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历三朝,三罢三出的刘向告诉儿子如何韬光养晦【刘向诫子歆书(上)】

身历三朝,三罢三出的刘向告诉儿子如何韬光养晦【刘向诫子歆书(上)】

00:00
15:32

在人生的路上,不仅会有风风雨雨,还会有各种好消息。比如说事业成功,自我实现是好消息;成全他人,服务社会是好消息;抗击疫情成功,万众欢腾是好消息;通过团结奋斗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也是好消息。当然从个人而言,进步提职、买房买车,这些都是好消息,那么问题就来了,当这些好消息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刘向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书。


咱们先说说刘向这个人,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他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的五世孙,刘向在中央政府曾经担任过中垒校尉这样的职务,所以后世称他为刘中垒。刘向最大的贡献是五十一岁的时候,他主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工程,这个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我们来说说这件事,话说战国末期天下大乱,各种学说流行于世,史书上就记载《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真假难辨。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他执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很多书都被毁掉了。西汉政权建立之后,开始整理文化征集书简。这个时候有些经典又重现江湖,不过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从民间征集来的经典,书缺简脱,有很多错漏之处。


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父子二人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带领团队进行了图书文献的系统整理工作。我们今天能看到先秦时代的很多经典,都要感谢刘向所做的这项工作,比如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战国策》、《列女传》、《楚辞》,还有《山海经》,都是刘向整理编订的。另外在整理图书文献的过程中,他还写成了一部《别录》,这本书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刘向自己擅长诗词歌赋,他还写了一本书叫《新序》,记载了从先秦时代到西汉的很多历史故事。我们大家熟悉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两个典故就出自这本书。


另外他还写了一本书叫《说苑》,这本书里记载了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很多奇闻轶事,一些经典历史人物的典型言论和他们身上的典型故事,这个书也非常值得一读。后边,我们要讲到《说苑》里的两段故事。可以说刘向是中华文化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位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儿子刘歆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合作伙伴,更是他学术领域的接班人。 在刘歆二十多岁的时候,刘向语重心长地给他写下了这封家书。这封家书还有一点特殊的背景,在写这封家书的时候,刘歆面临着一个好消息,他被皇帝提拔了,被汉成帝任命为黄门侍郎,这可以说是一个让全家都十分兴奋的好消息。


关于这件事,《汉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记载,《资治通鉴》当中原文是这样说的:“左右常荐光禄大夫刘向少子歆通达有异才,上召见歆,诵读诗赋,甚悦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皇帝身边的人曾经向皇帝推荐刘向的小儿子刘歆,说他有异才,有过人的才华,明五经通六艺,对于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方技术数,无所不通,无所不能。


汉成帝召见了刘歆,一番谈话之后他非常满意,大家不要忘了刘歆还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老刘家的宗室,一笔写不出两个刘,他跟皇帝算是本家自己人。这汉成帝就想,你看我们老刘家也有这种英气逼人,才华横溢的少年,汉成帝看刘歆越看越顺眼,他满心欢喜当场就下达了任命。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刘向非常严肃认真的给儿子刘歆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里没有任何喜出望外的言辞,相反却充满了忧患和警告的语句。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刘向是怎么说的。原文是这样的;“告歆无忽,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告诫吾儿刘歆切勿疏忽,你并没有特别的才德,却蒙受朝廷的厚恩,得到皇帝的破格提拔,你将拿什么来回报呢,你会怎样对待这件事呢? 关于这个问题你自己必须要好好想一想。接下来他说:“董生有云(董生就是当时的大儒董仲舒),吊者在门 ,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儒董仲舒有一句名言,吊唁的人还没有离开家门,祝贺的人就已经到了巷子口。一个人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愤图强,谨慎敬事,这样一来就会有好的表现,取得好的业绩,这样的话福运就会降临,好消息自然就来了。


接下来刘向说,“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董仲舒还有一句名言“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说的是祝贺的人还没离开家门,吊唁的人就已经到了巷子口。这句话说的是,家门里如果有了荣显可贺的喜事,就容易滋生骄奢傲慢之心。一个人一旦有了骄奢傲慢之心,行为放纵,那么祸事紧跟着就会发生,接着就有可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当然吊唁的人也就会随之而来。


