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视频】乌菲兹美术馆:文艺复兴艺术宝库

03【视频】乌菲兹美术馆:文艺复兴艺术宝库

00:00
30:28

        1、一生必须去一次的乌菲兹美术馆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拜美第奇家族所赐,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是当之无愧的文艺复兴圣地,收藏的文艺复兴绘画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独孤求败。

       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文艺复兴三杰中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提香,以及威尼斯画派,包括卡拉瓦乔和鲁本斯,这些巴洛克时期的巨匠,他们的传世名作均能在乌菲兹美术馆欣赏到

       对于喜欢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朋友们来说,乌菲兹美术馆一定是一辈子必须要去一次。

       2、波提切利的主场

  当然,在这个宝库里面,最大的宝藏就是波提切利,乌菲兹美术馆当之无愧是波提切利的主场。

       我拍了两张全景的照片,这就是波提切利展厅的实景图,想拍一张画太难了,前边全是人头,而且永远是这样,什么时候进来这屋里都这么多人。因为很多旅行团他不会想慢慢地去逛博物馆、美术馆,他只会有一些快捷的参观路线,这不是第一站,但是必到之处,肯定给你领到这儿来。

       就跟卢浮宫开发了一个快捷路线,让你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看遍卢浮三宝,等于你跟着举小旗的看完这仨地,直接就拉你逛香街了,一个道理。

  这个屋是所有举小旗的都会带你来,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墙上画的是什么。

 

《维纳斯诞生》和《春》

        3、不外借的镇馆之宝

       最著名的两张,所有人来乌菲兹美术馆看就看这两张,绝对是镇馆之宝,无论如何不可能借出来的

       左边这个是《维纳斯诞生》,右边是《春》。原本为洛伦佐·美第奇别墅而绘制的装饰画《维纳斯诞生》,和它比邻相隔的在画中描绘了上百种花草,堪称植物百科全书的《春》。毫无疑问,占据着所有观者的聚光灯。

       就比如说这一幅画,如果你站在原作前,会发现波提切利在这幅画里一共画了170多种植物。下面各种花草不光是作为画家来研究它,作为生物学家、植物学家,都需要研究这幅画。你会知道五百年前、六百年前都有什么花,因为随着物种的演变,有一些花就没有了,这幅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典案例。

  去年10月18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和翻新,乌菲兹美术馆将波提切利的展厅重新对外开放。修缮之后的10号到14号展厅集中陈列波提切利共38幅画作。现在朋友们再去乌菲兹美术馆,看到的波提切利的展厅就不是我刚才拍全景图的那些照片了,它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把原来陈列的展厅翻修了,翻修之后这两张画更拿不走了,因为有两面展墙,他们把这幅画给嵌到墙里边了。

       做展览设计的朋友都知道,你可以在外边单独搭一面展墙,把这个画整个框到里面,这样你可以离很近的去观看,前边配上钢化的防弹玻璃,偷也偷不走。

 

波提切利重点藏品

        4、与时代共鸣的波提切利

  在波提切利的展厅之内,除了上面说到的两幅镇馆之宝外,还有包括《天使报喜》、《帕拉德与半人半马像》、《赞美主的圣母》、《持勋章的人》,还有就是《圣母子和六天使》。当然,我只节选了一部分,刚才我说过里面有38幅,所以喜欢波提切利艺术的先去这儿看。

  波提切利的大部分画作体现了他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过渡。在描绘人物的过程,刻画面部表情中流露的细微神情,凸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理念,树立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并提倡个性的解放,唯有人才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此外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15世纪的80到90年代,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最富盛名的画家,这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光,又恰好赶上了伟大的洛伦佐的执政,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潮加上尊重艺术家的美第奇家族的雇佣,波提切利应该说是生对了时代。

        5、诸圣教堂:波提切利的长眠之地

  我今天基本上给大家做了一个佛罗伦萨的导游。但是以博物馆的角度,在佛罗伦萨除了逛博物馆、美术馆,逛教堂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因为所有教堂里边的壁画都有大师名作

