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简介:鼎

西周青铜器简介:鼎

00:00
13:51

青铜器在西周时期仍然是高科技。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今天或者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绝大部分时间、上百万年的时间在使用石器。人类对石头有着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审美与记忆。因此,钻石、玉石成为世界不同民族的崇拜。青铜器最终替了代石器。自从人类进入青铜器以后,人类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开始于夏代或更早,结束于秦汉时期,跨度大约2,000多年。中国的青铜时代在商代达到了它的高峰,周代初期延续了这个高峰。所谓高峰很大意义上指的是其制作水平的高超和器物的精美,而制作的精美又与青铜器成为礼器有关。青铜器的衰落也与礼器的衰落有关,当然,更主要的因素是铁器的出现。

宝鸡、西安、洛阳是西周青铜器出土较多的地方之一。

按照周礼,青铜礼器有严格的组合制度。各种青铜礼器都要按照规定数目配套使用。因此,西周墓葬中的青铜器大多是成组和成群地出土礼器。

礼器,指的是祭祀和宴饮的器物。祭祀不是空洞的仪式,而是有实际内容的。商周时代,中国人已经形成了祖先崇拜的观念。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用一句形象但不敬的话说,祭祀就是宴请神灵或祖先。祭天离不开玉,《史记》记载的周公祭天用的就是玉璧。而祭祖则需要更实际一些。民以食为天,祖先神灵也离不开食物,祭祀就离不开酒肉、粮食、水之类的东西。

祭祀用的肉有专用名词,叫牺牲。“牺牲”二字都是牛字旁,它主要指的也是牛,当然这是相对于天子诸侯而言。西周是有规矩的,下层的贵族是不能用牛祭祖的,这是严重的政治越位,是绝对不允许的。祭祀用的粮食也是有讲究的。主要是黍、稷。黍稷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粮。黍稷是粗加工制品,黍稷之精者为“粮”(米+良),精品的粮不能祭祀。因为要在最原始状态下与天、祖沟通,必须反映“朴”的含义。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祭祀用的酒、肉、黍、稷是不能乱放的,需要用专门的器具,祭祀时调和酒,洁净器具还需要用水,于是专门用途的礼器便产生了。这些器具按照用途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其中食器是最主要的。

1.食器

既然是请神灵吃饭,食器一定是最为主要的礼器。祭祀用的食器主要有:鼎、簋(guǐ,鬼)、甗(yǎn,演)、鬲(li,力)、簠(fu,甫)、盨(xu,须)、敦(dui,对)、豆、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鼎和簋。

鼎最初是一种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用来煮鱼肉。鼎最初用陶制做,有了青铜鼎之后,尤其是鼎作为礼器之后,鼎就从炊具中脱颖而出,变成一个具有炊具形状而不炊的炊具;变成通神、神秘而神圣的器具;变成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鼎的这种变化的重点在于它不再是、并且不主要是炊具,而成为一种礼器了。礼器是供奉神灵的,有着严格的规矩,于是本来只是烹饪用的锅变的神圣。而变神圣以后,鼎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一般地划分,鼎可分为三类:镬鼎、升鼎和羞鼎。煮肉的鼎称镬鼎,这是不上档次的鼎,却鼎的本来功能或本来面目。盛放肉的鼎称升鼎。这是通神的神鼎,因为这是神使用的器皿。古文中“升”有“献”的意思。把鼎中的肉献出,因此,升鼎是青铜鼎的主要类型。祭祀中只有肉还不行,还需要有佐料和肉羹,这就有了羞鼎,也叫陪鼎,陪同升鼎共同使用。主要是放一些佐料和肉羹。

因为鼎是放肉类的,肉是食物中最高级的,因此,祭祀的等级意义比较高。周代对食肉有明确的规定而对食粮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就说明了这一点。天子食太牢,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民食菜。食肉是有等级规定的,祭祀用盛放肉类的鼎的数量规格也成为“别上下、明贵贱”、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鼎作为通神的器皿,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而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使鼎更成为王权的象征、文明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我们今天讲“寓教于乐”,而那时叫“藏礼于器”。通过器物的使用告诉你,什么叫规矩。

