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西塞罗见到了一座怅然若失又惶恐无措的城市。刺杀恺撒这一行动本身远比究竟是谁刺杀了恺撒更为重要,这在事发当时就已十分明确。
这群被纠集在一起的谋反者只知道要除掉一位他们无法比拟的强者,却不知道事发后该如何应对和利用这一局面。元老们对这一行动不知该赞同还是谴责。
长期习惯于被肆无忌惮地粗暴对待的民众更是吓得不敢表态。安东尼和恺撒的其他朋友们惧怕那群谋反者,正在为个人的性命担忧。而反过来,那些谋反者也害怕恺撒的同党们进行报复。
西塞罗是这片狼藉中唯一果敢之人。尽管足智多谋的他平日谨小慎微,但这一刻,他却坚定不移地站出来支持他并未参与的刺杀行动。
他气宇轩昂地踏入大理石地面上仍留有恺撒血渍的庞培议事厅,在元老们面前赞誉这次除掉独裁者的行动为一次共和制思想的胜利。
“我的人民,你们再次回到了自由之中!”他大声宣告,“你们,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你们完成的不仅是罗马的,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行动。”
他同时提出要求,这次刺杀行动当被赋予更崇高的意义。谋反者应当强有力地握住恺撒死后被搁置的政权。他们必须迅速利用这次机会,挽救共和,重建罗马人古老的宪法。
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需被罢免,权力应由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接管。为了迫使独裁统治永久地让位给自由,这位法律的捍卫者在这历史性时刻首次打破了硬性的法律。
然而谋反者们却暴露了他们的无能。他们只会策划一次谋反,完成一次谋杀。他们唯一的力量是将匕首深深插入毫不设防的肉体中,之后,他们的意志力就耗尽无余。
他们并没有夺权,也没有借此重建共和国,而是忙着和安东尼交涉并寻求他廉价的赦免。他们不但错失了宝贵的时机,还给了恺撒的朋友们凝聚力量的时间。西塞罗洞见了这种风险。
他发觉安东尼正在准备反击,他不仅要除掉谋反者,还要消灭共和思想。于是为了强制谋反者和民众们采取坚决行动,他发出警告,积极劝说,宣传鼓动,发表演说。
然而他却犯了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错误!他本人没有采取任何其他的行动。尽管所有的可能性都掌握在他手中。元老院已准备支持他。
民众们早就盼着能有人坚定而勇敢地接过恺撒强大的手中脱落的缰绳。如果西塞罗现在紧握大权并在混乱中重建秩序,不仅不会有人反对,反而所有人都会如释重负。
自从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以控告卡提利纳的演说扬名以来,他热切盼望的属于他的世界历史性时刻,终于伴随3月望日刺杀恺撒事件到来。
假如他懂得利用这一时机,那么我们在学校里将会学到截然不同的历史。
西塞罗的名字将不仅作为显赫的作家,而是作为共和国的拯救者,作为真实的罗马自由的守护神,在李维和普卢塔克的编年史中流芳百世。
他将获得不朽的声誉:因为他不仅从独裁者手中拿下了政权,还自愿将这一权力交还给了人民。
然而历史不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智者们往往因为内心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而在重要时刻优柔寡断。
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不断表现在拥有智慧和创造性的人身上:他们比别人更能认清时代的蠢行,他们亦卷入时代浪潮,亦会在狂热的激情中投身到政治斗争中;同时,他们又会踌躇于以暴制暴的行径。
而这种犹疑和顾虑恰恰在那些要求他们铤而走险的时刻令他们丧失了行动力量。西塞罗在最初的热忱之后,清醒地观望着危险的局势。
他观望着那些昨天还被他视为英雄的谋反者,发现他们不过是些无胆无识、缩手缩脚之人。他观望着民众,看到他们早已不再是古老的罗马民族英勇的子民,他曾梦想的英雄民众,而是一群只贪图利益和享乐,只想满足口腹之欲的堕落的乌合之众。
头一天他们还向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这两个凶手欢呼,第二天就转向号召他们报仇的安东尼,而第三天,他们又拥护让人击倒恺撒雕像的多拉贝拉。
西塞罗心里明白,在这座腐朽的城池中,不会再有人真诚地献身于自由的事业。所有人都追逐权力或追逐他们自身的安逸:除掉恺撒并不会妨碍他们因为贪图恺撒的财富、军团和权力去献媚、投机和互相争执。他们只会为自己,而不会为神圣的罗马人的事业谋利。
短暂热情过后的两周中,西塞罗的疑虑和厌倦与日俱增。除了他,已没有人致力于共和国的重建。人们对国家的感情,对自由的渴望已经消失无踪。他最终厌恶了这种动荡的局势。
他不再对自己言辞的力量抱有幻想。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失败,不得不承认,他所扮演的调停角色已经失去威望。
他承认他要么是太软弱,要么是缺乏勇气,他不能在即将发生内战时去拯救自己的祖国,而只能让祖国听从命运的安排。
四月初,他离开了罗马,再次怀着失望,再次带着失败的情绪,回到他的书斋中,回到他位于那不勒斯海湾普托里的寂寞的庄园中。