       诸圣教堂很特殊,它并不起眼,里面最重要的画作也都被挪到了乌菲兹美术馆做妥善的保管。但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幅图。

       这是波提切利的墓,他就葬在这个教堂,他下葬的地方也非常不起眼。这是我站在教堂的正门拍的一张全景图,他的墓在这里拐过去,在一个回廊里面非常不起眼的地方。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赶上了弥撒,而且是晚上8点多,他们的弥散要9点多结束,结束之后教堂就关了。我进去问神父说我能不能拍一张照,去波提切利的墓前。他说可以,你等弥撒结束我让你去拍,我告诉你去哪儿。所以我就在后面,什么也听不懂,听了20分钟的弥撒,听完之后举着大相机跟着神父就拍了这张照片。

  波提切利为什么葬在这儿呢?还是一个爱情故事,跟但丁一样。波提切利在20岁出头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女士,这位女士被当时见过的人誉为是佛罗伦萨最美的女人,叫西蒙内塔·韦斯普奇。很遗憾,波提切利没能娶了她,她嫁给了别人。但是更遗憾的是,她24岁就死了。当时那个时期,因为医疗条件很差,随便得点儿病可能人就没了,她真的非常的英年早逝,24岁就没了。在死后,波提切利就说我去世的时候要跟西蒙内塔·韦斯普奇葬在一处。西蒙内塔·韦斯普奇就葬在这个教堂里边,但她的位置在教堂旁边的这个部分。所以两个人生前没能共渡一生,去世之后却是在一座教堂里面。

  关于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给大家延伸下。她的亲戚的长辈叫亚美利哥·韦斯普奇,英文叫Americus Vespucius,这个人非常的有名,但有名不是在艺术领域,他是一位航海家。他其实是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我们今天翻译美国叫America就是根据他的名字Americus翻译过来的。

 

乔托 《圣母登宝座图》

        6、欧洲绘画之父:乔托

  说完了波提切利,聊一聊比他更早的一位大师,他堪称是欧洲绘画之父,他就是乔托

       这是乔托的《圣母登宝座图》,你走进乌菲兹美术馆必经之路,第一幅介绍给所有观者的名画就是这一幅。这幅画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最早就放在刚才波提切利下葬的诸圣教堂里,现在搬到这里面了。

       他开创了佛罗伦萨绘画的新进程,虽然乔托依旧外在尊崇着托斯卡纳绘画传统中运用金点和五边形尖角,纯金色底子五边形,但他作品本质是革新的。画作的构图布局几乎没有超越中世纪画风的惯例,但在这幅宝座上的圣母,你看不到金碧辉煌的装饰趣味和飘然若仙的人物罗列了。乔托的绘画与中世纪绘画明显的差异在于:他是第一个将画面中以三维立体效果呈现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已经不再是平面的。

  从这个画中能够看到一点点透视。乔托将圣母安置在一个有哥特式尖形拱顶和宝座前沿的大理石台阶共同构成的透视空间内,不仅完美的解决了透视和立体效果,还在画面中追求空间体积感和尽最大可能的现实主义表现。

       他所描绘的人不再是线性的,而是丰满的形体,穿梭在富有故事张力的场景中,并流露出强烈的情感。尽管画面的背景为金色,乔托笔下的人物却犹如存在于现实的空间内。

        7、乔托的艺术成就

       同时代的人对乔托的艺术成就钦佩不已。

       佛罗伦萨的编年史作家乔瓦尼·维拉尼在文件中记录到:乔托是这个时代里无可匹敌的绘画大师,他根据自然界的真实形象来塑造画中的人物及其姿态。

  而米开朗基罗的友人自称为他的门徒。

       主持设计建造乌菲兹美术馆的乔治·瓦萨里则评论到:他果断的从粗鲁的传统拜占廷风格决裂,并创造了我们今天所见到伟大的绘画艺术,当然还包含了精确描摹生活的绘画技巧,这两点曾被人们忽视了二百多年。

