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李白写的一句话,“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宇宙是无穷的,人生是短暂的,一百年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那么在短暂的一生当中,我们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东西呢?有人说我会把血脉留给后人,有人说我要把财产留给子孙后代,也有人说我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确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不过在这些东西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应该留给子孙后代呢? 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段文字,这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去世之前留给儿子的一段遗言。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所写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书博大精深,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见解深刻,可以说《史记》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无论是在内容上、语言上、体力上,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过这样的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司马迁的父亲留给司马迁的这段遗言,可能也就不会有《史记》这部书。 由此可见,司马谈的这段遗言对司马迁、对于《史记》,乃至于对中国文化都特别的重要。那么他在去世之前到底对司马迁说了什么内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
他是这样说的:“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官,远在上古虞夏之际,便名扬天下,掌管天文之事,后来就衰落了。今天难道会断绝在我的手里边吗?在我去世之后,你要继续做太史,继续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事情,这样就会接续我们先祖的事业了。
司马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汉武帝任命他担任太史令的官职,这个职位专门掌管天时星历,负责搜集整理文章典籍,同时还掌管记录国家大事。 司马谈的才华和学识在这个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史书上记载,他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随后他对先秦时代的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最终写成了一篇文章《论六家要旨》。在这篇文章里,他对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各家的特点特色都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非常高水平的概括和总结,司马谈所做的归纳和分析,也为后世给先秦诸子做分类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一讲中华文化,张嘴闭嘴都说诸子百家。在谈到诸子百家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感谢司马谈所做的工作。汉武帝任命司马谈做太史令,既然是太史令,当然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编史修志。所以司马谈立志要写一部通史,而且为这个事情他已经准备了很多年,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要封禅泰山,司马谈随行参加这次封禅活动。不过路途当中出了点意外,他身染重病,只能留在洛阳。作为一个掌管记录的史官,却没有办法亲身经历这次封禅大典,这让他觉得非常遗憾。所以他接着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愚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天子继承大汉朝千秋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典礼,而我却不能随行,这都是命啊,都是命啊! 通过这几句话,我们也能感到司马谈心里感觉到非常不甘心,非常遗憾。
接下来他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死之后,你必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要写的那本历史著作。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就是侍奉君王报效国家,最终在于扬名立身,有所成就。扬名于后世,以此彰显父母,这才是最大的孝。
那么,话说到这儿,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作为太史的司马谈,他为什么对参加封禅典礼这件事情就这么看重呢?有人觉得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典礼嘛,凑凑热闹能赶得上就看看,赶不上就算了。从平常人的角度讲,事情确实是这样的,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下次有典礼的时候再参加不就得了,至于这么痛苦吗?所以有人根据司马谈的言行表现就得出一个结论,说他是一个好名之人,参加封禅典礼有至高的荣誉,能让一个人风光无限。 司马谈就想借着跟皇帝一起封禅泰山之际,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半路上得了重病,一下就错过了出名露脸的机会。
那么,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司马谈真的是为了增光添彩,扬名露脸,才非要参加封禅大典吗?肯定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参加封禅大典这个机会呢?那是因为他心里边有作为太史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觉得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太史官,必须亲眼见证亲身经历重大事件,自己家族的前辈祖先是这样做的,历史上那些优秀的史官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自己也应该这样做。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心中才这么痛苦。
进一步来说,他提醒司马迁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写作历史著作,自己没有完成的着作,他希望儿子能把它完成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另外他提醒儿子事业成功,扬名于后世,这也是孝的一部分。 司马谈对儿子的这两个嘱托,如果从名利角度讲,你就会把它理解为司马谈这老爷子是一个特别爱名的人,他特别喜欢出头露脸,特别喜欢闪光的荣誉,所以他嘱咐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写本书,一定要扬名于后世。如果我们这么去理解,就显得我们狭隘和浅薄了。司马谈给儿子这两个嘱托,肯定不是出于名利的动机,那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还是前面我们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在临死之前提醒自己的儿子:要把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好好完成了,并且要把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代代传承下去。这种职业素质和事业精神在你的身上千万不要中断了。这才是司马谈核心的意思所在。
大家看到了,司马迁就是在父亲这样的言传身教当中,一天一天长大的,这种来自于父亲身上的事业精神,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后来成了他写作《史记》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一个基本的规律,这个结论就是:人的很多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后天的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是观察榜样,模仿榜样,在这样的过程中,观察者自己的言行就会不知不觉发生改变,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个就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见样学样,跟着什么人就像什么人。另外,荀子也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草本来是弯的,但是他周围的如果都是直的,蓬草自己长着长着也能长到笔直。 白沙子本来是雪白的,但是跟黑泥在一起,一来二去就被染黑了。这些观点背后包含的基本原理,就是观察学习和榜样示范。
对一个儿童或者一个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榜样是谁呢?就是父母还有老师。所以我们才经常强调”言传不如身教”,你说一万个道理,不如亲自做一个给他看,让他亲眼看到,可以观察、可以模仿。那种整天巴拉巴拉讲大道理,但一条自己也做不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者,他只能算是一个说叫者,而且这种说叫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亲眼见到这样的例子,只有身教没有言传,教育效果还能达到六成或者是七成,但是只有言传却不去身教,恐怕要起反作用,教育效果可能连一成两成都没有。这样的事实就提醒我们各位家长和老师,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与其夸夸其谈,讲那么多大道理,还不如自己做一个给孩子们看看。
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就特别佩服司马谈老先生,他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示范,虽然他没有给孩子讲那么多大道理,但是他的使命感、责任感、事业精神,在日常的言行当中都充分表现出来了,让司马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孩提时代开始,司马迁就受到了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影响对于司马迁后来的人生道路以及写作《史记》这部宏篇巨着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第一个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司马迁确实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好父亲,那么从古今中外无数个成功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方向,榜样对于年轻人的引导作用要超过一千句、一万句大道理。
那么在讲完以上内容之后,司马谈又语重心长地跟司马迁讲了一段话,这段话涉及许多历史人物,还涉及到《左传》当中两段著名的历史故事,由于时间关系,这段内容我们要留给下一次再讲了。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历代家书家训,咱们下次接着讲。
老师你的头脑里怎么就可以装这么多东西呢?
龘龘China 回复 @听友239568244: 学富五车
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议赵老师结集出书。讲得太精彩了,需要反复学习!
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方向,榜样对于年轻人的引导作用要超过一千句、一万句大道理。
赵老师讲的真好,立马二刷。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老师辛苦了。
言传身教
扬名立身显父母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赵老师说过,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在司马谈父子身上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宝藏就是这么一代一代绵延不绝地继承着,无边无际地发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