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十五章

【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十五章

00:00
05:11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论语》第十篇的第十二章至十五章。这几比较短,我们就放在一起来讲一下。首先我们看一下第十二章,“席不正,。”

就五个字,这个“席”是指坐席。中国古代没有桌椅板凳进到室内总是席地而坐,地下摆着这种坐席那么这个“正”有两种解释,第一个是端正,说坐席放的不端正,放歪了,我不。第二种解释是方向不正,不合制,哪个正确呢?我们看一下中国古代的座次的问题,其实中国人礼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注重个人在群体当中的地位。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12·11)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看史记·项羽本记,它记载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一顿饭叫鸿门宴,里边涉及到了一个座次的问题。“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参加这次宴会的进入到坐席当中,一共是五个人地位最高的项王和项伯,他们面向东来,东的地位是最高的亚父就是范增面向南来,沛公他的地位要低于项王项伯和亚父,所以说他只能面向北来。张良在所有人当中他的地位是最低的,他只能是面向西,这里用的是“侍”,“侍”就是陪侍、陪

这里我们看到了,其实中国古代在一个重要的场合,这种座次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席不正,不坐”这个“正”应该是方向的端正与否,它体现出了一个人在群体当中的地位,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制


我们接着看第十的第十三章。“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老乡一起喝酒,老人出去了他才出去。这里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杖者”,“杖他并不是说一个人身体有问题了,需要拄着拐杖来行走在那个时期的“杖他是一个身份的标志,也就是说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一般的情况是60岁就可以拄着拐杖了。这是说明我这个岁数到这,别人应该看到拐杖之后对我产生一种尊重之心,这是一个基本的礼制的问题。孔子作为一个上大夫和老乡一起喝酒的时候,年长的人先出去之后,他才出去,这也体现出了孔子对长幼尊卑的一种重视。


我们看第十篇的第十四章。“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是一种迎神驱鬼的仪式现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有这种傩戏,当然这个傩戏现在已经演变为一种民俗活动了在举行过程当中人带着面具做出很多夸张性的舞蹈的动作。现在湖南贵州还有这种巫术。那么当乡人举行傩戏的时候,孔子一定是穿着朝服,这个朝服就是礼服。“立于阼阶”,“ 阼阶”就是台阶,什么台阶呢?是东面的台阶。也就是说孔子观看乡人举行的这种傩戏的时候,他一定穿着端正的礼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来看,也表示了孔子对傩戏的一个重视。


我们接着看第十的第十五章。“问人邦,再拜而送之。”这个“问”问询,问好的意思当然有的地方还病。比如前面我们讲过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6·10)孔子学生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探问去了去问病去了这里(本章)是问好,问人于他邦”,“ 他邦”是别的国家,说别的国家问好表达自己的美好的一种求的话,孔子的表现是什么?是再拜而”,“ 再是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有力量第二次就了,第三次就没有了。“”,第二次。“拜而送之”,这是孔子了两次才把这个人送走。也就是说孔子在别的国家朋友(缺成分,但是听不清)当一个人到别的国家出使的时候,他向朋友表达他自己的这种情意,或者说通过这个人国外的朋友来送礼,他了两次,然后才把这个人送走。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

文字一校:吴齐奇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