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33】玛西亚·芭楚莎:《星云世界》| 宇宙茫茫,地球何在?

【中文精制版33】玛西亚·芭楚莎:《星云世界》| 宇宙茫茫,地球何在?

00:00
39:02

一共是100集中文,100集英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文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937年

作者:【美】爱德文·哈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有幸请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玛西亚·芭楚莎教授,她将为我们介绍天文学史、科学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激动人心的发现。做出这一发现的天文学家是因哈勃望远镜闻名于世的爱德文·哈勃,他的思想则汇聚在出版于1936年的讲稿,《星云世界》一书中。


大家好,我是玛西亚·芭楚莎,我是麻省理工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我写过七本关于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史的书。


读过经典科幻小说系列《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朋友,也许都对其中一个别出心裁的设定印象深刻:在书中,整个银河系最恐怖的惩罚名为“绝对透视漩涡”,没有任何人能够在经历了这一酷刑之后生还。


那么,“绝对透视漩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惩罚,又为什么会让人闻风丧胆呢?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一旦你被投入漩涡之中,你将会获得瞬间的一瞥,你将看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天地万物的无限,以及其中一处无比微小的标记,那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点上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点,上面写着:‘你在这里’。”


就这样,在浩瀚星河之中,一向以万物尺度自诩的人类第一次直观意识到了自身存在之渺小,有如恒河一粒沙沧海一片鳞,人生到此突然变得无足轻重,难怪这种装置会给人以心理上的致命打击。


在真实的人类历史上,也曾经上演过类似的场景。长久以来误以为自己存在于世界中心的人类发现了宇宙的真正奥秘,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茫茫太空中的真实位置。只不过,与小说中不同的是,这样一种发现除了给予人以打击、震撼与恐惧之外,还为人类推开了一扇通往浩渺世界的门。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自我有这样的全新定位,要感谢一位如今几乎寂寂无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爱德文·哈勃。是他扩展了我们对现有宇宙的认知,开启了天文学上的新时代,让我们能够跳出原先的狭窄视角,转而关注宇宙的起源、诞生与未来。 



银河系内的世界


严格来说,哈勃并不是一个完全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我们大都听过他的名字,然而,大家对他的了解往往仅限于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哈勃天文望远镜。你若是追问哈勃究竟有哪些科学贡献,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此是茫然无知的。同样的,人们也不清楚,哈勃和他同时代其他天文学家的发现引发了多么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


让我们从人类文明早期的宇宙认知谈起。


古典时代的宇宙观长久笼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影响之下,他们的宇宙模型为未来两千年的天文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地球作为一个静止的球体居于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则一层层围着地球运转,在这些天体中,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这样一种原始的地心说模型在公元2世纪时得到体系化,其结晶就是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的皇皇巨著《天文学大成》一书,而这种把人类和地球安置在宇宙中心的观点支撑了此后近两千年的主流哲学与科学思想。


文艺复兴为天文学带来了第一个重大转折点。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完整的日心说模型。这种模型是对地心说彻头彻尾的挑战,他宣称位于宇宙中心的其实是太阳,而非地球,地球不过是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着太阳运行罢了。太阳庄严地占据了宇宙的中心,“仿佛坐在帝王的宝座上一般”,而地球就这么被拉下了王座。然而,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似之处在于,虽然地球的地位有所撼动,但不变的是,人类作为太阳系的居民,依然可以宣称自己处在宇宙的中心。


思想进步往往与科技进步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哥白尼最初提出日心说时可谓应者寥寥,因为当时人们有限的观测数据依然能够支持托勒密的地心说,因此,人们并没有对日心说抱有太多兴趣。历史上著名的殉道者布鲁诺就是日心说的支持者,尽管他之所以会遭受火刑,主要是因为他对正统宗教思想的批判,而非他与主流有别的天文学立场。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荷兰眼镜制造商所制作的望远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其成品就是著名的伽利略望远镜。同时,他还将这种望远镜运用于天文观测中。他对银河加以观察,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还发现虽然从地球上看去银河像是一团云雾,但它实际上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他的很多观测结果成了支持日心说的有力证据。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了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模型的异同,论证了托勒密体系的谬误,并为日心说进行辩护。这部著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伽利略甚至因此受到了教宗的传唤,在罗马接受了审讯,《对话》一书也被列为禁书。