  乔托与中世纪拜占廷风格的差异不光是在技法方面,而在于观念。

       事实上乔托的绘画革命摒弃了拜占廷风格,确立了西方绘画在其去世以后直至今天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地位。同时他恢复了古代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家的创造,但是在中世纪,由于思想禁锢被艺术家们所摒弃的自然主义表现方式。

       乔托在他的生前身后受到了观者们和学者们的普遍赞誉,因为他不仅是在模仿自然,更是在观察自然。并推测其可见规律的同时,也在揭示自然的奥秘。他为同时代及后世艺术家指出了一条全新的观看途径

  这幅《宝座上的圣母》便是表现乔托伟大艺术贡献的绝佳案例,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收藏的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妮夫妇像》是所有有关西方艺术史书籍里边市场经济最高的两幅作品。只要你看任何西方艺术史的书籍,肯定有这两幅画。

       所以前往乌菲兹美术馆,你在去看波提切利之前,你肯定是先会看到这幅画,因为它是由参观路线指引决定的。

 

贞提尔·达·法布里亚诺《三王来朝》

        8、哥特式绘画风格的杰作

  另外一幅名画就在乔托这幅《圣母登宝座图》后面的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另外一幅与波提切利《三王来朝》相同题材的画作。当然了,这一幅由贞提尔·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于1423年绘制的《三王来朝》,比波提切利那幅要早半个世纪。

        它被公认为是国际哥特式绘画风格的杰作之一,带有西欧北方晚期哥特风格的明显痕迹。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为哥特式风格哥特式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14世纪流行一种新的包括建筑、雕刻和绘画的艺术样式。

       由于如今欧洲大体量体现宗教意识,同时又是世俗观念集中体现的哥特式教堂为代表。国际哥特式风格是1375-1425年期间流行于西欧哥特风格艺术一个优美的变体,表现出高贵的理想化的充满仪式感和神性的艺术特点。

  这是我实景拍的两张图,这是我抓拍的细节图。这幅画的作者是画家法布里亚诺,他的赞助人是帕拉·斯特罗齐。帕拉·斯特罗齐是当时最富有的佛罗伦萨人之一,他也是美第奇家族重要的竞争对手。

       这件富丽堂皇的祭坛画和它精美绝伦的哥特式边框,不仅只在渲染华丽而辉煌的画面气氛和极富装饰艺术性的艺术效果,还意图展现斯特罗齐本人的奢华品味。

       画中通过空间的透视,呈现出近景、中景和远景。画中的三王、朝臣和军官以及随从都衣着华丽,除了日常的牛马羊等家畜之外,还伴随着猴子、花豹、鹰等充满异域风情和装饰性的动物。除了丰富的色彩之外,法布里亚诺在在画中大量运用金色,将三王朝圣的繁复礼和盛大场面都呈现在这一个场景里面,借以美化和赞颂贵族对圣母子的虔诚感情。

  刚才提到了当时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家族和美第奇家族是重要的竞争对手。而相比较佛罗伦萨为洛伦佐·美第奇刚才给大家放的那幅《三王来朝》,法布里亚诺这一幅意图反映斯特罗齐的家族财富,波提切利则通过将美第奇家族几代人的画像加入画中反映社会地位。

       都是委约作品,两位艺术大师在仅差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为佛罗伦萨两个最富有的家族所创作了同题材的《三王来朝》,不仅在画风和表现方式上发生了巨变,波提切利将自己画入作品的做法也间接体现出表现艺术家地位、尊严的提升。

 

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乌尔比诺公爵夫妇双联画》

        9、肖像画背后的故事

  再看另外一幅画,严格来说是两张画,叫《乌尔比诺公爵夫妇双联画》

       在说这幅画之前,先跟大家简单说一下15世纪的肖像画。因为15世纪私人肖像画突然崛起,反映了当时欧洲城市的社交圈兴起一段全新的个人意识。每个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周遭人的一举一动,无比不希望避免或者是超越别人,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下,炫耀自己成为了财富的欲望,它是世俗的肖像画所重点表述的,同时也是肖像画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肖像画里可以具体展示画中人的社会地位:首先,高价聘请的画师为自己作画,足以证明他们有相当的财力;其次,画作还能呈现自己穿戴各种时髦华丽的衣着、昂贵的皮草、珍贵的珠宝;最重要的一点,肖像画还能在主角去世之后,作为对他们的永恒纪念。

