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9:众病之王(中)

番外19:众病之王(中)

00:00
22:05

欢迎来到吴京平讲通俗医学史!


上次我们讲到,人类在18~19世纪开始逐渐认识到癌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癌症这个病的确有点诡异。它会莫名其妙的转移到别的地方。外科医生只能用刀去切除那些肿瘤。可是他们不论怎么扩大范围,也总是切不干净,癌症总是会在几年以后卷土重来。也就是说,病人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为了切除肿瘤,很可能被医生切到半身不遂为止。即便如此,也未必就能保住性命。可见手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


怎么办呢?刚好在20世纪初,X光被发现了。后来又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物质。似乎这种强大的电离辐射是可以杀死人体细胞的,而且越是长得快的细胞,越容易被杀死。癌细胞刚好符合这个条件,本来嘛,癌细胞的一大特征就是疯狂的增值,似乎永远没完没了。


双刃剑


于是,有一位叫格拉比的年轻人想到了用X光去杀死癌细胞。他自己制造了一台X光管,仪器设备有了,但是他缺少一个实验对象。就在这时候,有人撞到枪口上了。有个老太太叫罗丝·李,这位李老太太是个乳腺癌患者,已经接受了切除手术。要知道那年头,外科医生们在治疗癌症的时候可以本着能切多大切多大的宗旨是处理的。估计这个老太太已经充分扩大的切除了肿瘤。可是,癌症还是复发了,又一次长出了肿瘤。可是这一次,上次已经切的够多的了,这次没地方下刀啊。因此李老太太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来求助于这个格拉比。


格拉比拿X射线管对着老太太身上的肿瘤连续照射了18个晚上。老太太每天都来,这滋味的确不好受啊。乳腺肿瘤发生了溃烂和紧缩,这是第一次观察到X射线对肿瘤有疗效。但是,老太太的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已经转移到了脊柱、脑、肝上。这时候格拉比得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射线对于原位癌疗效还不错,对于扩散转移的癌细胞效果不好。


几个月以后,老太太开始眩晕呕吐,放射治疗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出来,没多久就去世了。尽管没能治疗李老太太的癌症,但是大家已经看到了放射性治疗的苗头了。所以,很快,放射治疗被大面积推广。医生们建立了专门的X光仪器来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性肿瘤学”诞生了。


但是,X光机毕竟体积庞大,而且也麻烦。能不能想办法让人谁是随地都能接受放射性治疗呢?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把镭元做到很细的金丝里面。然后把金丝植入人体。就放在肿瘤部位,这样镭元素不断释放出放射线,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对肿瘤进行放射性治疗。


比如说,当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的外号儿就叫“雷管”,说的是他态度强硬,一点就炸。其实这是一语双关。因为他有癌症,身体里就埋着一根细小的含有镭元素的管子。实际上就是一种放射性疗法。他身体里的确是有一根“镭管”,不过最后杜勒斯还是死于癌症。


总之,那个年头啊。粒子物理大发展,大家开始用粒子加速器去研究微观世界的各种粒子。医生们的胆子也格外的大。他们开始用粒子加速器来轰击肿瘤细胞。病人一看,医院里这都是什么高科技设备啊,这是做放疗啊,还是上太空啊。


医生和护士们把病人安置在一个大氧气舱内的担架上。然后,放射科医生调整电子感应加速器就位。接下来把氧气舱的门关闭,开始向里面加压注氧气,保持满压15分钟,等病人适应了氧气浓度,放射科医生打开电子感应加速器,对肿瘤进行照射,等到治疗完毕,再用深海潜水模式给患者减压,然后送往康复室。


不过呢,尽管技术手段改善了很多,有一条还是没变,那就是放疗对原位癌疗效显著。对于转移的癌细胞作用微乎其微。你要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了,那么放疗的效果是有限的。更要命的是,放射性的剂量要是大了,不但治不了癌症,反而会引发癌症。


美国新泽西州曾经有一家公司,生产夜光涂料。其实就是硫化锌之中掺杂了一点点微量的镭元素。镭元素持续发出带电粒子,能激发硫化锌荧光粉发光。有些钟表厂家就喜欢往表盘和表针上涂荧光粉。但是涂荧光粉这个活儿非常的精细,于是钟表厂就招了一批女工用专门的毛笔去涂荧光粉。为了毛笔的笔尖不分叉,保持纤细。女孩们喜欢用嘴去抿一下笔尖。


结果,在这批女工之中出现了大量的癌症患者。她们下颌骨已经坏死,舌头上留下了辐射烧伤的疤痕,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得了慢性贫血症。用辐射测量仪去检测,一些人的身体竟能发出辐射。接下来的数十年,这些工人的身上长出了不少的肿瘤,包括肉瘤,也包括白血病。


居里夫人1934年因白血病而去世,享年67岁。她和放射性物质接触太多了,而且完全没加防护。格拉比本身虽然接触的放射线比较弱,毕竟X光的辐射还是弱一点。但是,架不住时间长啊,因此格拉比最后手指的骨头都坏死,被一个个切掉。脸上也长了很多肿瘤和癌变前的疣。最后还是要动手术切除,从40年代硬撑到60年代。最后癌细胞扩散大全身,不过也还好,毕竟他活到了85岁。不过呢,生活质量真的是不能提拉。


