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29《短歌行》:四言诗最后的高峰

【秦汉魏晋南北朝】29《短歌行》:四言诗最后的高峰

00:00
35:28

《短歌行》

其一

对酒当歌1,人生几何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4,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8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9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0,枉用相存11

契阔谈䜩12,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3,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5


词句注释

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对着。一说是应当的意思。

2.几何:指岁月有多少。

3.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苦,患。

4.慨当以慷:犹言“当慨而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是“应当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二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jīn),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呦”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yōu)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鼓,弹。

9.掇(duō):拾取,摘取。一说掇为通假字,通“辍(chuò)”,即停止的意思。

10.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11.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12.契阔:契是投合,阔是疏远,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䜩(yàn):通“宴”或“讌”,宴饮。 

13.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4.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15.“周公”二句: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哺(bǔ),口中咀嚼的食物。《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诗歌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尽管争议颇多,但后人普遍认为,这首诗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大宴群贤时所作的宴乐。


《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曹操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他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开头八句,作者强调自己在为求贤而发愁,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这里曹操似乎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贤才”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施展抱负。接着八句情味则更加缠绵深长。“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第三个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最后八句的前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这几句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更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


总起来说,这首《对酒当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郦波老师研究认为,曹操的四言诗是中国四言诗发展最后的高峰,甚至可以说是四言诗的终结。


补充资料

《短歌行》

其二

周西伯昌16,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17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18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19

后见赦原20,赐之斧钺,得使征伐21

为仲尼所称22,达及德行23

犹奉事殷24,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25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26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27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28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29,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30,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31,天威在颜咫尺32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33

受赐珪瓒,秬鬯彤弓34

卢弓矢千35,虎贲三百人36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37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38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39,是其名纷葩40


词句注释

16.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时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西伯,即西方诸侯的首领。

17.“三分”二句:相传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周文王统辖六州,所以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之说。曹操在此亦说“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说献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刘汉统绪,是他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

18.“修奉”二句:谓当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势下,仍遵命唯谨,持守臣礼,毫无不臣行为,应给朝廷供给的所需物资,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奉献。贡献,谓进奉,进贡。《荀子·正论》谓“夫是之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臣节,臣子的礼节、职分。隆,一作“坠”。

19.“崇侯”二句:商纣王听信崇侯虎谗言,把西伯姬昌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这两句即指此事。但曹操在此并非一般性的用典,而是暗示他觉察出献帝皇后伏氏及其父屯骑校尉伏完曾勾结董承计诛曹操事。

20.见:被。赦原:赦免原谅其过。商纣王欲证姬昌是否有圣人之能,便杀质于殷的姬昌长子伯邑考,并烹为羹以赐之。姬昌知纣王意,忍悲喜而食羹。纣王据此以为西伯并无圣能,便生赦意。又经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等人营救,于是西伯被赦。

21.“赐之”二句:西伯姬昌被释放后,向纣王献出洛西之地,以表示效忠,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以为姬昌诚信,许其所请,且赐弓、矢、斧、钺,授专征之权。《竹书纪年》帝辛三十三年:“王锡命西伯得专征伐。”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献帝曾下诏“君(曹操)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曹操在此举文王故事,实为自赞献帝诏己得专征伐甚宜。钺(yuè),古代兵器,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征伐,一作“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

22.为仲尼所称:指孔子赞美周文王。仲尼,孔子字。

23.达:显贵。曹操举文王例以证明他自己正在效法周文王,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能忠心事汉,喻自德足堪与周文王相伯仲。

24.殷:朝代名,即商。商的第十代君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邑(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25.“齐桓”二句:齐桓公的功绩,就在于创造了“为霸之道”。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位时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并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燕国打败北戎,营救邢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联合中原诸侯进攻蔡楚,和楚国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还安定东周王室的内乱,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称赞齐桓公的“为霸之道”,就是看重“尊王攘夷”之道。可以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就是对齐桓公“尊王攘夷”谋略的发挥和发展。

26.“九合”二句:春秋时齐桓公根据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取信诸侯”的宏观图霸方略,曾采取了八条措施。在此八项措施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团结中原诸侯,与楚争斗,稳定周室等大的国际政治军事争端。先后组织举行了十五次会盟。其中意义重大的有九次,即“九合诸侯”。周襄王二年(前650),王子带勾结戎狄攻入王城(今河南洛阳),焚东门。齐桓公使管仲会秦、晋伐戎之师并戍守周室。此即“一匡天下”。一说“一匡天下”指定周太子位事。

27.不以兵车:指齐桓公称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实了取信于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条得力措施。

28.“正而”二句:《中国历代战争史·齐桓公之霸业》:“中原诸侯皆崇信齐桓公,怀德畏威。”“在周室衰歇以后,中原得免陷于崩溃者,实皆由于齐桓公创导霸业之力。”又“桓公为人,豁达有大度。”管仲评齐桓公:“无小智惕而有大虑。”诸论即是曹操所指的“正而不谲”意。“归鲁之侵地常潜。归卫之侵地吉台,原始、柒里。归燕之侵地柴夫,吠狗。”此皆齐桓公“正而不谲”之重大史实。谲(jué),诡诈。

29.“孔子”二句: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论语·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谓:“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是孔子在纂修春秋史时,唯独推崇齐桓公与管仲之功的赞词。

30.庙胙(zuò):祭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时供的肉。《左传·僖公四年》:“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31.小白:齐桓公名。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下拜登受。”此即曹操所指的齐桓公虽有大功于周,却不敢受周襄王所赐之大礼事。尔:这样。

