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原生家庭特辑4:以观察的角度去理解关系,修通自我

赠送原生家庭特辑4:以观察的角度去理解关系,修通自我

00:00
15:51

本期内容

1.只有练习出观察者的角度,才能真正看懂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种种事情。

2.一个自我观察的案例

3.如何在原生家庭观察自己,更好的理解关系,修通自我。


今年发生的这一场疫情,让许多朋友都有更长的时间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而当我们又处在了曾经的那个原生家庭当中,可能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也许已经改变了,但有些事情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够用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去重新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种种事情。我想从大一点的方向来说,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些比表面的真实更为真相的那些东西,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是会有一种意义的。


就好像我们做心理咨询,一对一的咨询,特别是精神分析这一个方向的,那么它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自我、修通自我的道路。因为非常重要的是在这个长存的精神分析当中,来访者能够从咨询师的工作中学习到一种,习得一种观察自己的视角,当然这是需要很长的咨询时间来积累的,如果他要真的掌握这个本领,这个掌握不是那种简单的从外到内的掌握,而是一个体悟的过程。

 


很多人需要咨询30次、40次,甚至是一周一次保持几年的时间,他才能够去体悟到,原来我还可以有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待我自己的人生,来看待我自己,那么他就会逐渐知道更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究竟为什么我会成为今天的我?


究竟为什么对方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而我的情绪是如此地愤怒?

究竟为什么这个人在我面前是一个受害者,但我却不愿意再为他付出?

究竟为什么我总有如此多的内疚,让我的生命活得这么的沉重?

究竟为什么我不能作出选择?

究竟为什么我常常要攻击和责怪自己?

为什么我总觉得我自己如此的糟糕?


我想其实所有的一切,关于我们自己的一切都是可以被重新定义的,但这种重新的定义需要我们去重新地观察这个自己。


我们是活在一种自我的信念之中的,活在我们的感觉里的,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客观,我们认为那是一套客观的标准,但其实那是一种主观。思想这个东西是很个人的,也包括我在这里,在这个课程中跟大家做的所有分享,我想有可能有人对我说的内容有感觉,也有可能有人会完全无感,所以我并没有一个目的去想说服任何人。


就好像我在咨询中,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对来访者达成一个怎样的治疗的目的。比如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来访者认同我说的每一句话,认同我给出的每一个专业的解释,我也不会对来访者提出非常具体的建议,去要求他一定要这样照着做,我也不会要求我们的咨询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要取得一个怎样的进展才可以。


我想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想说明只有在一个很放松的,没有什么目的性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去观察,我们才能够去到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而不是和那些事情,那些情绪,那些没有完成的愿望以及冲突搅在一起。


我们只有先放下目的,才能退后一步,才能去看自己的真相。就好像我们又拥有了一次机会,去重新地审视我们的原生家庭和我们现在的关联。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真相,其实我们就是在重新地构建我们的人生,重新地去叙述我们的故事,重新地看待自我,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有了一种观察自己的角度,并且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后,我们可能就会看见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创伤,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那个点,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在哪个点、哪件事情上遭受了创伤,我们只是觉得非常的痛苦,我们只是觉得在一些类似的情境下,我们总是会有很多的情绪。

 


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个很爱很爱吃饭的人,就是非常喜欢美食,挺贪吃的,但是她的先生就觉得她每天吃饭要吃三顿饭是很烦人的一件事情,因为先生觉得自己吃什么都可以,一天当中吃一两顿也是可以的。


而有时候我这位朋友就特意想约她的先生出去哪里郑重地吃一顿饭,比如可能她会去网红店或者那些朋友们推荐的据说特别好吃的店,我的朋友在这件事上非常投入,非常期待,但是她告诉我,她的先生对此似乎没有任何感觉。先生有时候还会很鄙夷地对她说,你怎么那么爱吃,然后我不觉得吃饭这个事情有多么值得我们投入这么大的精力,有什么值得你那么高兴呢。


我的朋友因此比较苦恼,因为她认为自己找的这位伴侣其实跟自己非常的志同道合,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找到理解她的爱好,并愿意陪着她去做喜欢的事情的人。所以她在先生对她这件爱吃的事情的反馈上有很强烈的挫败感。


那如果我们没有觉察,我们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愤怒,那就是站在朋友的位置,我这么喜欢做的事情,你不但不能理解我,还总是嫌弃我,总是否定我,好像我去吃饭,我吃美食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我们可能因此让关系进入到一个战争的状态。


我的这位朋友她也学习了一些心理学,所以她在家就曾经试图跟她的先生去做沟通,想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说的这些吃的东西没有兴趣,为什么他就不能陪我出去好好地吃一顿?不能够和我一起去享受这个吃饭的过程?


但是她似乎没有找到答案,后来她就将她的困扰以和先生沟通的过程反馈给了我,所以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我说你先生的家庭背景是不是和你有一些不同?


因为我的这位朋友从小是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那么她的小时候物资是不怎么缺乏的,所以家里总是有比较多的吃的东西。然后我的朋友告诉我,她和她先生出生的这个环境不同,她先生小时候家里非常的穷,小时候吃饭可能总是处在一种菜比较少,肉也非常少,大家可能都不是特别能吃饱的一个状态。


那么接着我就问了我朋友一个问题,我说小时候你们家里人吃饭,你的回忆是什么?