但是至此,日心说已经引起了时人的关注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日心说也好,地心说也好,首先,人类始终处于宇宙的中心,其次,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并没有超出银河系之外。从牛顿时代开始,人们就把银河系当成是宇宙的全貌。人们相信,这个旋转的、扁平的圆盘中遍布着恒星,而太阳系则位于银河系的正中心。换言之,银河系之外不存在恒星,你在夜间的旷野仰望星空所看到的那片银河,就是整个宇宙。


然而,这样一种认知却在1918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导致这一变革的天文学家名为哈罗·沙普利。 


1918年,三十出头的沙普利正任职于加州的威尔逊山天文台。通过测量从地球到银河系周边球状星团的距离,沙普利意识到,地球并不在银河系的中心。球状星团是球形的恒星集团,它们大多数位于银河系核心附近,同时,从地球上看去,它们也大多出现在天空中银河的核心区域。换言之,如果地球和太阳系真的位于银河中心的话,那么这些球状星团应该均匀对称地分布在地球四周,而不是像他所观测到的那样,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尽管沙普利当时的计算存在些重大错误,但是他的研究显示,太阳系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偏安一隅;除此之外,银河系也比人们想象得更为巨大,比前人的估算要大了十倍以上。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沙普利所做出的重大突破,人们对银河系和自身的定位经历了一次次重大改写。然而,在做出了这一发现之后,沙普利却开始止步不前。因为他所估算出来的银河是如此巨大,因此,他对于“银河系即宇宙”这一观点变得更为深信不疑。如果沙普利按照这个思路继续钻研下去的话,他本可以一举超过哈勃,抢占先机。然而他却在距离宇宙奥秘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并永远地错失了良机。


当时的沙普利和哈勃恰恰是一家机构下的同僚。二人同辈,沙普利只比哈勃年长了四岁。1919年,哈勃入职威尔逊山天文台。1921年,沙普利离开了加州,出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哈勃便独自一人开始钻研沙普利所停止探究的课题。最终,是哈勃给出了决定性的答案,是他向我们证明,银河系并不是整个宇宙,而是宇宙中数十亿星系中平平无奇的一个。这个与沙普利失之交臂的宇宙终极奥秘最终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宇宙的面貌、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处境也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不仅不再位于宇宙的中心,甚至,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定位地球在浩瀚星际中的位置,因为自哈勃的发现以来,人类对宇宙的探寻已经触碰到了我们所能够认知的世界的边界,我们的视域为光速所局限,人们并不清楚,在我们所看不见的世界彼端,是否存在着另一个宇宙……而这一切变化,都要归功于哈勃所带来的变革。



“旋涡星云之谜”


在介绍哈勃具体的发现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二十世纪初天文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旋涡星云(spiral nebulae)之谜。


人们从很久以前就注意到了天上那些云雾状的天体,然而,因为当时的科技手段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些星云的真面目,人们只好将它们笼统地称为星云。而所谓的旋涡星云,顾名思义,就是一些旋涡盘状的星云。


很久以前,人们便对星云的性质做出了种种猜测:早在18世纪中叶,德意志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已经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把星云看成是银河系之外(extragalactic)的巨大天体系统,换言之,康德认为,宇宙中可能有无数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


1850年,德国哲学家洪堡自创了“宇宙岛”(Weltinseln, island universe)一词,将宇宙中的一个个天体系统比喻为大海中的无数小岛。然而,囿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宇宙岛假说”("island universes" hypothesis)始终不过是假说而已,无法被观测数据所证实。