这是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第二次远离尘嚣,回归到他的隐居生活中。他终于清楚,他作为学者、人文主义者和法律的捍卫者,从一开始就不该涉足那个权大于法,那个毫无廉耻地追逐权力,却不追逐智慧与和解的世界。
他不得不悲痛地认识到,复兴古罗马人的德行在这个毫无风骨的年代不可能实现。他憧憬的那个理想中的共和国不可能存在。
既然他本人无法拯救这个现实中难以驾驭的物质世界,至少他要为明智的后世拯救他自己的梦想。六十年人生中付出的辛劳和积累的知识不能彻底失去它应该获得的影响。
于是,消沉的西塞罗运用自己原本就拥有的力量,在这段寂寞的日子里为后世撰写了他最后的也是他最伟大的著作《论义务》。
这部著作是一部关于一个独立的、有道德的人对自己,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的教义。这是他的政治,他的道德理论。它也记载了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在公元前四十四年的秋天,那个在普托里的他生命中的秋天。
这部有关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著作是西塞罗的遗著。著作中的措辞证明它是一部已经退位的对一切社会事务失去激情的人的遗言。
《论义务》是写给他儿子的书。西塞罗直言不讳地告诉他的孩子,他并非由于漠不关心才退出公共生活,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位自由思想家,作为罗马的共和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身份,不能为独裁者效力。
“我曾将我的力量与智慧奉献给那个我自己选择国家管理者的国家。但自从这个国家被一手遮天的独裁者统治以来,我已经没有为社会事务服务的空间和权威。”
自从元老院被架空,法院关闭以来,他还能带着自尊在元老院或在论坛上谋求什么?时至今日,服务于公众和政治已经占据了他太多时间,却从未赋予这位写作之人闲情逸致。
而他也从未能将他的世界观完整地书写下来。现在,他被迫无为,但至少他可以利用时间去应验西庇阿曾说过自己的那句精彩的话:“他从未无所事事,即便他处于闲暇之中。即便他独自一人,他也从未感到寂寞。”
在《论义务》这部著作中,西塞罗向儿子阐明的关于个人和国家关系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并非首创和原创。
它结合了他阅读经验中学到的知识:即便是一位雄辩家也不会到了六十岁突然成为诗人,编撰家突然成为地道的原创作家。
然而这部著作中的观点,却因为西塞罗那忧伤和怨愤的笔触而焕发出新的激情。
在流血的内战中,在权贵们和亡命徒们为了权力而斗争的年代,这位真正具备人性的思想家再次做起一个永恒的梦来——就像在这样的年代总有人会做梦一样,他梦想以合乎道德的知识和妥协获得一个和平的世界。
正义和法律应当成为国家的基石。不是那些蛊惑民心的暴君,而是内心正直的人应当得到权力,以保证国家的正义。
没有任何人可以试图将他个人的意志,他的专制强加到人民头上。每个人都有义务拒绝服从试图夺权的野心家。作为坚强不屈的独立思想家,西塞罗拒绝和任何独裁者结盟或为其服务。
他论证道,暴政压制一切权利。当每个个体不是企图从公共职务中谋取个人利益,而是将个人的欲望置之于共同体的利益之后时,真正的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只有当财富不被奢侈地浪费,而是得到妥善的管理,以将其转化为思想、文化和艺术时,只有贵族放弃他们的傲慢,而平民不再被那些蛊惑者收买,将国家出卖给某个党派,而是要求获得天赋的权利时,国家才能健康发展。
正如所有人文主义者都赞颂中庸一样,西塞罗要求社会对立阶层和谐共处。罗马既不需要苏拉和恺撒,也不需要格拉古兄弟。独裁很危险,革命者同样危险。
正义和法律应成为国家的基石
西塞罗的名言: 1:智慧是人类的真正财富。 2: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最高力量。 3:勇气是智慧的标志。 4:自由,幸福和荣誉是人类的三位一体。 5:只有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寻求快乐的人,才是自由地生活的人。 6: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7: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8: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9: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10:劳动使人忘忧。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下,罗马的皇帝就快要出现了
声音悦耳动听,播讲出真实的画面感,感恩,感谢您
即便他独自一人,他也从未感受到寂寞
历史重演
讲的最好啦
好听😊
只有当财富不被奢侈的浪费 而是得到妥善的管理想起了荆州1.7亿建的关羽像 又花1.5亿拆掉
沙发
群星剧场 回复 @1x831038m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