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也有缓急之分

治病也有缓急之分

00:00
25:48

(《卫生宝鉴》·卷二十二·病有远近治有缓急)

 

征南元帅不潾吉歹,辛酉八月初三戌时生,年七旬,丙辰春东征,南回至楚丘,诸路迎迓,多献酒醴,因而过饮。遂腹痛肠鸣,自利日夜约五十余行,咽嗌肿痛,耳前后赤肿,舌本强,涎唾稠黏,欲吐不能出,以手曳之方出,言语艰难,反侧闷乱,夜不得卧。使来命予,诊得脉浮数,按之沉细而弦。即谓中书黏公曰:仲景言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后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救里四逆汤,救表桂枝汤。总帅今胃气不守,下利清谷,腹中疼痛,虽宜急治之,比之咽嗌,犹可少待。公曰:何谓也?答曰:《内经》云:疮发于咽嗌,名曰猛疽。此疾治迟则塞咽,塞咽则气不通,气不通则半日死,故宜急治。于是遂砭刺肿上,紫黑血出,顷时肿势大消。遂用桔梗、甘草、连翘、鼠粘、酒制黄芩、升麻、防风等分,㕮咀,每服约五钱,水煮清,令热漱,冷吐去之。咽之恐伤脾胃,自利转甚,再服涎清肿散,语言声出。后以神应丸辛热之剂,以散中寒,解化宿食,而燥脾湿。丸者,取其不即施化,则不犯其上热,至其病所而后化,乃治主以缓也。不数服,利止痛定。后胸中闭塞,作阵而痛。予思《灵枢》有云:上焦如雾,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也。今相公年高气弱,自利无度,致胃中生发之气,不能滋养于心肺,故闭塞而痛。《经》云:上气不足,推而扬之。脾不足者,以甘补之。再以异功散甘辛微温之剂,温养脾胃,加升麻、人参上升,以顺正气,不数服而胸中快利而痛止。《内经》云: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胜者夺之,随其攸利,万举万全。又曰:病有远近,治有缓急,无越其制度。又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之谓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画千古

    向罗老师学习的不单是医学知识,罗老师的人品,对待知识的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去学习,您就是夜空中那最亮的灯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一天能学到您一半的医术,也够我摆脱天天当小白鼠的命运!

    晨曦lancy 回复 @_画千古: 每集都能看到您的笔记真幸福❤️感谢

  • 麦紫盈1314

    每每听到这些感人事迹,眼泪就夺眶而出,非常的滋养身心! 感叹今生何其有幸,修得福报闻医理!又遇良师罗博士慈悲为怀传医道! 感动感谢感恩

    好好管管 回复 @麦紫盈1314: 有治疗鼻炎的方子吗

  • 小武小讲堂

    今天罗博士分享的语音:一开篇就是道出了自己能一直把中医古代医案用语音保留下来,能坚持每天这样讲的动力所在:因为讲的这些医书医案,都是满满几箱书,由他读博士时一直教导他的梁老师退休后,把书搬到邮局,邮寄给他的。梁老师退休,认为罗博士是爱书之人,才把保留的书赠予罗博士,罗博士感恩师恩,不能荒废这些书,又见到医院病人求医难,用自己的时间把宝贵的中医知识给我们传递,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知识传承,真的不亚于古代医者把自己的医学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弟子又用心把医案整理出版成书,把古代中医思想传承下来。

    善善行天下 回复 @小武小讲堂: 懂得感恩,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 天蓬S

    罗老师,三生有幸能听您说中医,自从用升陷汤治好了我的大气下陷我也迷上了中医,那天读类经的序,潸然泪下!我马上30岁了,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但我还是想一直跟您学下去!感谢您的辛苦付出

    MM好像 回复 @天蓬S: 您好!您的中气下陷都有些什么症状?我才接触这个罗博士的讲座,对自己辩证不好,我也脾胃虚弱,成天肚子微胀,不想吃饭,做检查,说是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还起了一个息肉,你现在做检测又说有幽门螺旋杆菌,1米6的个头只剩下79斤了,瘦的不行,

  • deer_da

    优秀的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谢谢罗博士的坚持

    大唐中医_杨金天一 回复 @deer_da: 《灵枢》有云:上焦如雾,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也。

  • 包包爱笑

    补上

  • 宁公子的金丝鸟

    大爱罗老师,感恩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 听友73452646

    庆幸梁老师有这个罗学生(犹如李东恒和罗天益),把中医知识传承下去……感恩中医界有这些大爱的人儿,感恩学习路上有您们。

  • 听友80434563

    罗博士讲得声音清晰明了,分析详细,受益匪浅,感谢有您,传承发扬中医文化,大爱天下!

  • 1562748suvt

    罗老师,您是当今难得的一位中医学者!敬仰您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