可以说,到了二十世纪初,旋涡星云之谜已是由来已久,因此也不是什么热门的研究选择。当时,大多数的天文学家都在研究行星和恒星。他们对恒星进行分类,并观测它们的运动轨迹和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至于旋涡星云,当时的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为刚形成的、类似于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换言之,他们认为这些星云,就像太阳系一样,是位于银河系之内的,而不是像宇宙岛假说所主张的那样,是独立于银河系之外的天体。


然而,天文学家中也有人对这一理论感到不以为然,并开始力图证实宇宙岛假说,从而证明有独立的天体存在于银河系之外。 


其中一位科学家名为希伯·柯蒂斯,他对仙女座大星云进行观测,并推算出仙女座大星云距离地球约一千万光年,远远超过当时人们计算出来的银河系的直径;而仙女座大星云是旋涡星云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目前已知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换言之,柯蒂斯想要论证的观点是,像仙女座星云这样的旋涡星云其实是一个独立的星系,位于银河系以外。


前面说到,沙普利所秉持的主张是“银河系即全宇宙”,显然,柯蒂斯的观点和他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二人各执己见,寸步不让,最终,1920年4月26日,两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就旋涡星云的本质和宇宙的尺度展开了一次著名辩论,史称沙普利-柯蒂斯之争,又名世纪天文大辩论。沙普利所持的观点是,旋涡星云是位于银河系内的小天体,柯蒂斯一方则认为旋涡星云是银河系外巨大且独立的星系。


沙普利和柯蒂斯的计算各有纰漏,此处暂且按下不表。但当时,这场世纪大论争并没能分出个胜负,直到一位年轻人一锤定音,为这个纷争不休的问题永久地画上了句号。这位年轻人,就是三十出头的哈勃。



解密旋涡星云


爱德文·哈勃1889年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在他十岁那年,他们举家搬到了芝加哥。他的父亲从事保险业,因此,哈勃一家可以算是中产阶级。


哈勃和沙普利二人都出生于密苏里州,这或许并非巧合。密苏里州平原遍布,到处都是农场,沙普利本人就出生于那样一个农场家庭。


我们知道,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中西部尚未通电,人们还依赖煤油灯和蜡烛照明。在大农村,夜晚闲来无事在屋外散步时,人们就会被笼罩在夜色中。深邃而广袤的夜空就这样深深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好奇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天文台工作的天文学家都是中西部出身。


进入芝加哥大学后,哈勃本想追随自己年少的兴趣,攻读天文学专业,然而他那讲究脚踏实地的父亲坚决反对他学习这么一个“凌空蹈虚”的专业,于是,哈勃迫不得已修读了两个专业:法学和天文学。他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时甚至还入选为“罗德学者”,于1910年赴牛津大学深造。


在牛津的三年在哈勃的人生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哈勃在牛津继续学习法律,但同时,他也在偷偷地暗度陈仓:他和那儿的天文学家往来频繁,还搜集了大量的天文学信息。除此之外,英国人的绅士做派也深深地改变了他的举手投足:他学会了如何泡一壶好茶,出门时穿着牛津斗篷和灯笼裤,抽老式烟斗,手里还拿着一支拐杖。直到一战时,他才因为物资紧张改穿马裤。甚至,在回到美国后,他还要求自己的母亲每周日为他和朋友们准备下午茶和肉桂卷。他习得了一口纯正的英音,并且终身未改。这种口音逼得他的美国同事十分抓狂,因为他们都是出身中西部的乡下人。哈勃还染上了些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习气,你就是说他有几分势利也不为过。在加州时,他交往的都是出入好莱坞的社会名流,而不是他那些土里土气的天文台同事们;他的朋友包括查理·卓别林,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海伦·海丝,还有《美丽新世界》的作者、当时正在好莱坞从事编剧工作的阿道司·赫胥黎。


1913年,哈勃的父亲去世。他回到美国,并最终得以如愿以偿地开始天文学方面的探索。在攻读完天文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于1919年进入威尔逊山天文台,而他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正是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的,旋涡星云之谜。


