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萧太后再次亲征

【118】萧太后再次亲征

00:00
09:59

说宋朝第一百一十八集


萧太后再次亲征


【提要】


     围绕燕云十六州,辽宋可谓冲突不断,公元1004年,萧太后和小皇帝再次秦正,倾全国兵力,攻打宋朝。那么第一次面对大规模的战役的宋真宗会怎么应对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宋辽之间,围绕着燕云十六州,双方没有一个说法,双方都能够不了了之,这是不可能的。从辽国这个方向来讲,那个萧太后,这个人她不把这个周世宗柴容夺走的那个几个州,她给讨回说法来的话,她可能她就不是萧太后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们所能做的,一定是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又能够不在外部结下特别深的这种民族仇恨,其实真正成熟的政治家,是应该这么考虑问题的,你靠在外面结很深的仇恨,不可化解的仇恨,给自己的民族,争来多少利益,这都是特别短视的行为。而这位萧太后,她肯定不是这么一个短视的政治家。虽然她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其实她的这个目光,放的非常长远。到了公元1004年的时候,她就决定再一次御驾亲征。率领她倾国之兵,来打宋朝来。她的理由就是,你给我一个理由,你为什么把我的燕云十六州,给我夺走了几个州。还是在翻几十年前那个老账了,就翻那个周世宗柴荣的老账。因为宋朝当时的理由就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宋朝建立之前的事情。我们宋朝建立的时候,就有这几个州了,所以我不承认,我这是从你手里头硬抢过来的。但是萧太后就咬着这个,你们宋朝和后周是一回事。你把这个州,你要还给我。那现在萧太后带着她的倾国之兵,然后带着她的,现在已经不小了,但是仍然是青年皇帝,她的儿子,再加上她的情人韩德让,大家一起统帅着大兵,就浩浩荡荡的向宋朝国境杀过来。这个时候,在军事上边,双方战神级的人物,已经都去世了。辽国这边,大家还记得吗,那个辽国的那个几乎是战无不胜的那两个双子星座,耶律休哥,那个自己不要命,身负三处重伤,还差点要了宋朝皇帝赵光义的那个耶律休哥,然后还有一个耶律斜轸。这两个人,已经在这几年当中,陆陆续续的都去世了。那么宋朝这边的两位战胜级的人物,那个潘美和曹彬,现在也是成了历史人物。双方这种老一代的,在战场上战功卓著的,有丰富经验的这样的老将军,已经都不在了。双方都是启用了新人,一批新的,崭新的面孔,然后崭新的名字出现在历史上面。


【下节提示】


御授阵图是一种宋朝的统兵手段。因为赵匡胤是一位战神级别的皇帝,所以他授的战图,一般都能料事如神,旗开得胜。而到了深居皇宫,没有战功的赵光义,御授阵图,就变成了一种累赘。不用它就是违抗皇命。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用了它,你就等于变成了活靶子。那么到了宋真宗赵恒这里,他会怎么做呢。


【李亚平】


    那么等等宋真宗赵恒这个时代呢,就这种做法,已经成了传统,成了皇家的一个固定的做法。大军出动了之后,要给你阵图,你要按阵图去做。然后呢,有什么事情,重大的军事行动,都要由皇帝在皇宫里头去指挥。赵恒甚至还有一个更加可笑的一个举措,他呢和他的一些什么人,我也不知道,反正就研究出来了一种大阵图,大阵,这个大阵反正要有很多万人结成一个方阵。我们知道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那种大型的这种布军方阵,很厉害。但是在这个时代,这种东西,可能已经很难起作用了。因为你面对着,面对辽国的骑兵,你摆下来一个方阵,那个方阵里头,有战车,完了以步兵为主。然后有战车,有骑兵,有什么弓弩手,有什么。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炮兵,就摆成一个很大的,有几公里平方的这么大的一个大方阵摆下来,然后和敌人对阵。里面涉及的面面俱到,这个情况发生了怎么变化,那个情况发生了怎么变化,设计的非常好。但是就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叫做纸上谈兵。因为你所面对的敌人是骑兵来的,骑兵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你这个方阵很厉害,是不是。我绕开你不就完了吗。所以事实上辽国骑兵,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做的。宋朝的大阵一摆在那,他马上绕开了,骑着马就到别的地方去打去了。再宋朝和辽朝之间,那个国境线,又特别漫长,这真是个不幸的事情。宋朝曾经在他们的国境线上面,挖了多地道,我们今天河北白沟那一代,还能看到宋朝当时的那些藏兵洞和地道。然后在这个国境线上面挖了很多水塘,人工的水渠,一切一切都是为了阻止住,辽国的这个骑兵大兵团的这种冲击。但是不幸的就是这个国境线太长了,我骑兵不从你这进,我从那进。你不可能在你这个国境线上面,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军队,边防军对不对。那就是和我们北部的那个长城,那个长城它至少它是一条线。那你的防守的人在那条长城上调动起来,它就相对的容易的多,信息交流的那种方式,也要容易的多。但是在这个平地上面,宋朝虽然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也有这个大阵,也建了很多军事据点。但是都是点,他没有能够连成线,有没有可能变成片,辽国的军队,就从这些点和点之间穿过去,我之间往你后边打。他那个骑兵,实在是来去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在历史地图上头也能看到,宋朝所集中的那个中原地区的那一块,气候、水土,各方面的原因,他都不能,他都不出产好马,他产的马,质量都很低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军队是以步兵为主的。以步兵为主的,你怎么在这个华北大平原上,和骑兵对抗,这真的是一个,什么天才人物,生在那个时代都头疼的事情。辽太后她的大军,一打进来了之后,很快的他就从这些宋朝边防军的点和点之间,就冲到了他的腹心地区。宋朝的反映,一定是举国大震。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这种说法,就全都出来了。


    皇帝一下子就被卷到这个台风的中心去。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这个生在西南地区的一个人,就劝皇帝说,咱们迁都吧,到成都去吧,躲到成都去吧。到那个地方,就辽国人不可能,杀到那边去。还有一个人,就劝皇帝,这个人是生长在江淮地区,他就劝皇帝说,至少咱们到南京去,到金陵去,在那个地方,长江可以做天然的,那自古就是天堑是吗,它是天然屏障,那个辽国骑兵不可能杀过长江去。就咱们躲到长江去。宋真宗赵恒,他会做出怎么样的决定呢,这个决定实在是太重大了。我们下次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秀树8

    可惜了,戚继光生的太晚,否则的话戚继光是有办法的,戚继光发明的挡车,长枪和弓箭相互配合的作战方法可以成建制的消灭大的骑兵军团。戚继光坐镇蓟门十六年蒙古人一次不敢来抢。

  • 阿郎的样子

    真的是南北朝丶新三国!

  • qiuhq

    不得不说,李先生是一个有自己思考能力的人,从读历史中悟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识。

  • 蘧公孙

    公元999年,契丹帝及太后大举攻宋

  • 美丽荷兰

    赵匡胤以后在军事上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