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沦陷】三:战舰翻山越岭,欧洲,救命!
 7.03万
试听180

【拜占庭的沦陷】三:战舰翻山越岭,欧洲,救命!

00:00
15:30

仍有四艘基督徒的船只停在海上,但战斗已接近尾声。还击土耳其战船的火弹已不再密集。连续几小时与人数是自己五十倍的敌军奋战,水兵们已精疲力竭。


白天即将结束,太阳眼看着就要消逝在地平线上。


船只最多还要在敌人面前赤裸裸地暴露一个时辰,尽管目前这些船尚未被土耳其人攻破,但海浪已将它们冲到加拉太的后方,土耳其人领地的岸边。


惨败,惨败,惨败!


可这时意外再次发生。对拜占庭城墙上那些绝望、哀号、呼天抢地的人们来说,一阵微风的到来简直是天降奇迹。风愈刮愈大。


马上,四艘大船上沉睡的风帆被风吹得又涨又圆。风,人们渴求和祈盼的风再次刮了起来!大船的船头随着猛然鼓起的风帆胜利地昂起。


大船突然启动,冲出了围剿的敌船。他们自由了,得救了。在城墙上的人们兴奋的欢呼声中,第一艘船,第二艘船,第三艘船,第四艘船均驶进了安全的港口。


封锁港口的铁链重新拉起,以阻挡海面上四散分布的傻眼的土耳其船队。希望的欢呼声如同彩虹般再次回响在这座阴郁而绝望的城池上空。


被围困的人群整整狂欢了一夜。这一夜,他们像做着有毒的甜梦一般,沉醉在幻想中,被希望冲昏了头脑。这个夜晚,他们相信,他们已经被营救,已经获得安全。


他们梦想着日后每周都有新的船只和给养上岸,就像眼前这四艘船上的士兵和给养能幸运地着陆一样。欧洲没有忘记他们。


他们已经在眼前的希望中看到,他们已经解围,而敌人已经气馁失败。


但穆罕默德也是个梦想家。毫无疑问,他是个有别于旁人,具备少见风格的梦想家。他懂得如何以意志实现梦想。


正当那几艘大船错误地认为他们已安全地停靠在金角湾港时,穆罕默德却制订出一套非凡而大胆的新计划。


在战争史上,他的这一计划足以与汉尼拔和拿破仑的计划相提并论。拜占庭就像他眼前一只得不到的金苹果:行动和进攻的重要障碍是深深凹陷的金角湾。


这一盲肠形的海湾护卫着君士坦丁堡的一侧。侵入这一海湾并不可能,因为入口处,即穆罕默德承诺的中立区域,是热那亚人的聚居地加拉太,还有一条铁质警戒线,横拦着敌人的城池。


他的船队无法从正面冲入海湾,只能从热那亚地区内部的水域出发,才有可能袭击基督徒的战舰。可是一支舰队如何抵达金角湾内部?难道不能在内海再造一支舰队?


当然可以!只是这势必要耗上几个月的时间,而这位急切的梦想家已无法等待。


穆罕默德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打算让他的船队从无人的外海出发,穿过岬角,抵达金角湾内港。


这一令人震惊的大胆想法——把上百条船拖过多山的岬角地带,听起来如此荒谬而不可实现,以致拜占庭人和加拉太的热那亚人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的战略部署,就像他们之前的罗马人和他们之后的奥地利人不会想到汉尼拔和拿破仑的人马能迅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一样。


按常理,船队只能航行在水面,不可能翻越高山。然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才是魔鬼般意志的真正标志。从这一标志中,人们总能认出一位嘲弄军事规则的军事天才。


这些天才会在适当的时候以具有创造性的临场发挥取代循规蹈矩。于是,一场历史记载中无出其右的大规模行动开始了。


穆罕默德命人悄无声息地运来无数圆木,让木匠打成滑板,以便将海中拉上来的船固定在滑板上,就像固定在活动船坞上。


与此同时,上千名土方工已经开始为了运输而整平那条经过佩拉山的狭路。为了不让敌人发觉他突然间纠集了这么多工匠,苏丹命人每天夜里越过中立城加拉太,连续发射臼炮。


发射这些臼炮唯一的目的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掩护船只翻越山地和峡谷,从一片水域进入另一片水域。


正当敌人们忙着准备抵御可能来自陆路的进攻时,无数涂着厚厚油脂的圆木滚动起来。在这副巨大的滑轮上,一艘艘被无数并行的水牛和紧随其后的水兵们推动的船只越过高山。


夜的帷幕一旦降临,他们便开始了奇异的迁徙。这一奇观中的奇观,正如世上一切伟大而智慧的举动一样,经过深思熟虑后悄无声息地实施:整个舰队翻越了山岭。


在所有伟大的军事行动中,决定性时刻总是出其不意,而天资不凡的穆罕默德在这方面尤其具备才干。他的计划无人察觉——“如果我的一根胡须知道了我的想法,我就拔了它


这位天才曾如是说——一切都有序进行,当臼炮耀武扬威地轰炸城墙时,他的部署正在实施。


422日晚,七十艘战船翻越山脉峡谷,穿过葡萄园、田野和森林,从一片海域抵达了另一片海域。


次日清晨,拜占庭的居民以为在做梦:如同神灵派遣,一艘敌人的战船载着水兵,挂着三角旗,出现在他们以为无法接近的海湾中心。


当他们还睡眼惺忪,想不通这一奇迹究竟如何发生时,军号和锣鼓已在迄今仍被保护的一侧城墙外嘶吼。


隐藏着基督教战舰的整个金角湾,除了加拉太那片狭长的中立地带外,已经因为这一天才的突袭而属于苏丹和他的军队。


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带领他的军队在他的浮桥上攻占这面脆弱的城墙:之后,那些在防卫上贫瘠的其他区域即可手到擒来。苏丹的铁拳已经在牺牲者的咽喉上愈掐愈紧。