  这幅画的作者是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他画的乌尔比诺公爵两个人都是侧面。当时意大利最典型的肖像形式出现在画中,两幅画的风景是相互延伸的,而且能够合成一个整体。身后的领地就是乌尔比诺公爵的属地,这个属地叫乌尔比诺。关于乌尔比诺大家需要记住一点的是,这个地方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就是拉斐尔。所以意大利的史学家往往提到拉斐尔的时候,总会说是乌尔比诺的拉斐尔。

  接下来咱们重点聊一下肖像画,女的公爵夫人看起来挺正常,这一位乌尔比诺公爵,大家是不是觉得他鼻梁子有点儿怪?大家看没看到,欧洲人的鼻梁子很高,他这儿明显有一个缺口,为什么呢?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他身为公爵,原来带兵打仗,在一次打仗当中,意外受伤从马上跌落下去,胳膊骨折了,鼻梁骨也骨折了,当时接不回来鼻梁骨,不像现在有整容手术,可以随便再捏一下就给接回来。他还出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右眼看不见,瞎了。所以他说你也别给我修复鼻梁子了,你给我砍了吧,就直接用刀给砍了一个直角。这样的话,正好可以弥补看不见的这边,他一只眼睛就可以看到全景。所以在和博物馆的策展人聊这幅画的时候,他跟我开玩笑他说,这幅作品大家记住是整容手术最早体现在绘画当中的,当然这是他自己愿意的。这是背后的故事。

 

马萨乔《圣母子》

        10、第一位在绘画中使用透视法的画家

  另外一幅作品是马萨乔的《圣母子》,这幅画非常的小,而且非常的精致,大小可能比我这个电脑屏幕大不了多少。

       马萨乔可能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因为他活的实在是太短了,他活了才27岁,1401-1428年,那会儿文艺复兴三杰还都没出生。

       但是马萨乔在短暂的27岁却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作品,他是第一位在绘画当中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并且他还与多纳泰罗和布鲁内莱斯基过从甚密。布鲁内莱斯就是造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那一位,他也是讲透视法,确立了透视法在绘画当中地位的那个人,多纳泰罗稍后再提。

       而关于马萨乔做一个延伸,还是教堂。

  想看马萨乔的传世之作,除了博物馆这张,基本上都在教堂里面,因为他当时主要是画壁画的。

       大家记住,圣玛丽亚诺韦拉教堂这幅画叫《三位一体》祭坛画。这幅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幅作品,因为它真的是第一幅将透视法运用进去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画面的纵深,而且它已经有了透视焦点。

       另外。这个布兰卡奇小礼拜堂,整个礼拜堂的壁画全都是马萨乔画的。这个小礼拜堂整整影响了15世纪所有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的绘画大师,每一个人都会来这个小礼拜堂参观。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人去宣传这个小礼拜堂,很少有人去,除非是真正研究佛罗伦萨艺术史的人,不然根本都不知道这个小礼拜堂。

 

达·芬奇《天使报喜》和《耶稣受洗》

       11、青出于蓝的达•芬奇

  说完比较早的,说名头大的达•芬奇。达•芬奇其实并没有在佛罗伦萨呆很久,他一生主要生活在米兰。

       在佛罗伦萨,达•芬奇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有两张要重点提及的,一张是《天使报喜》,大家看起来觉得很大,其实在一个细长的木板上,这么长。旁边这一幅叫《耶稣受洗》