这个家书讲到这里,我们都有点纳闷,有点不太理解,明明家里出了好事,刘歆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而且是皇帝亲自接见亲自任命,这是多么好的消息。但是为什么当爹的刘向没有任何喜悦之言,而且还说了这么多丧气的话,让人觉得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大家要理解刘向的心情,就应该看一看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态度跟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翻一翻《汉书》,我们可以看到,刘向的职业生涯是几经起落沉浮,汉宣帝的时候,他先是担任谏大夫,后又担任给事中,到了汉元帝的时候,他已经担任宗正卿了,这是九卿之一,可以说位高权重,以上这些都算是好事情。不过,好事发生以后,紧跟着坏事就来了,刘向得罪了宦官和权臣,在新提拔的工作岗位上干了一段时间就被免职下狱,后来被贬为庶人,可以说是丢官罢职变成平头百姓。


这样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肯定都是一个天大的打击,有可能一蹶不振,不过刘向可不是这样,一方面他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保持谦虚严谨,没有一句怨恨的话,没有一点过火的行为。 另一方面他继续潜心钻研学问,昼读诗书,夜观天象,著书立说。所以,后来到了汉成帝继位的时候,好消息又来了,他被启用为光禄大夫,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垒校尉,并且成为国家图书文献整理工程的总负责人。


我们只要看看刘向自己在官场上的起落沉浮的经历,就能理解他给儿子写这封信时候的心情。他这是在告诉儿子,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宦海沉浮、惊涛骇浪、暗流险滩,以后的考验还有很多,有了这么一点小小的成就,得到这么一点小小的提拔,千万不要自鸣得意、沾沾自喜,要保持谦虚严谨的作风,要保持忧患意识。


其实,刘向的这种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体现。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刘向在他自己的著作《说苑》里边写的,故事的主人公是楚国的令尹孙叔敖。话说孙叔敖被楚王任命为令尹,当时十里八乡、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很多人都来祝贺。不过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众人都散去之后,来了一个奇怪的老头,怪老头身穿着粗布麻衣做的丧服,带着白色的帽子,样子就好像参加葬礼一样。孙叔敖身边的人都认为这个老者是来捣乱的,但是孙叔敖是个有修养有境界的人,他也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火,而是整理好衣冠前来接待老人。他非常礼貌地对老者说:我的才华是非常有限的,楚王抬举我,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大家都来祝贺,只有您前来吊丧,我觉得您一定有不同的想法,有高明的见地,您对我有什么要指教的,就请直接对我说,我洗耳恭听。


这位老者点点头,然后对孙叔敖说了一句话,原文是这样的,“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身份高贵而骄傲自满的人,老百姓就会离开他;位高权重而大权独揽的人,君主就会厌恶他;俸禄丰厚而不知道满足,贪得无厌的人,灾难就会找到他。


听完这个话,孙叔敖很认真的向老者行了一个礼,他说,我愿意听您再进一步讲一讲。这位智慧的老者接下来说:“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他告诉孙叔敖,你只要守住这三个原则,就能把工作干好,就可以做好楚国的令尹。老者所说的意思就是,地位越高态度越要谦虚礼让,官职越大思想越要谨慎小心,待遇已经很丰厚了,就一定要想明白哪些东西该要,哪些东西不该要,要格外谨慎,守住边界,不要贪求财物。


以上就是在《说苑》当中,刘向记载的一个以孙叔敖为主角的小故事。我觉得那位老者后边说的三句话,值得很多团队的领导者认真反思,仔细品味。我们很多年轻干部在获得提拔之后,应该把这三句话写在本子上,放在桌子上,好好看一看。刘向确实是一个有阅历有智慧的好父亲,他在自己的儿子事业进步,获得破格提拔之后,很冷静地告诉孩子,要有忧患意识,要有自律之心,谦虚谨慎,不贪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权力和地位的考验。那么在讲完这些道理之后,刘向还在家书里边,给自己的儿子非常生动地讲了一个春秋年间的经典小故事,时间的关系,这个故事我们就要留到下一次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历代家书家训,咱们下次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0012010

    我是赵老师的忠实听众,他所有的演讲我都爱听,并且推荐给很多朋友。赵老师的讲解,知识丰富又接地气,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听。营养心灵,开阔视野,收获满满。

  • 诗情韵韵

    贺者在门,吊者在闾

  • 悠然自在16

    希望多一些赵老师的独特深刻见解。

    书非读不看也 回复 @悠然自在16: 然也然也!

  • farmerlian

    相逢恨晚

    无为hifi 回复 @farmerlian: 不晚

  • 有声的营养

    背景音乐太响了

  • 糖果大屋

    我觉得这个背景音乐很好啊!感谢后期制作!当然我觉得如果用王俊雄的书香音乐更好

  • Angela柒月

    背景音乐不好听

  • 快乐小仙_gu

    背景音乐太吵,可以小点声

  • 绝不绝

    6

  • 无为hifi

    欲火而霸 欲土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