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毁誉
 23.56万
试听77

08 毁誉

00:00
04:19

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是,我有点担心,这有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糊涂或颟顸。


我主张对毁誉要加以细致的分析。首先要分清:谁毁你?谁誉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弄不清楚,只谈毁誉,至少是有点模糊。


我记得在什么笔记上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最心爱的人,只有一只眼。于是他就觉得天下人(一只眼者除外)都多长了一只眼。这样毁誉能靠得住吗?


还有我们常常讲什么“党同伐异”,又讲什么“臭味相投”等。这样的毁誉能相信吗?


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古今传为美谈。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因为我要分析: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而说的?


分析完了以后,再定“则喜”,或是“则怒”。喜,我不会过头。怒,我也不会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孔子说:“野哉,也!”大概子路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心里没有像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绕。


我自己有一个颇为不寻常的经验。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某一位学者,过去对于他的存在,我一点都不知道;然而,他却同我结了怨。


因为,我现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认为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是我这个“鸠”把他这个“鹊”的“巢”给占据了。因此,勃然,对我心怀不满。


我被蒙在鼓里,很久很久,最后才有人透了点风给我。我知道,天下竟有这种事,只能一笑置之。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我想向他道歉,挖空心思,也找不出丝毫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各人禀赋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各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好恶观等,都不会一样,都会有点差别。


比如吃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酸,如此等等。又比如穿衣,有人爱红,有人爱绿,有人爱黑,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行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


俗语说:“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本来有点贬义,我们可以正用。每个人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我不用“敌”这个词儿,避免误会。


友,难免有誉;非友,难免有毁。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抱上面所说的分析的态度,切不要笼而统之,一锅糊涂粥。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上脚的程度。

精选用户评论
  • 听友76123120

    谢谢

其他用户评论
  • 程爽珂

    每一节切的太短了,能在十分钟左右更好~

    叶清voasia 回复 @程爽珂: 是根据季大师的文章来做分集的,他的文章有时候比较短

    程爽珂 回复 @叶清voasia: 看出来了,能理解切分短的原因了~

  • 听友255404471

    我想了解你们收费的制度,听别人说,一当交钱,被你们锁定,就形成自然扣款,而不能卸载,这样,对我们手机操作不灵便的老年人,那是一个怎样的心理承受?

    听友76123120 回复 @听友255404471: 谢谢

    玉厚读书会 回复 @听友255404471: 怎么会呢?可能是你设置成了自动续费,可以打电话给客服解决。

  • 丹橘411

    季先生写的好,主播播的更好。谢谢

  • 字疯子

    超级赞同。一个人表现大众面前永远是正面好的,没有一点缺点,那么他一定是伪装了什么。没有人是绝对的完美的人。

  • 苏晗含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