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丨海瑞:为什么只有海瑞一位清官?

第26讲丨海瑞:为什么只有海瑞一位清官?

00:00
20:27

本节概述 

        尽管有人认为海瑞的穷是因为要养几位小妾,但没有人否定海瑞的清廉。明代找不出第二个海瑞式的清官,而且海瑞在官场极其孤立,政绩乏善可陈。根本原因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低得出奇,还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直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养廉银制度,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官员不得不靠额外收入维持生活的境状。但合理的薪俸制度并未建立,以至连曾国藩也不能当典型的清官,同样要按陋规接受各类非正常收入,只是取之有度,节余归公而已。

本节内容 

        历来都把海瑞当成清官的典型,所谓清官尽管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最基本的标准是“清”,就是个人的生活清廉俭朴,为官清正廉明。当官的不贪污、不受贿、不徇私枉法、洁身自好就可以算清官了,如果要求再高一点,还应该包括刚正不恶、嫉恶如仇、不畏强暴、打击贪官污吏、为百姓申冤做主等条件。无论根据哪一种标准,海瑞都是当之无愧的清官。 


图:海瑞画像

        比如在当淳安知县的时候,他穿的是布袍,吃的粗米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为母亲祝寿的时候才买了两斤肉。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派御史去看他,他只用“鸡黍”,粗米饭,大概还杀了个鸡,来招待这位御史。

        海瑞没有子女,到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用的是麻布的帐子和破的竹箱子,比穷书生还不如,丧事还是别人集资为他办的。

        他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的时候,疏浚了吴淞江和白河,使得老百姓得到实惠。他打击地主豪强,救抚平民和受欺压的人不遗余力,富家占有的平民土地都被他夺回发还。正因为如此,海瑞深得民心。他做巡抚虽然只有半年,但百姓听说他调离的时候,沿途都是哭泣的人,并在家里供上他的画像。

        海瑞在南京逝世以后,他的灵柩在船上从江上经过,两岸满是穿着丧服送灵的人,哭着祭奠的人延续到百里之外。

        但海瑞却非常不得官心,跟同僚上下级的关系都很差,相当的孤立。举个例子,明朝的官员按惯例可以为自己的父母申请封赠,一般只要没有犯罪或者受过处分都不会不批准的,但是官居正二品的海瑞却没能够为他的母亲请到“太夫人”的称号,在当时是少有的例外。

        海瑞一生提出过不少治国施政的意见和方案,但被采纳几乎没有。他能够大刀阔斧的实行自己的政见,只有在巡抚应天十府任上短短半年的时间,而且除了疏浚江河的成果得以保持以外,其他的措施在他离任以后全部被废止了。

        所以我们如果用从政的实践来评判明朝人物的话,海瑞不过是一个一般的清官,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并没有多大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道德的典范。民间流传的很多海瑞的事件,大多数都出于老百姓良好的愿望而编造的。

        海瑞为什么不得官心呢?因为他的作为得罪了大多数官员。贪官当然恨他,比如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的时候作威作福,海瑞就把他扣留了,没收了他带的几千两银子,还说:“以前胡总督巡视的时候,命令路过的地方不许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豪华一定不是胡公子。”并派人报告胡宗宪。胡宗宪弄得哭笑不得,又不能治海瑞的罪,但心里不会不恨。

        都御史鄢懋卿巡视过县的时候,海瑞声称“县小容不得大人物”,招待很差,鄢懋卿很不痛快,却不便发作,但回去以后还是授意下属诬陷海瑞,使他降了职。

        他出任应天巡抚的时候,下属的官吏有贪赃行为的连忙辞职,有的地主豪强甚至闻风逃往他乡躲避,原来将大门漆成红色的吓得把门都漆成黑色,连负责监督南京织造的太监也减少了轿子和随从的排场。

        海瑞曾向皇帝建议,要恢复明太祖时候的惩处贪官的法律,也就是说贪赃枉法所得满八十贯钱的,就处绞刑,更严重的贪官要“剥皮实草”,自然引起大小贪官极大的怨恨和恐慌,连皇帝也觉得实行不了。