此时正是沙普利-柯蒂斯大辩论的前一年,而哈勃入职后一星期,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100英寸口径的胡克望远镜开始在威尔逊山投入使用,它惊人的分辨率让人们得以对遥远的天体进行仔细的观测。因此,哈勃手上既有绝佳的设备,又有需要深入钻研的问题,可谓是万事俱备。


哈勃从1919年圣诞节开始了对旋涡星云的观测。他会在观测条件较好的夜晚上山,拍摄他所看到的星云。这些星云形状各异,有的像椭圆盘,有的呈球状,还有的则像旋涡盘。他对这些星云的分类被后人沿用至今。但同时,他也思考着该如何测量地球和星云间的距离,因为这恰恰是判断星云是否外在于银河系的关键。


经过三四年的观测,哈勃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1923年10月4日晚上,他正在拍摄仙女座大星云。通过对不同时间望远镜所拍摄的底片的对比,哈勃在仙女座星云外围发现了一颗此前没有见过的新星,它的光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哈勃所发现的,是一颗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这类星体会随着自身的周期性膨胀收缩产生光度上的变化。


这颗造父变星至关重要:它的光度变化的周期性使得它成为了哈勃的宇宙距离标尺,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造父变星测距法。人们可以通过测定某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计算其光度,然后再实地观测其视星等,从而计算出这颗造父变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如此,则仙女座大星云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也迎刃而解。这就是造父变星为什么会有“量天尺”的别称。


其实,早在20世纪10年代后期,沙普利就在研究球状星团时发现,很多球状星团中也存在着造父变星,并从而测定了地球到球状星团之间的距离。如果他及早去寻找旋涡星云中的造父变星,那么,首先计算出旋涡星云距离的人也应该是他。然而,他没有踏出这关键性的一步,最终与宇宙的奥秘失之交臂。


就这样,哈勃成了第一个测算出仙女座大星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人。他的计算结果显示,仙女座大星云远在一百万光年以外,这一距离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直径。此后他又对另外几个旋涡星云如法炮制,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至此,沙普利-柯蒂斯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柯蒂斯关于旋涡星云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仙女座大星云不可能位于银河系之内;而所谓的“旋涡星云”也不是真正的星云,而是银河系之外的独立星系,也就是所谓的“河外星系”。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已经不再使用“旋涡星云”一词,它已经被“星系”一词所取代。


哈勃就这样反驳了沙普利的“银河即宇宙“论。


我们很难形容哈勃与沙普利之间的关系,他们亦敌亦友,旗鼓相当。这两位密苏里同乡性格迥异,哈勃享受着他那上流社会的浮华生活,沙普利则始终是那个质朴的农村人。此外,因为沙普利在哈佛天文台掌事,而那里又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摄影收藏,因为,哈勃也常常有求于沙普利,他们也保持着书信往还。


于是,在做出了这一重大发现之后,哈勃立马往哈佛去了一封信,告诉沙普利他计算得出,仙女座大星云距离地球一百万光年之遥。当时有人在办公室里目睹了沙普利拆开信之后的反应:他抬起头,举着信说,“就是这封信摧毁了我的宇宙。”他的心里非常清楚:哈勃已经为这场辩论画上了句号。


有趣的是,和今天刚一做出成果就要争分夺秒赶时间发表的科研界不同,哈勃没有急着将自己的重大发现公布于世。他性格中律师的严谨那一面让他在做出任何举动之前,都要确保事情已是尽善尽美,万无一失。他始终没有发表论文,直到1924末,他的同僚得知,下一届美国天文学会议即将于1925年元旦召开。哈勃本人没有与会,而是请人代为宣读了这篇论文。


公众的反应和天文学家的反应可以说是大不相同。一直以来,天文家们或多或少认为,虽然柯蒂斯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他的理论并没有大问题,他们所等待的不过是能够有可靠的数据对此加以佐证罢了。更何况哈勃压着论文迟迟不发,圈内人或多或少都已经得知哈勃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只差一个合适的场合将结果公之于众罢了。


