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情与敬意”打开中国人的心灵秘史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书香江苏精品听书。
文/小北 朗读/丁艳
想要回看文化脉络,走进古人的心灵深处,一个好的领路人必不可少,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王充闾先生。
王充闾先生出生于1935年,幼年时期上过私塾,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以后又系统地接受现代大学教育,对中华文化已是融会贯通。他做过教师、记者、官员,丰富的人生阅历、勤苦的写作阅读,享有“南秋雨,北充闾”的美誉。王老长年阅读历史、研究历史、撰写历史,他提出一个观点叫做“读史通心”,意思就是说,读史重在读人,而读人重在通心,也就是说,我们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情境中,去感同身受地理解前人。
《文脉》这本书是王老用三十年的研究和感悟,写就的一本总结性著作。一方面,王老用优雅的散文形式,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描绘了中华三千年文明史上文化志士的心灵世界和历史往事,另一方面,他用细腻的写作手法,将中国人的心灵特质和精神追求,通俗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书中,王老将文化脉络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文化“基因”的形成阶段、文化“自觉”的发展阶段、文化“大气”的兴盛阶段、文化“平淡”的延续阶段。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来揭秘这几个阶段中,那些重要的文化线索和心灵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文化“基因”的形成阶段,中华民族文化的领路人和奠基者们,都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心灵财富?
在20世纪,西方学者曾提出了一个轴心时代的理论,意思是说,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各地同时出现了人类文化的突破现象,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比如中国的老子、孔子和孟子等诸子百家,印度地区出现了释迦牟尼,波斯地区出现了琐罗亚斯德,还有巴勒斯坦的先知,希腊的苏格拉底等等。在那个时代,这些思想家们就对人类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这些想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
在轴心时代,回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来看,春期时期的诸子百家,毫无疑问奠定了中华文化后来无比宽广的基础,可以说后世的众多的学术思想和精神追求,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那么这些思想家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首先出现的是老子,这位比孔子大20岁的哲学家,就像一位虚无缥缈的仙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出现,却又转瞬消失,只留下了那五千字的《道德经》闪闪发光。在作者看来,老子的心灵思想其实就是一个“道”字。可以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理论基础,都建立在“道”这个观念之上。而在“道”的统领下,有两句最为关键,一句叫做“道法自然”,另外一句叫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呢,“道法自然”是说“道”所蕴涵、所反映的规律都是“自然而然”的,这里的“自然”讲的是一种自由存在的状态。而后面的“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人类不应该对自然乱加干涉,应该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可以说老子对天、地、人的关系以及整个宇宙规律的思考,延续了几千年的影响,至今都在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老子之后的孔子,对中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应该不需再做过多介绍了。孔子之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支柱,它的众多思想和追求成为后来无数贤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孔子之学内容十分庞杂,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几乎无所不包,然而他留下的语言却简约深刻,这让后人解释和理解的时候,产生了不小的差异。孔子其实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近人情、讲人性,很有人格魅力的长者,他内心的思想核心就是“仁”。所以孔子讲究与人为善,做事合乎人的感情,在《论语》中,你会发现有孔子与弟子唱歌、出游的记录,而这些从许多生活小事中所升华出的社会基本道理,以及孔子对于社会关系的思考,都成为后世理规则的依照。
不只是老子和孔子,诸子百家中,还有庄子的隐居从容、物我和谐、天人合一以及万物平等,有孟子的人性本善、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有墨子的平等博爱、选贤任能、清廉俭朴,甚至也有以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为代表的工匠精神等等。这些先贤哲人的思想,不但是后世许多文化流派的源头,也种下了民族文化的基因。
除了具体的思想家以外,以《周易》和《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著作,也蕴含着集体的智慧哲学和心灵世界。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出现了一批文化的巨人,他们对人类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这些作为文化的基因,一直传承下来。因此作者认为这一段时期是文化“基因”的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就是从秦汉一直到隋朝建立的这段时间,文化“自觉”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段时期,出现了一批学者,他们或参与朝政、或著书立说,在众多的领域建立了不小的成就,成为推动文化传承和前进的重要力量。