        问题是恨他、怕他的还不止贪官,他在应天府打击豪强的时候,据说一些“奸民”趁机诬告,使一些官僚大姓都被错罚。他裁减了驿站的费用,也使过路的士大夫得不到相应的招待,纷纷表示不满。

        平心而论,尽管海瑞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他的措施和建议却往往是不现实的。在几乎无官不贪的情况下面,如果真的要实施明太祖时候的法律,大概很少有人不够处绞刑的资格。取消各地驿站的招待,虽然节约了经费,也使贪官少了一个揩公家油的机会,但正常往来的官员人等,包括海瑞自己一样的清官,肯定会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公务。

        但是海瑞的悲剧主要还不在于他的偏激,为什么海瑞这样一个清官会受到如此大的抵制和孤立呢?隆庆年间的首辅高拱,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和以后执政者,无不在暗底下尽力阻止皇帝重用海瑞。

        为什么明朝的吏治那么腐败,以至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海瑞成了凤毛麟角呢?其实这还应该考虑制度本身。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平民,因此对百姓的疾苦记忆犹新。他当了皇帝以后,一方面为了打击官吏贪赃枉法,另一方面也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对贪官污吏惩处采取了空前绝后的严苛手段。他规定官吏贪赃额满六十两的一律斩首示众,还将皮剥下来,中间塞上草,制成一具“吃草”的皮囊。他把府、州、县衙门左面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又在官府公座的两侧各挂上一具皮囊,使办公的官员随时提心吊胆不敢再犯法。他采取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等酷刑,有时还让犯贪污罪的官员服刑以后继续任职,充当反面教员。他还屡兴大案,比如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恒的贪污案子,牵连被杀的就有万余人。

 图:江苏淮安廉政教育基地展示古代酷刑

        朱元璋又把官吏的俸禄定的出奇低,比如洪武二十五年确定的文武百官的年俸,最高的正一品只有一千四十四石,最低的从九品才六十石,未入流的只有三十六石。比如一省之长的布政使是从二品,知府是从四品,知县是正七品,他们的年俸分别是五百七十六石、二百八十八石和九十石。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校长的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年俸是两百五十二石。问题是按照惯例,这官员的部分的幕僚、随从的报酬和他一部分办公费用都是要在这年俸做开支的,所以官员们依靠正常的俸禄,没有办法过上舒适的生活,低级官员更加连养家活口都有困难。

        由于官员的正常收入太低,所以尽管朱元璋惩处的措施十分严厉,贪污还屡禁不绝。不过与明朝以后的情况相比,当时吏治毕竟是比较清廉的。但是随着这位开国皇帝去世,后继者既不具备这样的权威来执行如此严厉的法律,也没有兴趣来对付越来越普遍的贪污现象。而且稍有作为的皇帝明知低俸禄的弊病,但又不能更改“太祖高皇帝”的制度。而昏庸的皇帝自己沉溺于奢侈享乐,除了朝廷的正常开支外,还经常要大臣们贡献,自然不会管到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明朝初年以后,大小官吏贪污成风,几乎无人不在俸禄以外设法搞钱,真正的清官就相当拮据。

        海瑞去世以前两年担任了南京右都御史的年俸是七百三十二石,是最高级官员中间的第三位,但相当多的下属也是要他支付薪水的,可以肯定他也不会像其他官员这么让下属自己去挣钱,而他生活又这样的节约,但死了以后却毫无积蓄,可见官员们靠正常收入是没有办法维持生活的。

        显然要让一般的官员这样严格地遵守本来就不合理的俸禄制度,既不合情理,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明朝的奸臣赃官自然不用说,就是一些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也免不了广为聚敛。比如说江南名流、东林领袖钱谦益,他在清兵攻下南京以后,他率领文官投降,为了表示自己廉洁,他向清军统帅多铎送了一份最薄的礼品,但这个也包括鎏金壶、银壶、玉杯及古玩等等有二十种,而其他大臣的礼物大多价值万两以上。

        所以明朝的权臣和太监在迫害政敌或者清流所常用的手段,就给对方栽上“贪赃”、“受贿”的罪名,这固然是出于诬陷,但也说明当时像海瑞这样的官实在太少,就是清流们也未能免俗,要说他们贪污是最容易的。

