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中华 | 泥火幻彩中隐藏的文明密码(下)

彩陶·中华 | 泥火幻彩中隐藏的文明密码(下)

00:00
10:39

因为时代太过久远,我们已经无从复原彩陶的制作场景。幸运的是,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为我们一点点的复原出远古彩陶的制作流程与制作方法:第一步是选料,黏度适中、泥质较细的黄粘土和红土会被选为陶土。经过多次淘洗和反复沉淀,筛去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少量的细砂。

到了第二步,先民们会把调和好的陶土搓成泥条,一圈一圈的盘成理想的造型(泥条盘筑法),随后进一步修整使其表面光滑。待陶器快干的时候,进入第三步——将陶坯的表面进一步修整光滑。有的还会用细腻的陶土加水调和成泥浆涂抹在陶器表面,使陶器更加光洁美观。

第四步是施彩环节,待陶器半干,先民们会在其上绘制各式各样的图案。特别是进入仰韶时代,大量复杂的曲线出现在彩陶之上,或许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在使用类似于今天毛笔一样工具绘制图案了。

第五步是入窑烧陶阶段, 经过900-1000摄氏度的高温焙烧,这些彩绘被牢牢的吸附在陶器表面,遇水不化,湿润后甚至更加光彩夺目。不同于一般的器物,彩陶有其独特的观赏角度。不同角度观看彩陶纹饰,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平视是最常见的欣赏角度,大部分彩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观赏。然而,对于一些彩陶来说,俯视也是很重要的观赏角度。史前时期还没有桌椅等家具,日常使用的陶器往往被放置在地面或是墙壁内开凿的小龛里。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彩陶的纹饰多集中在陶器的上半部分。这样设计,席地而坐的史前居民一低头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美丽的彩绘图案了。

此外,彩陶纹饰的形式美还在其纹饰的勾勒与留白中尽显——勾勒出的彩陶纹饰叫作“阳文”,彩绘之间的留白称为“阴纹”或“地纹”。从阴与阳不同的角度解读彩陶,其纹饰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种反用色彩、间接表现主题的构图方式,与中国传统绘画“计白当黑”的理念一脉相承,也体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思维模式。

    从距今8000年前开始,在中华大地上一代代极富创造力的画家,在陶器上用彩作画。古朴的陶器与鲜明的色彩,瞬间碰撞出灿烂夺目的火花,由最早的一抹红,蔚然壮观为一股时代浪潮,推动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向前奔涌。这些凝结着先民情感与思想的稚拙笔触,令今天的我们不禁怦然心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