32.天威在颜咫尺:写自己对刘汉皇帝诚惶诚恐,遵命唯谨貌,表示虽有功而不失臣节,表示要像齐桓公一样维护周王的尊严。天威,天子的威严。《尚书·泰誓上》:“肃将天威。”引申指帝王的威严。在颜,即不违颜意,即特别亲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严。咫尺,指距离很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33.“晋文”二句: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曾出奔在外十九年,六十二岁时由秦送回即位。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又平定周的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城濮之战,大胜楚军并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34.“受赐”二句:珪瓒(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彤弓,朱红色的弓。古代诸侯有大功时,天子赏赐弓矢,使“专征伐”,彤弓就是其中之一。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四月六日至四月十日五天之内以晋、秦、齐、宋多国部队九万人,一举击溃楚军十一万人,大获全胜。周襄王为嘉奖其劳,于五月十六日在践土王宫接受朝觐时,赐给晋文公如下奖品: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百,玄弓一,矢一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

35.庐弓:形似戟的一种弓。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36.虎贲(bēn):勇士,武士。

37.“威服”二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胜楚军,于周襄王二十年(前632)五月十四日以战楚得胜之师率晋、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等国在践土会盟,并向周襄王献上楚国的战车和俘虏。周襄王命尹氏、王子虎、内史叔兴父,以策命晋侯为侯伯,即为诸侯之长。周襄王慰劳道:“自伯舅(齐桓公)即世,荆楚复强,凭陵中夏,得叔父仗仪翦伐以尊王室,自文武以下皆赖叔父之休,岂惟朕躬。”又慰嘱:“王请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各国诸侯亦公认晋文公为霸主。

38.“八方”二句:《中国历代战争史·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一战定霸,业绩辉煌,盖自齐桓公殂谢以来未有之盛也。”亚,次于。

39.“河阳”二句:河阳,古县名,春秋晋邑(今河南孟县西)。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十月,因许国附楚,晋文公率晋、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秦诸侯盟于温(古国名,建都于温)即河阳(今河南孟州西)。晋文公这次大会诸侯,并召请周王到河阳之举,名为朝见周王,实际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40.是:一作“是以”。纷葩(pā):亦作“芬葩”。多貌,盛貌。葩,花。马融长笛赋》:“纷葩料漫,诚可喜也。”此处用“纷葩”意在形容晋文公河阳之会后,因诸侯召天子,谲而不正,致使舆论哗然,沸沸扬扬,批评其导致的不良社会效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鼠标的医路攀登

    这篇《短歌行》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高中的语文课堂,超级喜欢,极其钟爱,记得早自习课上反复读反复读。虽然是理科生,我真心喜欢着古典文学,还有五千年的历史。一直有个小小的心愿,等医学博士读完了,我想去读一个文史学位。爱人总是揶揄我,临床工作,科研,还有教学各种各种还不够你累的,还各种折腾。我总是认真的对他说,当你真心实意喜欢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累的,因为热爱本身就是一种满满的精神满足。

    1868815vfna 回复 @鼠标的医路攀登: 考上了吗兄弟

  • 闪亮闪亮_qz

    上一讲我刚提出了“燕乐”与“宴乐”的疑问,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豁然开朗,惊喜来的有点突然😄 原来古人借小燕子的呢喃之状比喻酒席宴会上知识分子之间的相得相知,所以酒席宴上的歌唱才会被称为“燕乐”,茅塞顿开✨✨ 听先生的课堂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又不断豁然开朗的过程。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先生的课堂里,也常有这样的欣喜啊!谢谢先生🌹🌹

    月朗星稀c 回复 @闪亮闪亮_qz: 以为要等到曹丕的《燕歌行》先生才会讲到“燕”字呢。原来解开“燕乐”和“宴乐”关系的关键字是这一课的“䜩”字!看来要在适当的课下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才能让惊喜来得快一些😆。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豁然开朗,不断刷新认识,多么深刻的遇见,这种通透带来的喜悦,无可替代🍵🍀

  • 一兰_gc

    每天听完老师的课再去写字,感觉心也定,神也凝,笔画格外能到位!感恩时代,感谢俪老师的辛苦付出!

    听友214535515 回复 @一兰_gc:

  • 声声起

    如短歌行一般精彩的男人,气势如虹,波澜壮阔,沉吟古今的四言诗,乱世之枭雄。字里行间,尽是气魄胸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英雄,去日难再!唯有忧思,悠悠我心!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回复 @声声起: 好精彩的点评

  • 小才能

    虽不能到大学里去听先生讲课,但能听中华诗史已无憾!

  • aa乐心

    这些笔记,不知道应该如何打印,或者领取?

    昵称要它有何用 回复 @aa乐心: 到时候应该会出书

  • NB菲姐

    郦波老师解读的这篇《短歌行》,我百听不厌。

  • 武山水帘洞

    超喜欢听博学儒雅的郦老师讲解诗文!每每听来让人收获多多,如沐春风!

  • 曦语德文

    郦波老师:您好!为什么这首诗叫短歌行?

    闪亮闪亮_qz 回复 @曦语德文: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行”指音乐节奏的快速流动,“歌”指诗,“长/短”指音乐曲调的长短而非篇幅长短🍀。先生在《饮马长城窟行》和《长歌行》两课中有详细解释🍀

  • 我是筱悠

    喜欢听老师讲课真是用心用情!!老师是真性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