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理万机诸葛亮的做事方法,学会抓大放小【诸葛亮诫外甥书(三)】

日理万机诸葛亮的做事方法,学会抓大放小【诸葛亮诫外甥书(三)】

00:00
12:27

我们继续来讲诸葛亮的这篇《诫外甥书》。孔明先生给自己的外甥提了四个建议,“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上一讲,我们已经讲了忍屈伸,今天接着讲,细碎二字指的是生活中的琐碎的事情,去细碎指的就是避免生活琐碎事情的打扰,不要在琐碎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就是二十四个小时,这其中高效的时间可能也就四五个小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琐碎的事情上,在鸡毛蒜皮、吃喝拉撒、迎来送往这些方面,如果投入太多,那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大事,想大事了。


其次,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的大脑很有特点,大家知道人脑的存储空间是海量的,几乎可以存下一个大型图书馆的全部信息。我们来做个比喻,人脑的硬盘特别大,但是它的内存却特别小,一个人一天到晚最多只能关注七件事,如果再多了就乱套了,就互相打架,摁下葫芦冒起瓢,想起东边就会忘了西边,所以我们大脑的硬盘是无限的,但内存特别小。如果大脑每天的内存里装满了人名、地名、航班号、具体地点,迎来送往琐碎信息,那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大事,想大事了。


我们的主张就是,在大事上要练练记性,在小事上要练练忘性。对一天的事情要进行筛选,锁定核心任务,锁定战略目标。对于那些琐碎的事情千万不要太用心,千万不要太走心,而且要随时随地启动碎片整理程序,启动垃圾清理程序,把那些琐碎的事情从自己脑子里清理掉。


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们要清理一下大脑的垃圾信息,忘掉昨天的纠结、郁闷、痛苦,忘掉个人的恩怨、琐碎的烦恼,把那些焦虑和担忧放在一边,这样就可以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集中起来,投入到新的一天崭新的生活当中去。


在“忍屈伸、去细碎”之后,孔明先生又给外甥提了一个建议,三个字“广咨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定要学会向别人多请教。说到这件事,我想起了一段北宋年间著名的故事,大家知道戴嵩画的牛特别好,北宋名臣马知节就收藏了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非常喜欢这幅画,天气晴好的时候,他就会把画拿出来晒晒太阳。有一天这位马大人正在晒他的宝贝斗牛图,恰巧被一个过路的老农看见了,老农就摇摇头说这画画得不对,大师的画还能有不对的地方。老农解释说:很简单,我不懂画画,但我懂牛,我家养过牛,牛打架的时候,尾巴是夹在两腿中间的,您看您那画,牛尾巴都撅上天去了,这完全不对。所以,事后马知节就很感叹,高明的大画家对牛的了解,可能也不如一个普通的农民。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而产生一些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是一些完全颠倒的结论和主张。每一门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每一个人都有认知框架的局限,懂文史哲的人不一定懂管理学,懂管理学的人不一定精通心理学,懂了心理学可能宏观经济和博弈论还没有掌握熟练,这些都懂了,有可能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甚至数理统计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所以每一个年轻人在进步的路上都一定要学会多请教,多倾听。学问学问,会学还得会问。


管理学领域当中有一句名言,找到正确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在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提问,善于锁定正确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用问题去引领,借助问题启发自己的智慧,这个就是“广咨问”。


在这一点之后,孔明先生又强调了一点“除嫌吝”,这里嫌是嫌弃的嫌,吝是吝啬的吝。所以,有人翻译的时候就直接把这三个字翻译成不要嫌弃和嫉妒能人,不要太小气,不要吝啬。 这样的翻译有问题吗?当然有问题。因为在孔明先生的年代,对嫌和吝这两个字的理解,跟我们现代人是不一样的。


