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丨 隋唐时期的两都:长安与洛阳

第8讲丨 隋唐时期的两都:长安与洛阳

00:00
17:08


本节概述 


        隋朝和唐朝前期,皇帝曾多次率文武百官与百姓从长安到洛阳“就食”。关中的粮食供应本来是紧张,一遇灾害更无法解决,而洛阳依靠便利的水运,较容易获得东部与南方的粮食供应。隋炀帝长住东都,武则天一度定都于洛阳。安史乱后,关中越来越依赖于江淮供应。唐德宗时漕运断绝,皇帝至天暖还无法换下棉衣,靠船队到达“获救”。朱温逼昭宗迁洛阳给长安最后一击,但从此丧失首都地位的原因由来已久。


本节内容 


        在长安的建都史上,唐朝可以说是最辉煌的时代,无论是都城的规模,它对全国以及对中国以外的影响,可以说都达到了高峰。但是,唐朝以后再也没有任何朝代在长安建都,什么原因呢?


图:唐朝的长安

        其实,在唐朝初年,甚至隋朝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长安作为一个首都的危机,那还是老问题,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在隋朝和唐朝的前期,我们多次发现史料中这样的记载,那就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和百姓从长安到洛阳“就食”,用今天的话讲:就地接受粮食的救济

        这是因为关中的粮食供应本来就相当紧张,相当一部分粮食是依靠关东从黄河上面逆流而上,经过三门峡天险,再进入渭河,把粮食这么运上去的。一遇到关中出现自然灾害、粮食歉收,那么需要的供应量就更大了。

        那你要等这个粮食在短期内都运上去是相当困难的,成本也很高,所以还不如皇帝带领文武百官和百姓到粮食供应比较容易的洛阳,接受救济。所以书上用了“就食”两字,实际上就是到这里来要饭,到这里来就近得到粮食供应,比较起来这个办法快,而且也节省。


图:隋朝含嘉仓遗址

        所以我们在洛阳周围曾经发现过很大的(粮仓),比如含嘉仓那个仓库的遗址,太行山以东以后又转移到南方江淮一带,粮食运来以后,可以在洛阳附近把它储存着,这样随时可以通过水运往上运。所以粮食运到洛阳还是相对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所以皇帝就不得不采取这么一种方法来应对关中的粮荒。

        我们看到隋炀帝就常住在洛阳,洛阳成为东都,而且武则天一度还定都在洛阳,作为正式的首都。我们以前只看到他们是不是贪图洛阳的生活优裕或者洛阳的环境好,其实本质的问题还是粮食的供应。当然了,从洛阳要到全国各地,那么交通也比较方便。

        到了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北方受到战乱的影响,加上南方也接受了不少新的移民,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粮食的生产。所以关中的供应已经不是依靠北方,而主要是依靠南方江淮一带和江南。这个地方一方面水运的距离更加长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绕不过从洛阳往上游,黄河、渭河的因素,所以关中依赖于江淮的漕运。

        比如说唐德宗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战乱漕运断了,粮食物资的船到不了长安。所以那一年天气已经很暖了,皇帝还没有办法换下身上的棉衣,因为做春夏衣服的衣料还在路上。所以那一天唐德宗听说江淮的漕运船已经进了渭河,他高兴得不得了,奔到东宫告诉他儿子,“我们父子俩终于得救了”,依赖性已经达到这个程度。

        等到唐朝末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给了长安最后一击。因为朱温还同时下令拆毁长安的宫殿、建筑,把材料运到洛阳去,在洛阳造宫殿,造建筑,所以洛阳就取代长安成为当时的都城。

        如果说其他条件都具备的话,战乱以后要恢复长安并不是难事。但是事实上到了五代,然后到了宋朝,这个首都不仅没有再回到长安,而且从洛阳到了开封。

        赵匡胤选择开封作为首都,如果从军事上讲,开封无险可守,四战之地。而且果然到了北宋之后,金兵南下,势如破竹,基本上无险可守,很快就兵临开封城下。难道赵匡胤不知道这个形势吗?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粮食供应