所以,当时的医生们发现自己走到了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有时,放疗可以治疗癌症,但有时又会导致癌症,这几乎相当于兜头一盆冷水泼下来。大家发现,癌细胞真的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它总是悄无声息的在慢慢积累,等到冒出来了,你已经控制不住这个家伙的蔓延了。这家伙的确是像个横行霸道的螃蟹,到处乱爬。


药物治疗


那么就没有什么药物能杀死癌细胞呢?其实挺难的。因为一个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很难找到一种药物能杀癌细胞,但是不伤害正常细胞。


只杀伤目标,而不伤及其他的,这就需要一颗魔术子弹才行。魔术子弹的概念是德国科学家保罗·埃里希提出来的。当时德国人对细胞的而研究正进入全盛时期。包括对病原体的研究都是离不开染料的,科赫对炭疽病的研究就离不开染色剂和高倍显微镜,这个我们以前讲到过。


埃里希也在科赫的帮助下,研究各种染色剂。这些染色剂有个特性,那就是能够对细胞里特定的结构进行染色,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楚细胞里的各种结构,否则它们全都是透明的。


后来埃里希又发现,某种毒素注射到生物的体内,体内会产生“抗毒素”,现在我们管这东西叫抗体。埃里希就利用马的血液提取了抗白喉毒素血清。所以,在埃里希的印象里,他认为一定能找到只消灭某种特定目标,但是不伤害其他的魔术子弹。染料只对细胞里的某种结构有用,抗白喉毒素血清只对白喉毒素起作用,这说明魔术子弹是存在的。生命无外乎也是一些化学现象。魔术子弹肯定也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嘛。


埃里希的脑子还是蛮清楚的,而且很有前瞻性。他一头就扎进了纷繁复杂的染料世界。他在对付昏睡病的病原体锥体虫的时候,他就采用了这种办法。他用小白鼠做实验,从500多种染料里面不断的筛选。最后选出一种染料叫“锥虫红”。能够有效杀死锥体虫,但是不会伤害小白鼠。


不过这个染料对人是有副作用的,不能用。那么对这种药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一下改造,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比如把氮元素换成同族的砷元素。你别说,英国人还真的干过这事儿。用一种有机砷化合物阿托西能把得了昏睡病的病人救醒过来。但,阿托西会损伤视网膜,造成双目失明。


接下来怎么办呢?继续改进呗,对各种阿托西的衍生物进行测试。不就是修改一下分子结构嘛。埃里希认定这条路是正确的。经过大海捞针一样的大面积测试,最后选出了有效的药物408,但是,这个药会引起少数人高血压,推广还是很困难。不过埃里希发现锥体虫和螺旋体很像,是不是搂草打兔子,干脆也把螺旋体给解决算了。后来,他的助手秦佐八郎找到了砷化合物606,这种药成了梅毒的克星。我们以前讲到过。


这时候,埃里希把目标转向了癌症,能不能找到一种只杀癌细胞,不伤害正常细胞的化合物呢?他开始精心准备方案。酰胺、苯胺类、磺胺类衍生物、砷、溴化物和乙醇,他试了个遍,没有一种药物是管用的。这些化合物没有一种能够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


埃里希在癌症面前败下阵来,尽管如此,埃里希还是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奖,被人尊为化疗之父。1915年,埃里希病死。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那些帮埃里希生产染料的化工产全都改行生产军火,毕竟TNT也曾经是一种黄色的染料。


不过,炸药都是小儿科。有些工厂开始生产一种闻起来像是芥末味的刺激性物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芥子气。一次大战的双方是大打毒气战,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死在了芥子气之下。


到了一战以后,大家鉴于在一战之中吃了化学武器的大亏,因此都开始对化学武器进行研究,即便是自己不用,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总要研究如何对付化学武器吧。遇到了被化学武器伤害的士兵,你总要有办法去抢救吧。所以大家必须把芥子气之类的有毒物质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医学界对受到芥子气或者氮芥类化合物攻击的士兵进行检查,发现他们的白细胞水平低得可怜。而且他们的脊髓也异于常人,很多脊髓都已经被摧毁。他们几乎失去了造血的能力,所以都患有严重的贫血,只能靠输血来对付,甚至一个月都要输一次。白细胞数量极低,那就意味着免疫系统不正常,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感染。


这个发现没有引起重视。在一份二流期刊上发了一篇论文,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就这样,有二十多年没人关注这事儿。但是,二战期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乌龙事件。1943年意大利南部的巴里港停着一些美国军舰,正好碰上德国人来轰炸,结果有一艘军舰被炸弹击中了,好死不死这艘船上有70吨芥子气。一下全都喷出来了,弄得整个巴里港周围是臭气熏天,到处都是芥末和烂大葱的气味。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兵自己。在617名获救者中,有83名在第一周死亡。爆炸在巴里港留下了一道毁灭的弧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大约1000人死于并发症。这件事引起了军方的重视,派古德曼和吉尔曼两个人研究芥子气。两个人对于芥子气能降低白细胞水平这现象特别感兴趣。


他们为什么对这事儿这么感兴趣呢?大家还记得吗?如果白细胞发生了癌变,拼命增殖,没完没了的疯涨,这是什么病来着?白血病嘛。难道芥子气能够专门对付白细胞?


