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讲 |《铁杵成针》:诗仙的传说

第三十一讲 |《铁杵成针》:诗仙的传说

00:00
10:45

课本内外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郦师点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铁杵成针。跟前一则囊萤夜读一样,这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其实我们之前在语文启蒙的小故事中也都讲过,而这一次在课文中它是以小古文的形式出现的。其实在了解了故事大意之后,再反过来细读小古文,这样其实也很好。因为这样我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就会更好一些。关于这篇小古文,我们也还是先对它进行串讲一下,帮助同学们理解有关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关键点。

文章写道,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这篇小古文不过才45个字,却清清楚楚地讲明白了一个故事的开端、过程、结尾。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仅故事的节奏非常合适,情节有序,而且其中的两个人物也各有特色,让我们记忆深刻。甚至不仅两个人物各有特色,还有一个重要的物件儿——铁杵。读过之后也让我们不会轻易忘记,这个物件可是很好地丰富了故事的内涵。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第一句交代的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象耳山在四川省眉山市境内,山上斑竹万竿,青翠欲滴。磨针溪其实是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它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才得名叫磨针溪的。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里是故事的讲述者说,世间相传,李白号太白,所以叫他李太白,年幼的时候在山中读书,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开了。请注意,因为我们上一讲就说了文言文,多用单音字。所以这里的弃、去其实是两个词。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弃去,它指的是放弃,先放弃,后离去。这个特点我们以后会碰到很多,就像我们现代汉语说虽然就是一个词,但是在古汉语中用到虽然大多数是虽是虽然,然是但是。你要碰到古文中说虽然,就是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所以这个特点请大家一定牢记。

说到这个去字,同学们也可以留心它的字义是比较丰富的,在后面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它的其他意项。这里李老师也想再次强调,学习文言文要特别善于对字词的含义进行不断地积累,就内容来说这一句话就把主人公李白推到了前台,并对他的状况进行了展示。

思考探究 

从李白和陈子昂的故事你可以学到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声声起

    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在于遇见光的瞬间,一束光照破生命的苍白,让人豁然开朗,顿悟重生。这束光可以是一本书,一根针,一种声音,一个人。听见诗词遇见先生,是荒芜生命中温暖的光,无尽的力量,感恩先生

    超能学神少年 回复 @声声起: 🤔

  • 鱼昵

    尊敬的郦老师,我和儿子都是您的超级粉丝,我们经常一起听您的启蒙课程,儿子现在四年级,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一直践行您的理念,有个问题特别想请教您,您在课程中经常提到的提高母语感知能力,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首先要读懂别人写的文字的意思,我想更好地提高孩子理解文章的能力,能不能选择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抄写一部分,让孩子补充一部分,然后和课文相比较,看自己补充的想表达什么意思,有没有说清楚?别人写的又表达什么意思?不知道这样的训练有没有价值,或者是其他方法更有效,非常想得到您的指点,谢谢!

    逸超妈妈 回复 @鱼昵: ⊙ω⊙⊙ω⊙⊙ω⊙✌(̿▀̿ ̿Ĺ̯̿̿▀̿ ̿)✌

  • 丁香与梅韵

    郦老师您好!请问诗词(包括现代诗)全都要精读吗?还是有的精读,有的泛读即可?谢谢!

  • 东东咚咚咚咚咚

    郦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有一个关于如何读名著的问题想请您解答,现在有好多少儿版和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质量优劣参差不齐,做家长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在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到底应不应该读四大名著?是应该先读少儿青少版的还是直接读原著好些?什么时候读?如何读名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身边的好多家长也有相同的困扰,所以想请您给予一些建议。谢谢老师!

  • 白夜神

    郦老师,请问平仄怎么读?平仄又是什么?谢谢

  • 伏豆豆

    浪费才料!

    大狸和小梨 回复 @伏豆豆: 什么浪费?

  • 娟子666888

    郦老师好!非常喜欢您的课程,收益匪浅!您讲解的是第二首:林暗草惊风…而语文书上远的是第三首诗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希望您能把这首歌讲一遍,可以吗?太喜欢您的课程,不想错过一首诗歌,谢谢郦老师!

  • 菲_4mp

    怎么没有墨梅啊?

  • 听友209098103

    郦老师,过了这么久,不知您能否看到此句反馈: 教材篇目中《铁杵成针》的杵写成“杆”了! 谢谢

  • YQ727

    郦老师讲得好,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