至于普通民众,哈勃的研究结果让他们惊叹不已。当时的报纸甚至将他比作“现代哥伦布”。不过,二十世纪初是一个科学大发现层出不穷的年代,x-光、量子力学、相对论都是在那个时代被发现、提出,因此,人们多少也习惯了这些科学上的跨时代进展。


至此,天文学界正式宣布,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河外星系,它们都是汪洋宇宙中的一个个岛屿。由此,人们对宇宙的探索范围正式从银河系拓展到了银河系以外,天文学也翻开了新篇章。



“宇宙大爆炸”的诞生


除了开启了星系天文学、或所谓河外天文学的大门之外,哈勃的研究和“宇宙大爆炸”理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12年,任职于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维斯托·斯里弗注意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旋涡星云,也就是所谓的河外星系。它们以异常快的速度远离地球,远远快过银河星中的恒星。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星系的退行速度会如此之快?


这一现象在今天的术语中被称为“红移”,而斯里弗也成了宇宙学红移的发现者。


哈勃敏锐的学术嗅觉再次帮助他找到了值得钻研的课题。1929年,他从这些星系的高速退行中找到了一条规律:星系与地球的距离和星系的退行速度成正比。两个星系中,如果一个与地球的距离是另一个的两倍,那么它退行的速度也会是后者的两倍。这意味着整个宇宙处在膨胀之中。这条定律被称为“哈勃定律”。


然而,哈勃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条定律的人。 


事实上,两年前的1927年,一位名为乔治·勒梅特的比利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这一规律。勒梅特是一名神父,曾在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接受教育,对哈勃等人正在进行的工作也有所了解。他借助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出宇宙在不断膨胀,并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


可惜的是,这篇论文是用法语撰写的,发表在了一本不知名的比利时期刊上,因此长时间无人问津。


同一年,勒梅特还和爱因斯坦参加了同一场会议,并当面向这位巨匠报告了自己利用广义相对论做出的发现。然而,在当时的主流观点中,宇宙是稳定的、恒态的,因此,勒梅特的发现遭到了冷遇。爱因斯坦甚至对他说,“你的计算没有错,但是你的物理观糟糕透顶”。


一再受挫的勒梅特没有对自己的观点大肆宣扬。直到1929年,哈勃发表了他的定律后,勒梅特的论文才被重新发现,被翻译成英文,从此广为流传。而爱因斯坦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了纪念勒梅特,今天,哈勃定律又称“哈勃-勒梅特定律”,这一发现宣告了稳恒态宇宙观的破产,奠定了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


但是勒梅特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对宇宙膨胀理论进行了逆推:如果说整个宇宙永远处在膨胀之中的话,那么,创世之初的宇宙又应该是怎样一副形态呢?


勒梅特把宇宙最初的形态称为“原始原子”(Primeval Atom),这个原子发生裂变膨胀,最终形成了整个宇宙。这就是“大爆炸”理论的雏形。而所谓的“大爆炸”(BigBang)一词,本来是对这一理论的嘲弄:1949年,英国天文学家、同时也是稳恒态宇宙模型坚定的支持者弗雷德·霍伊尔爵士在一档BBC广播节目中使用了这一词,不料它却最终成了这一理论的标签。此后稳恒态宇宙观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到了1960年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并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至此,大多数科学家都已经认可了大爆炸模型。



茫茫宇宙,正是探索时


尽管不论是涉及到旋涡星云、还是涉及到宇宙膨胀学说,似乎,哈勃从事的永远是辅助性的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位理论先导为人们开疆拓土,然而,正是哈勃不容辩驳的数据和观测结果为现代天文学的突破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从而为后来者开辟了科学探索的新方向。


1936年出版的《星云世界》一书,就是哈勃对自己所做出的天文发现的总结。和他此前发表的专业论文不同,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的外壳之下、哈勃更个人的一面。书中记录了他研究时的思路和心路历程,我们甚至还可以读到,在推导出哈勃定律之后,认识到其背后的宇宙膨胀学说时,作为完美主义者的哈勃心中的不安与纠结,但最终他还是承认了这一理论后果,原因无他:因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解释他所搜集到的数据和证据。因此,这本书既像是一本回忆录,又像是历史,也像是本为普通读者而写的教科书。