我们读古文不能望文生义,首先大家注意,这个吝字很有讲究,在《易经》当中强调四个字——吉凶悔吝。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吝字在《易经》当中出现了十多次,具体数据应该是十九次。这个字的主要意思一个是羞耻,一个是艰难,在《论语》当中也出现“吝”字了,“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在这句话里边,吝字的意思是贪求,再加上我们常理解的吝啬小气,所以总体上讲,人们对吝字的理解有四种,一是羞耻,二是艰难,三是贪求,四是小气。那么在《诫外甥书》里边,“吝”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找到“吝”字的确切意思。


大家注意,孔明先生前面谈到的“去细碎、忍屈伸、广咨问”,这些主张里边屈和伸是反义的,细和碎是同义的,咨和问也是同义的,都有内在的联系。按照这个思路,在谈到除嫌吝的时候,嫌和吝一定也有内在联系。要理解吝字,我们先得搞清楚嫌字。在《说文解字》里边嫌字的本意是猜疑的意思,所以你看李白也写诗说,“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在《礼记》里边也说到了,“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通过古汉语里边这些典型句子、典型用法,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嫌和吝这两个字都是和猜疑犹豫相关联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字翻译成不要猜疑犹豫,不要怨天尤人。


在三国故事当中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大决战,曹操后方很空虚,刘备就劝刘表派一支精锐部队偷袭许昌,抄了曹操的后路,结果刘表前怕狼后怕虎,举棋不定,这一下子就错过了大好的机会。等到曹操从官渡收兵回许昌,刘表眼见错失了大好的机遇,又表现得特别懊恼,那幅样子就是顿足捶胸,唉声叹气。在整个的事情过程中,刘表现出的样子就是嫌吝的状态,事前犹豫,事后懊恼,举棋不定,缺乏当机立断的气魄和决心。


看着刘表这种表现,刘备就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业的。所以,孔明给庞涣写“除嫌吝”这三个字,也是在提醒他,不要做刘表这样的人。事前周密决策,事中果断行动,大丈夫纵横天下要有这种斩钉截铁的气势和决心,千万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做事情拖泥带水,这样最终会一事无成。


那么,把“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四点都做到了,事业就一定成功吗?不一定。所以,孔明又补了一句,“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所谓的“淹留”指的就是事业暂时停顿,所做的事情暂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悲观失望,要坚持奋斗,坚持努力。所以我们来看这句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这句话说的就是,虽然事业有暂时的停顿,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是这些并不会影响我们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趣,有了这样的情操志趣加上不懈的努力,又何必担心事业不会成功呢?


接下来第三小节,孔明先生做总结了,“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这几句话就比较好理解了。一个人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广大,那就会碌碌无为,陷入生活琐事,默默无闻被情欲束缚,这样势必沦入庸俗之辈的行列,成为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孔明先生这几句话说的很短,但是语气很重。这几句话是他对小庞涣的提醒,也是对小庞涣的警告。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决心,最终就只能在世俗当中随波逐流。每天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吃喝拉撒,儿女情长,最终在平庸生活中白白浪费一生。诸葛亮的这篇《诫外甥书》只有短短的八十多个字,但它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教育和警醒作用。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历代家书家训,咱们下次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葡萄Claudia

    家书家训部分,最期待的就是诸葛孔明和曾国藩系列~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很有收获,感谢老师,您辛苦了!

  • BrightDJ

    每天都有收获,谢谢赵老师和喜马拉雅平台

    采花大侠1 回复 @BrightDJ: 被子再厚,也盖不住哥对你的思念。

  • 听友250046690

    赵老师讲得好,什么时候把这家训讲课整理成书?

  • 升C小调圆舞曲

    孔明先生真乃大智慧

  • 雷坚军

    孔明先生自己没有做到抓大放小,把自己累死了,所以知道不一定能做到

  • 今天再见_kz

    感恩赵老师,感恩大师,每天给我们金玉良言和智慧

  • 雪花飘飘1216

    好喜欢这篇诸葛亮的《诫外甥书》,虽然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寓意深远。做为年青年人,不但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谢谢赵老师的精彩播讲,很喜欢您的节目

  • 听友245720209

  • 呦呦杨小猪这头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