被包围的人们清醒了。他们现在知道,即便能守住这一侧城墙,如果没有紧急增援,他们也无法长时间抵抗。


八千人根本无法在千疮百孔的城墙后抵抗十五万人。难道威尼斯的长官不是郑重承诺要派遣船只增援?


难道教皇对西方神圣的索菲亚大教堂即将变为异教徒的清真寺漠不关心?难道陷于内乱,因勾心斗角而四分五裂的欧洲还不明白西方文明此刻的危险处境?


或许——被围困的人们自我安慰——增援舰队早已就位,只是因为人们不知情势严峻而并未出航。


只要让他们知道实际状况,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的迟疑,该为即将导致的灭亡负有多么巨大的责任!


可是该如何将险情告知威尼斯舰队?马尔马拉海已布满土耳其的船只,假如整个舰队突然一齐出动,不仅意味着冒牺牲的危险,本来就人数不多,一个顶一个的防御部队也会削弱几百兵力。


于是人们决定派出一艘携带少数船员的小船去冒险。一共十二名男子将去实现这一英雄业绩——假如历史是公正的,他们的名字应该像阿尔戈船上的每位船员一样名留青史,可惜他们却只能默默无闻。


这艘小船的桅杆上挂起了敌人的旗帜。为了不引起敌方注意,十二名男子戴着穆斯林头巾或帽子,伪装成了土耳其人。


53日半夜,港口的铁链被无声打开,冒险的小船轻轻滑动船桨,在夜色的掩映下驶出港口。看!小船竟奇迹般地从达达尼尔偷偷驶入爱琴海。


超凡的勇气总能一如既往地麻痹敌人。穆罕默德考虑周全,唯独没想到一艘载着十二名勇士的小船居然以阿尔戈式的航行穿过了他的舰队。


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爱琴海上没有一艘威尼斯帆船,没有任何备战的舰队。威尼斯和教皇都已将拜占庭遗忘。


所有人都热衷教会政治而对信誉和盟约毫不在意。历史中,这样的悲剧总是不断上演:在必须集中力量保卫欧洲文明时,王侯们和政府却无法放下他们微不足道的纷争。


对于热那亚来说,更重要的是无视威尼斯,而不是和威尼斯联手击退敌人。而对威尼斯方面来说亦是如此。海面空空如也。


勇士们绝望地驾着他们可怜的小船,从一座岛屿驶向另一座岛屿。所有港口都被敌方占领,却没有一艘救援船只勇敢地行驶在战区。


该怎么办?十二位勇士中的一些人自然已经丧失了勇气。再次冒险回到君士坦丁堡意义何在?他们不可能带回希望,等待他们的不是被俘就是死亡,或许那里早已沦陷。


可是无名英雄总是英勇无畏!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决定返回。既然被赋予了使命,他们就必须履行。


他们的任务既然是探听消息,哪怕是坏消息,他们也必须把消息带回去。于是这只孤舟再次穿过了达达尼尔、马拉马拉海和敌人的舰队。


523日,君士坦丁堡人已经认为这艘小船失踪了,无人相信他们会返回或带回消息的二十天之后,几名城墙上的哨兵突然挥舞旗帜,他们看见一艘疾行的小船正驶向金角湾。


现在,在被围困的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土耳其人才惊讶地注意到这艘狡猾地挂着土耳其旗帜的行驶在他们海域的小船是敌人的船只。


他们从四面八方驾船冲上去,试图在这艘船即将驶入安全地带前将它捕获。欢呼声中的拜占庭带着获救的希望认定欧洲没有忘记他们,上次驶来的几艘船只是先遣部队。


不过刚刚到了晚上,糟糕的真相就传遍城池。基督教世界遗忘了拜占庭。被围困的人们孤立无援。如果不自救,他们将彻底沦陷。

用户评论
  • 1342788wvag

    这么好听怎么不火???我要守好这个宝藏

  • 1395855eadt

    制作精良,背景音乐也很赞,主播更出色,可以打10分的音频节目

  • 小土飛

    有个图就更好了

  • 暖雾latte

    精彩纷呈!

  • kuraki_mai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才是魔鬼般意志的真正标志

  • 伈訫惗唸

    现在的土耳其还活在曾经的荣光里,不能自拔,以为是欧洲大陆不可或缺的伟大国家 其实土耳其在欧洲也没有多少土地

  • 柳斜斜

    想起柴荣那一战也是因为风

  • llrose_罗罗

    我自己也在读这本书,主播的声音很大气

  • 歌声欢笑

    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