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因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靖难之役”背后的故事。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生在帝王家,手握天下权,在权力的诱惑下,亲情似乎是最靠不住的。
为了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子弑父、弟杀兄、叔谋侄……早已成了皇室中人的家常便饭。
而明初的“靖难之役”便是一出“叔谋侄”的精彩好戏。
时为燕王的朱棣,因反对侄子建文帝削藩,继而选择了起兵造反,最终成功夺位,成了大明的新君。
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大一统王朝藩王叛乱成功的案例。
因此,这场政变也成了后人关注的焦点。
削藩祸起书生计,天家原多骨肉残。
其实,靖难之役不只是叔侄之间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武装冲突,更是明初建立封建集权制过程中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
其中缘由,令人深思。
分封太侈,尾大不掉
明朝之患始于靖难,靖难之由源自封藩。
既然靖难之役因削藩而起,那“藩”从何来,又为何削藩呢?
这还需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于是,朱元璋将自己的24个儿子,还有1个侄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作藩王。
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维护朱家天下,抵御外族,以及防止权臣作乱。
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们负责练兵、用兵,以保卫国家、抵御外敌,至于如何治理封地,则由皇帝说了算。
(朱元璋)
也就是说,藩王只有带兵的权力。
但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大臣冒死直谏。
他指出“分封太侈”,藩王势力过重,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
于是他建议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
但朱元璋看了奏疏后,却破口大骂:
“这小子竟敢离间我骨肉,速速逮来,我要亲手将他射死!”
谁曾想,在叶伯巨死后二十三年,他的话竟一语成谶。
其实,朱元璋不是不懂得分封的弊端,所以他也制定了一些限制藩王的政策。
比如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
对于藩王的带兵人数,也有明确规定:
“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朱元璋想的挺美,在他看来,只要后世子孙遵守自己的制度,那大明江山当与日月同在。
但梦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藩王权势日盛。
由于北边的藩王有防御北元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
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则拥兵10万,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
更糟糕的是,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一意孤行地扶持皇孙朱允炆继位,这也刺激了藩王对皇位的觊觎。
试想,少不更事的建文帝朱允炆,又怎能是他那些老奸巨猾的叔叔们的对手呢?
也正因如此,朱允炆自从继位以来便十分忧惧,甚至变得疑神疑鬼。
他知道自己的叔叔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靖难之役,一触即发
侄子常忧心,叔叔不甘心,这就是建文帝在位时期皇室成员内部的基本状况。
其中最让建文帝忧心的就是他的四叔朱棣。
朱棣这个人是很有野心的,但光有野心没用,你还得有实力、有机会,而这两者凑在一起的几率很小。
但朱棣很幸运,他恰巧同时遇到了这两者。
论实力,他燕王是藩王中数一数二的刺头儿,论机会,这建文帝大肆削藩、捉拿亲王不就是个机会吗?
于是,朱棣扯起了“清君侧”的旗号,决定领兵入南京城,这场叔侄间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古代行军打仗,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以求得舆论上的支持。
朱棣当然也得找个“名义”啊,于是他把自己的老子朱元璋给搬了出来。
当年,朱元璋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举兵清君侧的权力,并将这条写进了《皇明祖训》中: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于是,朱棣给自己的这次造反起了个漂亮的名字——“靖难之役”。
所谓“靖难”,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起兵勤王,靖平国难。
朱棣对外宣称,是朝中的一些奸臣小人控制住了建文帝、把持了朝政,并大肆迫害藩王。
所以,他带领的是“正义之师”,是要救回皇帝、铲除奸臣的。
就这样,朱棣带着这支所谓的“靖难之师”,从北京出发,绕道山东,然后南下。
朱棣常年与北元对抗,士兵多有经验,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战斗力上却不容小视。
实力,机会,运气,当这些有利条件都掌握在朱棣手里时,胜利已然在望了。
从北京起兵,到攻入南京,朱棣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将建文帝赶下了皇位,成为大明朝的新帝王。
(朱棣)
武力镇压,粉饰野心
燕军进入南京后,建文帝便在皇宫放火,他本人也从此不知所终,其下落成为千古谜团。
但建文帝虽然下落不明,他的影响力尚在,尤其是对朱棣来说,建文帝是他心中一根久久未能拔掉的刺。
据传,朱棣曾命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之一便是搜寻建文帝的踪迹。
靖难之役的胜利,足以证明朱棣是一个强大的人,他有足够的资格掌控天下。
但众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朱棣看似强大,实则内心极度软弱。
由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每日都担心自己的位置会被别人夺走。
他愧对父兄,于是整日忧虑不安;他害怕天下人的指责,于是他要杀尽反对者。
在靖难之役获胜后,朱棣向南京军民发布一则极不负责任的公告:
“今次拟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无罪者不敢诛杀,如若误伤,绝非本意。”
发布公告之后,朱棣便开始大肆诛杀朝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名臣皆被灭族。
为了塑造自己夺位的合法性,掩盖篡弑的事实,朱棣开始篡改建文帝时期的史书。
修改史书的规模很大,有人这样形容他的行径:
“焦园蚕室,尽付劫灰,头白汗青,杳如昔梦”。
但即便如此,在史笔如铁与公道人心面前,朱棣依旧是卑微而惭愧的,他永远无法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龙椅上。
为了远离这是非之地,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守卫北方疆土,朱棣决定将帝都定在自己的大本营北平。
从此,“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被后世传为佳话。
虽然朱棣的皇位来源并不合法,可他的功绩却是实打实的。
在他的治下,大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外逐强敌,内兴文教,一度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后世称之为“永乐盛世”。
自古以来,君王之心,最难揣测。
靖难之役的发生,错不在朱棣,更不在朱允炆,而在于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来,朱棣越优秀,对帝国越有好处,他相信朱棣一定会守护好帝国的北大门,也一定能好好辅佐新君建文帝。
只可惜,朱元璋高看了藩王们的忠诚度,也低估了权力对人的诱惑。
他的“一番好意”,却给建文帝带来了灭顶之灾,为了争夺权力,叔叔与侄子站到了对立面。
但不管谁胜谁负,这都是对亲情的一次冲击,败者固然万事皆休,而胜者的心中又何尝不是背负了一种自责。
试问,在靖难之役中,真的有胜利者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