哈勃的科学成就不如伽利略或达尔文那样广为人知:伽利略所观测到的木卫四和太阳黑子都是肉眼可见的事物;同样的,达尔文告诉了我们人类的本质和起源。而哈勃的发现却要抽象得多。


作为一个两脚踏在坚实的地面上仰望星空的地球人,或许,除了借助“绝对透视漩涡”这样的奇妙装置之外,我们很难切身体会到,当二十世纪初的天文学家们发现茫茫宇宙无边无际,就连银河系也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时,他们所感受到的那种震撼。


在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塔中恋人》中,一位天文学家将这样一种震撼与不安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事物大到一定程度时,你会觉得它十分尊贵;再大一点,就是壮丽宏伟;再大点儿,就是庄严肃穆;再大一点,就是令人生畏;再大一点,就是恐怖骇人。后者庶几近乎宇宙的大小。”


要知道,哈代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是十九世纪,他尚不知道,在未来一两百年内,人类所认识到的宇宙的大小,又比当时翻了无数倍。


然而,科学家们并没有在这无边的宇宙面前感到绝望,相反,哈勃的发现为现代天文学指出了一个新方向。正是哈勃,推开了星系天文学的大门,除此之外,这些发现也开始引导人们去追寻更宏大的问题。


人们开始追问,宇宙的诞生、过去和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吗,还是会有开始坍缩的一日?星系又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化的?这些都是哈勃赋予我们的新课题。而我们只要回想起二十世纪初,天文学家们还在研究银河系内恒星、行星的运动轨迹,就会意识到哈勃为天文学界带来了一场多么深刻的变革。


哈勃始终在试图追求人类视野与技术所能及的边界,而他本人的研究,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现代科学设备的发展上。没有100英寸口径的胡克望远镜,哈勃很可能就不会注意到仙女座中的那颗造父变星。他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尝试用新的设备探索更艰深的谜题。1928年,哈勃决定架设一台口径为200英寸,也就是五米左右的巨型反射望远镜。这幅望远镜于1948年完工,哈勃本人是它的第一位使用者。而哈勃与望远镜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也使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1990年投入地球轨道的望远镜命名为哈勃空间望远镜。


在《星云世界》中,哈勃触及到了科学认知的尽头,那里同样也是知识的荒野:


“我们自然处在可以被观测到的宇宙的中心。我们对自己的邻居非常熟悉。然而,随着观测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的知识也开始迅速地消失殆尽。最终,我们会触及一道昏暗的边界,那是望远镜所能探测到的极限。我们在那里丈量着虚无的阴影,在如鬼似魅的测量误差中搜寻着几乎同样虚无缥缈的宇宙地标。这样的搜寻还会继续下去。直到所有观测数据都已经消耗殆尽,我们才会迈入有如梦境般模糊不清的、属于猜测和臆想的世界中去。”


这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的宣言。猜测和臆想永远无法取代坚实的数据和证据,而直到我们触及我们目力所能及的边界之前,真正的科学家绝不会做出似是而非的猜测和臆想。


哈勃给我们带来了探索宇宙的新角度。我们曾一度以为,我们很可能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然而哈勃为我们揭露了有限视野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在这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不孤单。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白贲 撰稿、编译,由郝志录制,魔嘉天娱制作。英文版由Galen Beebe、Zachary Davis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21683rbvn

    推荐bbc纪录片:万物与虚无

  • 文化偶像东坡

    为余秋雨先生而来,不过确实不错!

  • 好时利利

    感谢老师的讲解!

  • 食疗咨询

    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 听友261563005

    期待未来有一天可以正式确定宇宙的大小

  • 淡然刘

    讲的一般。

  • 13239216bat

  • 泽弦ak

    百听不厌型的著作

  • Minamiso

    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 听友203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