可是芥子气是一种毒气,会伤害皮肤和粘膜。这倒是好办,假如不接触皮肤和粘膜,直接注射到血液里,效果如何?说干就干,用小白鼠来做实验吧。果然,小白鼠的白细胞水平急剧降低,但是没有出现其他伤害。也就是说,芥子气能够专杀白细胞,不伤害其他的部分,好像很有用哦。


吉尔曼和古德曼开始考虑人体试验的问题了。他们倒是没有针对白血病,而是找到了一个淋巴瘤的患者,看看氮芥类药物是不是也有作用。


这个患者是个银匠,他已经48岁了,患有淋巴瘤。这二位冒风险,给这个患者用了10剂的药物。这算是对癌症的第一次化疗。肿胀的腺体不见了,用医生的话来说:癌症发生了怪异“软化”。说明这个办法是有效的。不过后来癌症再一次反扑,这个银匠还是死于癌症。癌症这东西为什么难对付,就在于此,你以为能压制住癌细胞,人家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当时正好是在二战期间,这个研究涉及军事机密,一直拖到二战结束以后,1946年才发表论文。至此,对付癌症,人类已经掌握了3种方法,一种是手术,一种是放射治疗,现在第三种疗法冒出来了,那就是化疗。吉尔曼和古德曼的论文发表出来几个月之后,癌症的化疗又有了新的进展。


这个问题还是要转回到血液上。现在全世界都变得过去富裕多了,就在100年前,全世界还是赤贫的人口占了大多数。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当然也不例外,孟买的纺织厂女工里边恶性贫血的工人非常多。这些女工长期营养不良,在生了孩子以后,贫血就更加严重了。1928年,一个年轻的英国医生露西·威尔斯来到了印度,她给当地的女工做体检,发现她们严重贫血。


以前,大家都以为贫血就是缺铁嘛,铁元素是制造红细胞所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后来发现,有些人你光是补铁是没有用的,还需要补充一种叫做钴胺素的东西,这东西其实就是维生素B12,发现者迈诺特和两位同事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奖。


这一次,威尔斯对付女工们的贫血还是采用了这两个办法,一方面补充铁元素,一方面补充维生素B12,但是他发现女工们的贫血一点都没有好转。不过她发现有一种风行一时的“暗色酵母酱食品”倒是挺管用的,吃了以后就能起到补血的作用,一定是有什么化学成分在起作用。当时她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起了个名字叫做“威尔斯因子”。


这个威尔斯因子就是维生素B9,另外一个名字叫“叶酸”。叶酸对人体的非常重要的,而且人体不能合成,只能靠从外界吃进去。所以有些国家在面粉里直接添加叶酸。这样可以减少婴儿的神经管缺陷。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叶酸怎么会和癌症扯到一块儿去了呢?我们下回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疯狂的orange

    支持科学史评话的给我点赞!更有天文美图!

    疯狂的orange 回复 @疯狂的orange:

  • 数据缺失

    我想起一个梗 当你听说某种药物能杀死培养皿里的癌细胞时,请记住 手枪也能

    远星城血钻 回复 @数据缺失: 手枪不能 ,但是手雷能。

  • 白华苍松

    姓名:威廉-莫菲(William Parry Murphy) 生卒年:生于1892年2月6日,卒于1987年10月9日 生卒地: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史陶顿,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 学历:哈佛大学 职业:生物化学家、医学家 主要成就:因对贫血的研究,而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由莫起 回复 @白华苍松: 科普君你好,科普君再见

  • 牵牛花的国度

    沙发

    JRS331 回复 @牵牛花的国度: 沙发中沙发

  • 白华苍松

    姓名:乔治-惠普尔(George Hoyt Whipple) 生卒年:生于1878年8月28日,卒于1976年2月1日 生卒地:生于美国新罕布夏州阿什兰,卒于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 学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职业:生物化学家、医学家 主要成就:因对贫血的研究和发现贫血的“肝脏疗法”,而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白华苍松

    姓名:乔治-迈诺特(George Richards Minot) 生卒年:生于1885年12月2日,卒于1950年2月25日 生卒地: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 学历:哈佛大学 职业:生物化学家、医学家 主要成就:因对贫血的研究,而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会种花的科普听众

    吴老师,脊髓和骨髓不一样,骨髓是造血的

    三菱数控M70A 回复 @会种花的科普听众: 应该是口误吧

  • 张启_3h

    吴京平老师的节目太值了

  • audreyquya

    我突然想到,能否用HIv病毒杀死白细胞(癌)呢

  • smsm_3p

    就是节目太少了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