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00:00
06:44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论语十篇的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


首先,我们看一下《论语》第十篇的第十六章: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向孔子送了一些药,孔子表达感谢,接受了,然后说,我对药性不了解,我不敢尝。季康子是孔子晚年鲁国执政的季孙氏贵族,这个人很年轻。我们读《论语》的感受是什么?就是季康这个人很幼稚,提了很多比较异想天开的问题,同时他也受到了孔子很激烈的批评,但是他对孔子却非常尊重,即使孔子说很重的话,季康子也不生气是我们看论语季康子的一个形象,所以说我们对季康子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季康子给孔子送了一些药,这个馈”是馈赠赠送的意思,这个药品肯定是一个特殊的物品了,孔子首先是拜谢并且接受了,但是说了一句话,说我对药性不了解。“未达是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不知道药性,不知道这个药是治什么病的,不敢尝就是不能够随便这里表现了孔子对礼的尊重和对现实的灵活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中国古代你要接受长者赐食的话,一定要先尝一尝,尝可不是吃。假如说一个重要的人给你一块肉,你不能当他的面把肉吃光了,这是不可以的。你一定要先尝一小口,表达对对方的这种感谢和对肉味道一种赞美,然后你再拿到家去吃,这是一个基本的礼制


录这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一个全校性的中秋晚会在操场当中每一个班的班主任都给他们同学一粒葡萄,我记着我们一个同学就说什么也不要老师这粒葡萄葡萄掉到地下好几粒,老师也很尴尬其实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不尊重老师给你东西你要愉快接受,并且对老师表示一种感谢。我在结婚的时候曾经拿着我的喜糖送给一个朋友,我的朋友当场把这个喜糖打开尝了一块儿,哎呀,真好当时我的内心是很高兴的这就是对人最大的尊重。那么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尝一尝的,比如说这个药就不能随便,因为它是对人的身体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的,如果有副作用,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说孔子接受了季康子的馈药之后表示了感谢然后就说我并不知道药性,我不尝,不尝并不是对你的一种不尊重这是第十篇的第十六


我们接着看第十七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一章后世的争论是比较大的首先我们看它是什么意思“厩”是指马棚。中国古代马在人们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重要财富的一个表现马棚着火了,孔子退朝回家之后,就说了一句话,说伤人了不问马,他并没有问马的事。对这个问题,朱熹就说过这样的话:贵人贱畜,理当如此(《朱子集注》)。人是尊贵的,畜生是低贱的,就应该这样,我就应该先问伤没伤人,但是我不问其实马在那个时代是一个人重要的财富,也就你有马的话,就相当于你现在有一辆车,如果你有一名贵的马的话,就相当于你现在有一辆名贵的车一样,这一点古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孔子对财富重不重视其实他是非常重视的,他多次表达过对财富的观点,比如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4.5谁都想有钱,谁都想当大官,但是我不用正确的方法得到,我宁愿不接受孔子有马,这是一种财富,当马棚着火了,涉及到财富的时候,他到底应该问还是不应该问情来推断是应该问的。那么,如果是应该问的话,为什么是不问有人就在这块进行了分析一种观点是说句读不对,不应该是这样做句读这个句读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呢?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断开之后,可以理解为否也就是说孔子问人了吗那人回答说否说没伤人,然后孔子再问问马的事,叫先问人后这种句读虽然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有一些古文字学家研究古代汉语的大学者就给出一个观点,说这种句读是不符合论语那个时代人的一种语言规范的,是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语言常识的,所以这个句读是不对的虽然我们现在理解觉得很通,句读非常好,有对话,既问了人又问了马,但是不符合那个时候的语法规范。


还有一种观点说什么呢?“不”其实它可以后”,“是可以互训的,就是互相解释。我们前面讲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冷才知道松树柏树是后凋零的,松柏在我们眼中四季常青不凋零,所以说训“不”。那么在这里训“”,就是解释成“的话,就可以这么理解了。马棚着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然后再问问马


总之篇第十七我们觉得孔子是先问人再问马,不可能是先问人,然后不问马。1883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妈妈

文字一校:陈为溪

文字二校:杜玉芹

工作协调:朱明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haoxp_sx

    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