首先是西汉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记住的是贾谊和董仲舒。汉初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贾谊,严格来说,在治国上的成就并不高,因为权贵的反对,他的改革主张只有部分得到了施行,但在他留下的散文和辞赋中,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个内心丰富、忧国忧民的贾谊。而比贾谊小21岁的董仲舒,相对来说更为实际,他不仅设坛授课、讲读经典,还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同时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派别的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的儒家理论,迎合了当时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而他的新儒学,也成为了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到了魏晋时期,社会混乱,政治动荡,以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们更喜欢纵情山水,他们隐居在家,聚在一起下棋、赏乐、讨论字画、喝酒聊天,徜徉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他们是道家庄子逍遥天地的同路人,这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和精神的觉醒和提升。当然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在这一时期我们最熟悉的还是陶渊明,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后期,在做了13年的基层官吏之后,辞官隐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即便是生活困苦,他也乐在其中,这种悠然自在的心态也成为不少读书人的向往状态。
随后而来的就是六朝时期。哪六朝呢?就是东吴、东晋、宋、齐、梁和陈这六个偏安江南的政权。这段时期,上承两汉,下开隋唐,在当时北方战乱不断的时候,南方相对安定,因此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所以六朝也成为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陶渊明,南朝还涌现出了其他很多有才华的文学艺术大家,比如书圣王羲之、水墨画的鼻祖顾恺之、文学评论家刘勰等。
六朝出现的另一重要现象,就是佛教的发展和兴盛,政治的混乱和分裂,这使得正统的儒家失去了以前的统治地位,而关注内心苦难的佛教得以兴起。杜牧诗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实际上南朝寺庙的数量远超千所。在六朝之后,讲究出世、寻求解脱的佛教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后人的处世方式。儒家、道家和佛家,中华文化的这三大支柱开始从并向发展走向融合发展。
而伴随着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灭亡,分裂了三百多年的中国社会再次实现了大一统,经过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和文化酝酿,中华文化显示出了更多的兼容并蓄和磅礴大气,中华文化进入了第三个极端,文化“大气”的兴盛阶段。
为什么说兴盛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这种包容和大气来源于当时人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他们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欣然接纳,并且认真学习,最后为己所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学习佛经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并不像《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他是偷越国境出去的,穿越河西走廊,经过中亚和南亚地区上百个国家,最后到达印度,历时近三年。他在印度各地游历和钻研佛经19年,最后回到中国,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南亚的文化交流。
二是这种大气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诗歌的兴盛。唐代的诗歌将我国的诗歌创作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唐诗的两座高峰无疑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所谓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当然生活在唐中期的韩愈,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文化名人,他在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中都有非凡的成就,被誉为“百代文宗”,他的名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至今还会被经常提起。
最后一个原因是宋朝出现了文化气势的巅峰。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朝就占据了六位,分别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其中,苏轼几乎是一位全才,虽经历人生起伏,但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而在中国文脉的传承上,南宋的朱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而得享祀孔庙的人。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中华文化走向了顶峰,但随后而来的却是僵化和衰落。宋朝之后,封建专制主义越来越强大,到明清发展到了顶端,对文化的遏制和束缚也变得明显。
但是,古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还是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思想,继续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平淡”发展。这就是中国文脉的第四个阶段,文化“平淡”的延续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在整个明清时期,出现了对理学和儒学批判的声音。
对理学批判的代表人物,是明朝的王阳明,他创立了心学,反对程朱理学主张的格物致知,主张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寻找天地间的“理”。
而明朝后期的李贽,则开始反对整个儒学。他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认为孔孟学说不是永远有用的教条,他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和伪君子非常厌恶,主张婚姻自由、尊重女性,他还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发展商业。
其次,从宋朝开始以至明清,很难再找到巨大的文化创新和跨越发展。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凡著名的诗词大家,一般都是绘画的高手,而著名的画家也都擅长写诗,比如明代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这四个人被称为明四家。而到了明代,还有一位诗画的奇才,这就是徐渭,他在诗画、戏剧、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小的成就。
到了清代以后,这类文化上的发展就显得非常平淡了。可能提起清朝,我们能想起的就是那位深情的纳兰容若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就分享到此了。谢谢收听。
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