        可是在名义上,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法律从来没更改过,至多只有稍作修正。比如正统五年有人就提出来洪武年间物价便宜,所以那个时候定下枉法赃满一百二十贯要免除绞刑充军;现在物价贵了,再按这样的标准就太重了,建议改为八百贯以上。你看这个时候,在海瑞以前一百多年,但是以后再也没有听说提高过标准,看来不是物价没有上涨,而是这一法律已经成了空文,修改不修改也是无所谓的。

        清朝初年基本还是沿用明朝的制度,所以官员还是贪污成风,有些大权在握的官员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康熙皇帝一度惩办了一些贪官,还树立一些清官作为典型,但到后来,他发现不但贪污无法肃清,就连自己树为典型的几位清官也不真是两袖清风。比如张鹏翮在山东兖州当官的时候,就曾经收受过别人的财物。张伯行喜欢刻书,每部至少得花上千的银子,光靠自己官俸是无论如何刻不了的。

        所以这个时候晚年的康熙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根本上解决,他反而认为:“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官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意思就是说如果不稍微有点贪污或者受贿,那么日用开支和家人还有那些衙役的需要的钱怎么维持呢?那么这么一来,各级官吏就自然更加无所顾忌了。

        问题是既然知道要维持官员正常的“居室日用及家人胥役”的开支都没有办法从正常的薪俸中间解决,那为什么不对这个制度进行改革呢?

        终于当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他下决心改除积弊,在严厉打击贪污、整顿吏治的同时,他就进行一项重要的改革,解决了官吏俸禄过低和地方政府开支没有保障的问题。

        具体的办法就是实行“耗羡归公”,将全国的耗羡,就是在征收粮食或者是上交库银的过程中间,那些损耗原来是不统一的,有的甚至加的比例相当高,那么他这个时候就规定了,规定每一两就另外加征五分,列入正常的税收,存留在藩库,各地的国库里面。官员按照级别,从这笔五分加征中间可以提取“养廉银”,作为生活补贴和必要的办公开支。那么养廉银的数量一般就大大超过原来的俸禄,官员们完全可以靠养廉银子过上体面的生活,而且包括能够开支必要的办公经费。这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国库的开支,只是化暗为明,把原来不规范的惯例改成全国统一的税收,所以百姓的负担也没增加,相反不少地方的都有所减轻。

        而贪官污吏在这个耗羡上面做手脚,既直接犯法又不易隐瞒了,所以在雍正期间吏治有了明显的改善,贪污现象虽不能说就此解决,但的确大大的减少了。

        问题是这个制度随着国家的增长,随着吏治的腐败,特别随着一些不规范的开支没有纳入正式的预算,所以到了清朝后期,这个制度也实行不下去了。

图:曾国藩手书的“曾氏家训”

        张宏杰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就是(研究)曾国藩,曾国藩大家印象这是一个清官,实际上也是这样,你看他自己的开支都清清楚楚,另外甚至要求自己的家人都有任务,要纺多少纱、织多少布、干多少活,对吧?而且他每次卸任的时候,都把账算得清清楚楚,结余的钱都归公。但是他发现曾国藩也照样享受人家给他各种“惯例”,往往大家给的这些额外的收入,他都一律照收的;官场上那些额外的人家的贡献,或者按照惯例可以扣的钱,他也照扣。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不收这些钱,他正常的开支是没有办法维持的,衙门的办公费也没有办法维持的。但是他跟跟其他贪官的不同在于他是取之有道,结余他全部会留给下任、留给公家。他这些不正规的收入,甚至非法的收入,他还是用在公务,最多维持自己必要的开支,其他一律都退回的。所以他(指张宏杰)把曾国藩称之为一个非典型的清官。

        这就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连曾国藩也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可以更加理解,为什么海瑞在当时那么的孤立,以及他提不出真正解决问题的这些政策和建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61319bqo

    谢谢。

  • 1588590miah

    读音错误较多 且是常见字 作为知名学者 实不应该 前篇的晁错的晁不读兆 刘歆(歆不读音)本篇的嫉恶如仇(恶不读勿) 基础不扎实 名气虽大 但

  • 漫漫丝路

    先生学识渊博

  • Gacymomo

    老师点评徒弟了

  • 第一劍客

    曾公作为,后人可鉴。

  • 1866086onhe

    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