她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一家人一天都没见到,所以大家下了班,放了学聚在一起,还是挺期待一起吃晚饭的,我们家里人可能会在饭桌上说很多很多话。爷爷奶奶煮饭就怕大家吃不饱,所以总会特意把菜做的特别多,菜总是有剩的,一定不会不够,然后我们就一大家子人坐在那里一边吃一边聊天,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在我的回忆中,也觉得爷爷奶奶做的饭特别好吃。


那么这些是我的朋友关于吃饭的一个回忆,这是她的体验,我对她说,那今天你回家去问一下,你先生小时候吃饭是一种什么体验?他关于小时候吃饭的回忆又是什么?

 


后来我的这位朋友告诉我,她找到了答案。她说那一天她用非常非常温和的,一种好奇的、关注的态度去询问自己的先生说,你小时候关于吃饭的体验是什么?然后她也告诉了先生她自己关于吃饭的记忆。


在这样一个交谈里,先生也放下了自己的防御。她的先生告诉她,小时候对于吃饭没有什么好的感觉和好的回忆,因为家里的人口特别多,在一起吃饭有十来个人,而他们自己的小家庭是5个人,但父母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的兄弟姐妹没有分家,所以是十几个人一起吃饭,和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小姑他们共用一个桌子,必须很快的要把饭吃完,吃完之后要赶紧把桌子让给小叔小姑、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去吃。


有时候他自己很饿了,还要等着别人吃完了才能轮到他们自己摆桌子吃饭。也就是他们家有一张桌子,但是吃饭的人多,所以他们吃饭是有轮候的顺序的。有时候他自己很饿,然后看到别人在饭桌上吃的还有肉啊蛋啊什么的,轮到他们自己吃的时候,可能就只有很少的肉和菜了,所以那种感觉真的不是很好。


那天我跟朋友关于这件事聊了很多,我也告诉她,那么在吃饭这件事上,他们两个人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两有着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也因此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所制造出的回忆也是截然不同的,给他们两都带来了不同的关于吃饭的体验。也许对她先生而言,吃饭不但是一个不那么好的回忆,还有可能在他的内心深处带来一种羞耻感。就是别人可能有肉吃,但我没有,别的家庭都能吃饱,但我们家的人吃不饱。


这种羞耻感也许到现在,在吃饭的这样的一个情境里还会对她的先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当看到这样一些真相,我们可能就会去理解这位先生,他不想去体验再去这个部分,所以他常常会回避吃饭的场合,并不觉得美食是真的可以拿来享受的,因为吃饭是一种折磨的体验,这样的一个模式早在他童年的原生家庭里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在原生家庭中去看到更多的自己,是我们修通自己,建构我们和谐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这首先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有一个观察者的态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而不是直接地陷入到情绪中去发难,去指责,去给予悲伤,给予愤怒。


在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人的不同也包括了我们人内心深处所携带的那个代码,也就是我们原生家庭的不同,我们家族胎记的不同,我们创伤的不同。我们想要建立和谐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了解原生家庭是如何造成了现在站在我们对面的那个人,也如何造就了我们自己。


当我们不断尝试着用一种观察者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自己,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人,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因为这种认知的层次发生改变而变得很不同,我想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尝试的体悟的过程。


我是周小宽,我在这里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52881sxjh

    老师,现在的婚姻让我觉得很苦,老公是幺儿,上面三个姐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来不知道主动关心他人,主动承担家庭琐事。家里的事情我一个人累死他都能稳坐沙发玩手机,让他帮忙,叫千万次都不会动,非要等到我发火了才动一下,可我真的很不喜欢动火气,尤其有了孩子。老公母亲是个暴脾气,爸爸是也是个不叫不动,不会关心人的,老两口日常沟通就靠吵。老公也就不无例外的脾气差,爱发火,一年365天,364天在发脾气。一想到下班又要回到这样的环境,我就抗拒。问题原因我能懂,能理解,可我实在受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柳依依0225 回复 @1852881sxjh: 先给自己爱,坚定的照顾好自己的身心,自己少管点,其他人自然就慢慢归位了

  • 1391636qykg

    小宽老师,弟子规里的“亲憎我,孝方贤”,是说要以德报怨的意思吗?如果家人一再伤害我,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听友342594068 回复 @1391636qykg: 先爱自己,然后爱人。

  • 听友199893930

    怎样才能向小宽老师提问呢?

  • 1875220uodf

    相对比别人的声音,我更喜欢听你的声音,非常有力量感,声音力量感莫名能增强内心力量感,我非常喜欢你声音!!!

  • 卡西ok

    现在好像一说到心理方面的问题,全都非得说到原生家庭这个词,大家一说起原生家庭,好像就显得自己很时髦,跟得上时尚一样。现在人一说自己有问题,性格上的问题,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都归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所谓的原生家庭。人人都把它当做替罪羊一样,殊不知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性格上问有问题你改啊!是不是还有原生村落原生社区?原生城市原生省份原生国家?

  • 听友191803152

    小宽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您的耐心疏导。

  • 1501309nwuc

    谢谢小宽老师

  • 与善人居一百变天使

    听小宽老师的课,心里又有了所的认知,又打开了一扇认知的窗,又看到了新的认知,愿天下更多的人都能有观察者的角度!

  • 梦帆224498161

    贫穷的过去可以成为负面情绪回忆,也可以让人更好的享受现在的美好,完成补偿,关键还是人自己的认识。

  • Alleria123

    重述故事的时候,才明白自己选择性遗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