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有关教育的讨论总能引发社会关注。最近,不少媒体对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女校长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感动无数网友。今晚,我们就从这件事情聊起。
为什么63岁的张桂梅一再引发社会关注、受到网友赞誉?固然因为她创办的女高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一份难得的坚守,是“命运”这个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这既体现在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身上,她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成长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但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得以改变命运。当然也体现在张桂梅自己身上,18岁从东北到云南支边的她或许想象不到,她的一生会经历如此多挫折和磨难,却在大山深处书写了人生价值。
十几年前,在贫困山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有多难?为这个近乎疯狂的梦想,张桂梅四处奔走筹集办学经费,正如她所说“像乞丐一样”满大城市四处化缘,甚至被人骂“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后来,在政府帮助下建成了女子高中,但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很多老师都打了退堂鼓,提出辞职。最后留下来的只有8位老师,其中有6名党员,华坪女高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对此,张桂梅说:“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她领着6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可没有钱买党旗,就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线率拉到了全市第一,让孩子们考上了浙大、厦大、武大等名校。正如张桂梅所说:“我们这几乎是用命换来的。”
教育改变命运,这并非一句大话空话。在许多地方,正是无数像张桂梅这样的老师,默默耕耘三尺讲台,用知识灌溉孩子的心灵,用行动带来孩子的命运改变。“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小诗唱出乌蒙山区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对未来的渴望。而在大凉山的深度贫困地区,从部队退役的谢彬蓉支教11学期,帮助7名学生升入初中,在思想封闭的当地创造了 “奇迹”。且不论在欠发达地区,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单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来说,教育不仅帮助我们摆脱物质上的匮乏、思想上的贫瘠,也带给人们与时代对话、不被时代抛弃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桂梅们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毫不夸张。
我们常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互联网无远弗届、远程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今天,农村地区的教育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更为便利,但依然呼唤“好老师”,依然需要“好老师”。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立德树人的工作,缺少了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课堂就容易失去温度,也就难以让教育真正滋润到每一个心灵。
对“好老师”的追求始终如一,但如何才能称得上“好老师”,需要在当下重申。“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先贤给出的评价标准,体现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传统;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强调老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人们用“春蚕”“蜡烛”“园丁”来比喻老师,体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伦理。时代变迁赋予了老师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期待,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好老师”的形象或许更加清晰。从张桂梅身上能够看到,真心热爱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着想,这是好老师的起码要求。
“我救了一代人,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张桂梅这句话戳中很多人的泪点。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好,这个朴素的希望是一个老师的自白,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而在教育的田野上,种子一旦埋下,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它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这正是:苔花如米小,清风送雨来;唯有多用情,涓滴助盛开。
(文 | 桂从路 主播 | 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