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谢涛:我为什么要讲民国大师? 了解过去,才能理解当下
 32.82万

【发刊词】谢涛:我为什么要讲民国大师? 了解过去,才能理解当下

00:00
12:27



精选用户评论
  • 福拉明哥

    脑子里老想着南水北调

其他用户评论
  • 涛哥讲历史

    本作品书名的来历 陈寅恪在1938年6月《南湖即景》中有诗句“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作者各取前两字,即南渡北归。

    天宇_6um 回复 @涛哥讲历史: 陈寅恪,que(去声),通俗读法。如果按本字,读ke,没问题,但少了灵魂。谢谢。

  • Kenneth_Wu

    涛哥,是零8年开始的吗 我记得我好像是零7年买的车,那时候好像就有开始听春秋了哈 是我记错了吗? ⑩年+咯 涛哥厉害哦 。 。 。

    涛哥讲历史 回复 @Kenneth_Wu: 老听友,老司机!

  • 麥子的葉子

    民国史难讲,不是因为人物繁多,而是政治因素使然!

    低头成长赚钱 回复 @麥子的葉子: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 因为不能说的这些会影响整体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所以就会感觉民国时不好理解呢。

    Romantice 回复 @麥子的葉子: 我们应该尽力去了解自己国家的每一段历史,而不是在评论区长篇大论

    大西洋雪松 回复 @麥子的葉子: 有什么不好讲的,他们是有钱有兵美苏还支持最后怎么就……。

    查看全部5条回复
  • 子势

    节目以岳南老师的原著《南渡北归》为基础,用200+位大师的故事,串联起整个复杂的民国史。就算你是民国小白,也一定听的津津有味!

  • 林夕童

    陈寅恪(按照方言应读作chén yín què,因为“恪”在义宁话(修水话)读【que】第四声,陈寅恪先生的小名叫“恪儿”,修水方言中“恪”与“却”,“雀”同音,翻译成普通话里的音就念què,陈寅恪自己曾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可以证明。但是陈寅恪先生的家人、亲戚、学生、助手和文史学界人士,为了纪念陈寅恪先生,都把kè故意念成què。)

    格桑花1167 回复 @林夕童: 厉害!谢谢分享!

    艾华_Hx 回复 @林夕童: 释然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