       这幅画也非常有意思,《耶稣受洗》这个人物是他老师委罗基奥画的,耶稣也是,老师没画完,教给达•芬奇接着画,给达•芬奇留俩,一个天使一个圣婴。达•芬奇画在这儿,画完之后拿给老师委罗基奥一看,委罗基奥说行了,从今以后我不画画了,我改做雕塑了,画画留给你吧。当然,这是一个玩笑,可是你如果能近距离看这两幅画,你就能发现当时20几岁的达•芬奇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师委罗基奥,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胜于蓝。

       12、拉斐尔的三幅肖像画

  文艺复兴三杰里面相比较,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东西在佛罗伦萨留的比较多。米开朗基罗主要是雕塑,拉斐尔主要是绘画。

       拉斐尔在佛罗伦萨生活了几年,直至到罗马去为教皇服务,他在这里经历了他的艺术过渡期,以至到成熟期。拉斐尔最著名的这幅肖像画2013年来国博展了一个月,因为这幅画出境的日期非常严格,所以摆了一个月就回去了。

 

拉斐尔作品

  第二幅叫《金翅雀的圣母》,是拉斐尔在佛罗伦萨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他的三位一体这个三角造型完全是沿袭了达•芬奇的风格,因为达•芬奇有很多的圣母像都是这个构图,被拉斐尔吸收了,并作为己用。

  最后这幅肖像画是《教皇利奥十世和两位红衣主教》。教皇利奥十世就是中间这个人,是美第奇家族的,他的名字叫奇奥瓦妮德·美第奇,美第奇家族出了三位教皇,右侧的红衣主教是利奥十世教皇的堂弟小朱丽亚诺·美第奇,他是在他去世之后变成教皇了,克莱芒七世。当然,这幅作品如今有争议,争议在哪儿呢?艺术史学家认为只有中间这一幅是拉斐尔亲笔画的,旁边这两个是助手画的,当然这是艺术史学家的争议。

 

米开朗基罗 《圣家族》

       13、不喜欢画画的米开朗基罗

  再来看一幅画,这是米开朗基罗所画的《圣家族》。看看米开朗基罗这幅画前面围多少人,为什么围这么多人呢?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米开朗基罗活了89岁,这幅画是米开朗基罗唯一一幅画在布面上的,其它全都是壁画和雕塑。米开朗基罗本身不喜欢画画,他更喜欢雕塑,但是他受聘于教皇,教皇成天逼着他画,所以像西斯廷小礼拜堂的《创世纪》,整个的穹顶画全是教皇逼他画的,他不愿意画。

       他对画在画布上也很反感,因为在他那个时期,已经有画作可以画在画布上,拉斐尔他们都在画布上画,米开朗基罗特别反感,米开朗基罗说在画布上画是女人干的事,纯爷们就应该画壁画。

       文艺复兴三杰里面,只有米开朗基罗是公开的同性恋。

  延伸一下,米开朗基罗之墓。刚一开始提到了安葬于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大教堂,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墓米开朗基罗的墓是谁给他设计的呢?乔治·瓦萨里,他的好朋友,也自称为他的门徒。

       他是文艺复兴三杰里面唯一一位能够葬在佛罗伦萨的,剩下两位都没葬在佛罗伦萨。达·芬奇葬在法国,拉斐尔葬在了罗马,只有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在他旁边就是但丁的衣冠冢,米开朗基罗墓对面葬的伽利略。

 

提香《花神弗洛拉》和《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14、乌菲兹美术馆里的提香和卡拉瓦乔

  提香这幅作品现在在日本正在展出,应该已经转场到大阪了,之前我在东京看到这幅画《花神弗洛拉》,旁边的这幅叫《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个造型是非常经典的,在提香之后,无数大师无论是当代的还是经典艺术大师,都用这个造型画过女性,源头就是提香。


  然后还有卡拉瓦乔,因为卡拉瓦乔的主场是在罗马,卡拉瓦乔活得比较短, 38岁客死他乡,所以佛罗伦萨留藏的作品不是很多。

       这幅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叫《酒神巴克斯》,中间这个是《以撒的牺牲》,最后这个是《美杜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缘深处

    视频里什么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