        因为到了北宋初年,整个经济,特别是产粮区,能够供应商品粮的地方,都已经到了江淮和江淮以南了。在这种情况下面,首都所在的地方对南方粮食供应的依赖性实际上比以前更大了。从这一点上讲,开封就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开封当时有一条汴渠,一条人工的运河,所以沟通淮河的这一支流就可以进入淮河,然后利用江淮之间的运河、邗沟,还有利用江南的运河,那就可以把江南的粮食物资非常便利的运输到开封。


图:北宋汴渠及清汴引水渠图

        因为这一带都是平原,所以运输粮食的成本就比较低,从粮食供应的角度来讲,把粮食从产地运到开封比运到洛阳还方便,更不要说比长安了。所以这样的话,尽管开封在军事上有很大的弱点,但是比较下来,经济上的优势,粮食供应的优势更加重要。

        到了以后朱元璋在南京建了都,朱元璋也知道当时是因为北方元朝还在,还没有完全统一,那等到占了大都以后,元朝的残余势力也还在北方,所以他开始建都南京,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但是他知道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首都建在南面,建在南京是太偏南面了。

        所以实际上朱元璋生前就在考虑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地方,他首先考虑的还是西安,就是以前的长安。但他到关中做一番考察以后,发现西安不仅原来的都城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而且周围都比较贫瘠,显然支撑不了一个首都,所以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第二个考虑是开封,但是到开封去,发现原来宋朝开通的运河汴渠早就淤塞了,船在路上经常被搁浅淤塞,所以他就想这样的情况怎么保证粮食供应,又不得不放弃了。

        然后他考虑干脆把首都往北迁,在自己老家凤阳建一个新都,这个新都的规划比当时南京城还大,并且这个新都基本上建成了。但是朱元璋在晚年又放弃了。

        大概他明白,光有大规模的一个新的首都,周围这么贫穷的一个地方,首都也是支撑不住的,他自己老家显然他很明白。所以他到晚年又放弃了这个即将建成的这个新的首都,他已经来不及来解决这个首都迁移的问题,就留给了他的儿子。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看,中国古代的首都在同一时期都是在黄河流域,但它总的规律,从今天的西安到洛阳再到开封,都是从上游往下游方向的迁移,并且这个趋势以后再也没有改变。到了开封以后,这个首都到了北京去了,一直到近代、当代,那么到北京以后,那就有另一条路线来解决这个粮食供应了。

        所以在到北京以前,可以说这样一个需求,以及它的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追溯到汉朝,西汉就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有效地解决,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面,要保证首都供应的安全,除了改善本身交通以外,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移动这个首都的位置。但是我们知道要保证首都的安全,除了经济上面说的供应以外,军事上面也得考虑。所以往往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面,那么只能考虑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国的首都,它定在什么地方,其实就是综合性考虑、谋划的结果。既要考虑御外,就是对外的防御,也要考虑治内,就是控制国内,还要考虑它的粮食和主要物资的供应。当然还要考虑人口,人口的结构,人口的量。一个首都要供应、维持这样一个统治体系,那么需要官员、军队、还有他们的服务人员,这需要一些基本的人口,同时从国内来讲还需要利用首都控制潜在的敌对势力。

        所以往往在一个朝代开国的时候,就会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把那些需要控制的潜在的敌对的势力,一部分可能要迁到适合监管的地方,还有一些就要迁到首都,因为在首都的话,可以加强监控。像秦始皇、汉高祖以后有几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曾经做过这样的事。

        所以首都的位置是各种综合因素考虑的结果,不但要出于当时统治者的愿望,还要怎么落实这个愿望,把它变成可能。如果自然条件不具备的话,还要加上人为的努力,比如说建城墙、设立关口、开辟道路,包括陆路、水路。这一方面比较成功的或者比较典型的就是大运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4507701

    葛教授好!喜欢听您的课!

  • 林一度

    南方同学表示无压力。

  • laoyan917

    南方口音不好懂啊。

  • 听友386786392

    迁都的原因分析得很透彻

  • 老徐_xu

    第三遍听,葛老师讲得实在好

  • 117zhaogang

    隋唐以后黄河中下游,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也随之变化,养不活那么多人口了,是不是一个因素呢?

    117zhaogang 回复 @117zhaogang: 中上游。

  • 13761319bqo

    谢谢。

  • 一品食疗

    葛剑雄 古代中国50讲

  • 迂亮念书

    黄河流域

  • John_ulc

    录音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