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津区长江北岸的一处半山腰,伫立着一座千年古寺。它是一座晚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寺庙遗址。其地势背山面江,左右有山环抱,最大的地貌特点是有天然巨石顺坡散落周围,而寺庙布局于巨石之间。更奇妙的是,这是一座由三个朝代像接力赛一样完成的巨制。
我们请到了石佛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负责人牛英彬老师,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这个点其实最早是在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但当时仅发现了摩崖造像,就是雕刻水月观音、五百罗汉的那块巨石。直到2016年我们在配合江津滨江新城建设的考古调查中,发现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摩崖造像的范围,我们陆续的发现了它的寺庙建筑、僧人墓葬、放生园,当然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石上建筑群。由于石佛寺的重要价值和展示利用条件,转为以考古遗址公园为目标,树立了“发掘、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一体化的理念,在2017至今近三年的考古发掘中,逐渐清理出这座保存完整、沿革清晰、布局独特的寺庙遗址。
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场景应该和当年相比还是不完全一样吧?真想知道它的原貌是什么样子。
石佛寺经历的从晚唐五代至明清近千年的发展演变,期间也经历多次兴衰更迭,在这些不同时代的建筑考古发现当中,又以宋代的寺院格局最为重要,它由前殿、后堂、石窟建筑以及在后堂背后的巨石上所修建的转轮藏、爬山廊、佛塔等组成,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宋代寺庙遗址,这种以前佛殿、后法堂为中轴线的建筑格局,在宋代文献及入宋日本僧人所作的五山十刹图中均有记载和表现,现存建筑中如山西大同善化寺、四川遂宁广德寺、保留两宋寺院前佛殿后法堂格局的日本镰仓时期京都妙心寺等。
这确实挺有意思的,三个朝代像在接力,又像在玩叠罗汉。
是的。在这些时代更替里,这座石佛寺也是各有故事。晚唐五代开始雕凿造像,并修建窟前建筑,到南宋初有杜氏施舍院基后,开始大规模兴修寺庙建筑,开始的时候叫做观音院,可能跟那龛水月观音有关系,后又改为石佛寺。到元代香火很旺,号称“西蜀第一禅林”。不过到了元末,大夏国割据重庆的时候,这座寺庙一度被毁。明代正统年间有一个僧人叫道胜一田的禅师重修了寺院,才又恢复了往日的繁盛。清代中晚期逐渐毁弃。
那也真是曲折多舛了。那石佛寺巨石上的水月观音像又是什么时候修造的呢?
这尊水月观音像是晚唐五代时期雕刻的,这尊观音像跟我们平时见到的观音像是不一样的,她没有正襟危坐,而是抱着一边膝盖,翘着“二郎腿”这么坐在山峦座上,姿态闲适随和,表情亲和温柔。水月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这种形象其实并无确切的佛教经典所依,而是由唐代的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让从印度远道而来的菩萨充满了中国式的艺术美感。水月观音一经创立广受画师、造像工匠的青睐,在敦煌绢画、川渝石窟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还远播日本、朝鲜等地。另外这尊水月观音两侧还有镂空雕刻的飞天,婀娜灵动,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冰冷的山石气息与建筑的人间温存融合,仿佛正道破了万物有灵的禅机,如此精妙的组合,诸多巧妙的设计,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为之折服。2019年,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强,并代表重庆冲击着中国考古学界的至高荣誉。
佛像及观音造像精美,衣饰雕刻灵动飘逸,使人想去探一探这三朝接力的巨制
听得出来很震撼,宋人的心思很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