 

 

西周青铜鼎的发展已非常完善,早期较著名的有方鼎、德方鼎、献侯鼎、康侯鼎、旅鼎、盂鼎、厚趠方鼎等;中期有曶鼎、刺鼎等;晚期有禹鼎、鄂侯驭方鼎、毛公鼎、颂鼎等。其中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德方鼎等较为著名。

    大克鼎,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189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与该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皆为克所作之器。因形体大称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铭文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後段格栏制范时除去。铭文用笔厚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

    

 

四十二年逨鼎。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立耳,口沿平且外折,圜底(浑圆为圜,口中一个穷字,平圆为圆。口中一个员字。圆之规为圆),蹄足,口沿下饰变体龙纹,腹部饰环带纹,耳(鼎的把手,提手)外侧饰凹弦纹。器身铸扉棱(门扇)6个,足根部外侧面饰饕餮纹。铭文铸于内壁,共计25行,约280字,记述逨及其父亲因伐戎有功,受到周王室册封,奖励之事。此铭文年、月、干支、月相俱全,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新的资料。

    早期的青铜器上多有饕餮纹,所以,称饕餮纹方鼎。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贪财者谓之饕,贪食者谓之餮。是上古一种凶猛且残忍的魔兽,喜食人,食量大。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做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

饕餮纹和云纹组合,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示出饕餮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瞰人间。在青铜时代,饕餮远比龙神秘、威武、有影响力。至少在商周先民的图案中是这样,龙的地位远逊于饕餮。因此,有人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我们所熟知的龙是后来才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但“饕餮”却是青铜时代的至尊,也许后来的龙身上有饕餮的影子,甚至将饕餮与龙联系起来,说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一朝君子一朝臣,在龙行天下的时代,曾经很牛的饕餮只能屈居晚辈。至少这符合国人的思维。龙都这么牛了,饕餮不儿子,谁当儿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胖丫儿双双

    听到姜太公讲的愚民政策,这个朝代历经800载,那三皇五帝时期的神力怪说,会不会也在这个时期加入的?猜想,如果是,那最有可能得就是西周初期开始渗透了,有这种可能…… !谢谢老师,讲的好听,想着有机会,要带着疑问去当时历史地点看看

    平说平论 回复 @胖丫儿双双:

  • 巴山夜雨80

    好多名词,有没有可看文字版的!!

    平说平论 回复 @巴山夜雨80: 好的,明天把文字发上。谢谢😜

  • yqyyz

    谢谢主播!历史部分讲的好。去过几次上海博物馆,最喜欢看的是青铜器馆。大克鼎精美、大方、霸气。在古代,使用的应该是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如此精致的青铜器,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我们现代人掌握的知识比祖先多,但我们的智慧不一定超过祖先。心里给我们的祖先跪了。附上大克鼎照片,同学们共享

    平说平论 回复 @yqyyz: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学习了

  • 文竹苗儿

    谢谢丁老师,讲正史,不戏说,学者风范!

    平说平论 回复 @文竹苗儿: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

  • nearyz

    非常敬佩老师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精神,感谢无私分享。 “粮”的繁体字是“糧”,本字有可能是通“量”。“(量米)。仅供参考,再次感谢

    平说平论 回复 @nearyz: 感谢您的批评!感谢您的分享甲骨文中“量”好像是表示装行李的布包、布袋的象形。

  • JohnsonMin

    请问老师天子吃Tai lao是动物?

    平说平论 回复 @JohnsonMin: 您好😊古代祭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有太牢、少牢之分。 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 1586212clcp

    平实,但却很吸引人

  • 都市的夜

    大克鼎为啥藏于上海博物馆???

    平说平论 回复 @都市的夜: 哈😄后面有介绍

  • 清心似莲花开

    后面这些关于考古的,不像前面那些故事性强的,没有什么画面感,配些图片估计会好点。

    平说平论 回复 @清心似莲花开: 感谢提醒,明天发图片。

  • 听友258443782

    平翘舌不分。

    平说平论 回复 @听友258443782: 感谢您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