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二章

【论语详解】《论语》第十篇第二章

00:00
04:33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论语》第十篇的第二章。“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我们前面讲过,“……如也”就是“……的样子”。“ 侃侃如也”、“ 誾誾如也”、“ 踧踖如也”、“ 与与如也”,就是侃侃的样子、誾誾的样子、踧踖的样子、与与的样子。这章是写孔子和不同人交流,他不同的表现。


首先,在朝廷的时候,他和下大夫说话是侃侃的样子。孔子在鲁国当司寇,他是上大夫。鲁国的大夫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卿大夫,就是鲁国的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桓之下的就是孔子的这个等级,上大夫。孔子之下还有下大夫。孔子和下大夫说话、和地位比他低的人说话,一定是温和、快乐的样子,“侃侃”是指温和、快乐。


我有个朋友,有一次他跟我说,原来东北话中有个词叫侃大山,他可能就觉得这个侃大山是指一个人特别能说特别能聊,甚至吐沫都溅到对方的脸上,这样一种说话的方式。但是后来才明白侃侃是什么,是温和、快乐。一个人侃侃而谈,是一个人温和、快乐地在和别人说话,说话从来不表现出激烈的状态。和上大夫说话是他自己平级的一个人,他一定是正直、恭敬的样子。“誾誾”就是正直、恭敬。首先和平级人说话,我对你表示起码的尊重、恭敬,另外一点我也要保持我的原则,所以说这叫正直、恭敬。


“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在国君面前孔子是什么表现?首先是“踧踖”,“ 踧踖”是什么?是一种恭敬。但是这种恭敬的比和上大夫在一起的恭敬还要程度要深一些,所以说“踧踖”是什么呢?是恭敬而心中不安。当你面对一个很重要的人,或者说你很尊重的一个人,你恭敬的时候内心当中或多或少的有一种忐忑,这就是踧踖的状态。


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个数学老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曾经参加一次数学的公开课,一个老师给全区的所有的数学老师上一节课。这个老师因为他非常紧张,你想一想全区的老师都集中到他的一个班级来上课,他可能有内心的紧张,而且是对大家的尊重。所以说上课的时候突然之间“X”不认识了,后来他一着急就念成了马克思,比如说X+Y=5,他这一节课都读成了马克思加Y等于五,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谁也不好意思说,都尊重他。这叫做恭敬而内心是极度的不安,不安甚至说乱了方寸了,这是一种状态。

 

但是孔子面对国君的时候,他是“踧踖如也”,一定是恭敬而心中不安,但是还要“与与如也”,这个“与与”是指什么?是指行步安详。虽然说他恭敬别人、恭敬国君,内心有一点点的不安适,但是他走路一定是安详的,绝对不会走错路,绝对不像我们正常一个人紧张总顺拐一样,这是孔子面对不同人的不同表现。

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面对不同的人也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你对老师是什么态度,你对你的同学是什么态度,你到外边遇到陌生人,又是一种态度,这个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孔子在那个时刻他就养成了这样一种行为,这实际来讲是孔子内在的情商。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妈妈

文字一校:毕淑萍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简静_zhrsh

    高老师早安,祝您节日快乐🌹

    高政锐 回复 @简静_zhrsh: 感谢

  • 败者食尘loser

    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面对不同的人也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你对老师是什么态度,你对你的同学是什么态度,你到外边遇到陌生人,又是一种态度,这个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孔子在那个时刻他就养成了这样一种行为,这实际来讲是孔子内在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