫不留情,立即回敬一首: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旁边的唐太宗李世民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


由此可见,欧阳询是一个有傲骨,有自信的人。


如果之前许敬宗在皇后葬礼上不是讥笑他,而是作诗讽刺他,他也绝对敢当面写一首怼回去。


李白曾经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道出了天下文人的心声。


欧阳询虽然没留下类似的豪言壮语,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在维护着尊严。






胸有翰墨天自宽


欧阳询去世后,他的儿子欧阳通也继承了他的衣钵,坚持练习书法。


后来虽然没能达到和父亲并驾齐驱的境界,却也相当接近,于是便有了“大小欧阳体”的美誉。


关于欧阳询在楷书领域史无前例的贡献,无论同时代的人,还是后世的学者与爱好者,都完全无法否认。


可以说没有欧阳询,就没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正楷字。


不管他和颜真卿的楷书造诣孰高孰低,但他作为整合并弘扬正楷字体的第一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书法界最耀眼的明星之列。


褚遂良也是初唐书法大家,他就问过虞世南:

“我和欧阳询比谁更厉害?”


虞世南说:

“我听说欧阳询不论什么纸笔,都能行云流水般书写,您哪能做到这样呢?”


褚遂良听后颇为不解,又问:

“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虞世南说:

“如果能做到手笔协调,心笔如一,那您肯定能受到尊崇。”


这一番对话,让我想起了晚年舍玄铁剑而用木剑的大侠独孤求败,以及日本剑道中推崇的“剑禅一如”。


真正的绝世高手,不都是把作品写在心中,然后随意挥洒,纵横驰骋吗?


纵观欧阳询的人生开局,没有颜值,家道中落,甚至一度性命堪忧,但他却凭借天赋与努力,练就绝世的才华与风骨,镌刻下千古难觅的大师传奇。


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剧本,就算做不了欧阳询,我们也能活出别具一格的风采,不枉世间走这一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dhon8

    涨知识了!貌不在面容,在心,在骨子里!

  • 挼蓝

    字正心正昭日月,胸有翰墨天地宽。

  • 听友243632282

    在看

  • 1505612bm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