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丨明朝的户籍制度与预编了10年的户籍册

第23讲丨明朝的户籍制度与预编了10年的户籍册

00:00
15:32

本节概述 

        明朝崇祯只有十七年,但后人整理明朝崇祯十五年的户籍册时发现,里面已经预先编到了崇祯二十四年。户籍册照理是要反映实际人口变化的,那么预先编好的户籍册又有什么用呢?这其中的原因,要从明朝户籍制度变化的过程说起。


本节内容 

        清朝顺治十三年有一位监察御史,他在整理明朝崇祯十五年的户籍册的时候,发现已经预先编到了崇祯二十四年。我们知道崇祯总共只有十七年,但是,在崇祯十五年编户口册的时候,大概那些官员要省事,居然预先把十年以后的户籍已经都编好了,所以就闹出这样的笑话来,大概他们绝对想不到崇祯到十七年就结束了,所以提前把十年以后的户籍都编好了。

        大家都知道户籍照理是要反映实际人口的变化的,那么那些官员怎么会知道十年以后人口会怎么变呢?那么要是户籍册是真正是反映人口变化的,那么这个编(造)的户口册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了明朝户籍制度它的变化过程,那就一点都不奇怪。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自己出身平民,来自民间,所以他深知老百姓受够了赋役不均匀的那种祸害,往往征集赋税、派劳役并不是真正根据老百姓家里人口实际情况,所以经常是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让他们承担过度的赋税,而有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反而就可以逃避甚至完全都不承担赋税。

 图:朱元璋画像

        所以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下决心要把户口查清楚,以便能够赋税做到均衡,老百姓该承担多少就承担多少。所以他专门下了一道命令,为了使他的圣旨能让老百姓都看得懂,特意是用白话记录下来的。我念一下,我想大家都能够听明白,这道圣旨说:“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官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的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较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

        你看非常严厉,他的军队反正不打仗,就让军人都到“地”里,就到基层,挨家挨户去对照户口记录,一个个核对,如果发现官吏隐瞒就抓来斩了杀头,百姓如果敢隐瞒的要抓来当兵充军。

        在朱元璋这么严厉的命令下面,又出动了他的军队,官员们战战兢兢,所以应该讲这一次的户口调查这结果是非常准确的。

        这里提到的户帖和半印堪合,这也是当时运用的一种确保户籍人口能够准确,而且今后有变化的话都可以随时修正。所谓户帖和半印堪合就说每一个民户,要发给他一张纸,这个上面将户口都抄好,一式两份,在骑缝上面要盖上公章,并且有参与的官员画押,一半裁下来留在户主那里,还有一半就要户部保存。到下一次调查的时候,要把户部保存的一半拿去和他家的合起来,你如果不是同一份的话,印特别上面画的押合不起来的。这样的话如果需要修正的话,那么就可以修正,不变的话这张还是这一张(户帖)。

 图:黄册

        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明朝初年留下来的户帖的原件,从上面可以看到调查和登记的确是非常仔细的,家里有几口、有几亩地、有几间房上面都清清楚楚,而人口中间连不满一岁的婴儿也没有遗漏。

        在这个调查基础上面,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又规定每十年要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户口普查,并且按照统一的规格编成户籍册,所有这些户籍册都要送到南京玄武湖的后湖一座岛上面集中保存。

        户口册叫“黄册”,为什么叫黄册呢?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它的封面是用黄颜色的。户口册全国都按照统一的规定制作,然后规定期限之内,比如各个省离南京的距离有远近,所以就规定的你这个省里面什么时候要把户口册送到南京,而且规定要有关的官员要护送,因为一个省集中起来户口册数量也比较多,就由关官员护送,浩浩荡荡送到后湖。以后明朝迁都北京,但是这个档案库没有改变,户口册还是要送到南京的后湖。

        这样到明朝末年已经集中了一百七十余万本户口册,我们根据留下的黄册的重量估计总重量要达到四千吨,可以说应该是当时一项世界纪录。

        那么既然明朝初年户籍调查那么仔细、认真,规定那么严厉,怎么会到了后来出现可以预先编十年的户口册的怪事呢?实际我们知道朱元璋花这么大的精力,出动那么多人力物力来编户口册的目的,根本的并不是为了我们今天把它作为人口史的资料来研究,或者就作为一个重要的档案,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收赋税。

 图:明朝崇祯四年鱼鳞册

        但是明朝的征收赋税的制度慢慢就变化了,到了第二次编黄册以后,朝廷最关注的已经不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而是承担赋役的那些人口有什么变化,而且已经把这些承担赋税的人口,折算成为赋税的指标,也就是“额”。所以这样一来,政府对你这些“额”以外的人口已经不感兴趣了,所以当时提出的要求就是,你在下一次编审的时候“务求不亏原额”,就是你得保证这些赋税指标这些“额”不缺少,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么一来,下面的官员已经不再仔细的编审跟“额”无关的那些人口数,比如说妇女、儿童、老人。

        另外由于这个“额”是已经折算成为一定数量的银子、粮食,实际上已经作为一个财政指标了,所以他们一旦发生“额”有变化,那么就千方百计的要保证这个“额”只增不减,或者保持原来的数字。那么当然像这样的情况下面,已经跟实际的人口数已经脱钩了,所以往往是只要把它编得合理,特别是不影响到征集赋税就可以合格。

        在这个情况下,不要说是贪官要造假,就是清官为了不至于增加当地的地方负担,他也只是把这个“额”造到“不亏原额”,不比原来的降低,这样的户口册当然就可以提前编好。

        所以尽管我们看到一直到明朝后期,每隔十年全国就要大规模的造黄册,然后浩浩荡荡地送到后湖,一本正经地统计出它的总数字来上报给朝廷,实际上已经只有赋税制度的意义,而且实际上连赋税制度的意义也没有了,为什么呢?如果真的“额”它的增加满足不了政府的财政需求,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提高每个额度的具体数字,这个比要你再去一个地方再去要求他重新编审要容易得多。

        所以明朝大多数地方的“方志”里面,记录的户口都是相当奇怪的,不仅是它的户数在减少,人口数也在减少,而且户均的口数也在减少。比如说明朝初年这个地方平均每一户五口人左右,到了明朝中期减到了四口了,到明朝后期甚至减到了三口两口了,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你说如果这个地方人口减少了,那么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应该是人口跟它的户数是同步的,不可能这个地方人口减少了,连户均的人口也都减少了。那么有些地方男女的比例就长期失调的,而且往往是女性的人口越来越少。

        我们都只有明白了明朝户籍制度跟户口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户口的数据的实际含义,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认真编修的黄册,全国性的理论上的人口普查,结果竟然可以完全不顾实际提前编修下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若飞093

    现在不也是这样吗?

    1521502yope 回复 @若飞093: 宋迁徙自由,元需要路引,明只有文人官方等极少数才可流动,其他人一辈子没出过居住地。

  • 13761319bqo

    谢谢(ღ˘⌣˘ღ)。

  • 牛钝2023

    内容不错,可惜口音太重。听着费劲!

  • lisa_46y

    主讲人为此付出了很多

    漫漫丝路 回复 @lisa_46y: 复旦资深教授

  • 秀树8

    口音太重了

  • 长风_qs

    这样啊

  • 尉老师来了

  • 孟庆荣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