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解读《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2个误区

29.解读《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2个误区

00:00
04:11

你好,我是白德振(笔名白仙逸),欢迎来微信公众号“自律方法论”,找我结识一帮自律的朋友!

零,推荐语:

今天开始,我将为大家解读《刻意练习》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颠覆了一些关于学习的传统认知,非常适合想在某一领域提升自己的每一个人。

很多人说,迄今为止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刻意练习。那刻意练习究竟讲了些什么呢?

这本书一开篇就推翻了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作者认为把一个动作重复一万次,一万小时你也不会成为高手。而剩下的篇幅,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刻意练习。并且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一,推翻一万小时定律:

有一个我们都熟知的观点,叫做一万小时定律。甚至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把一万小时定律奉为真理,但《刻意练习》的作者埃里克森告诉我们,1万小时并非真理,只有在刻意练习下的1万小时才是成立的。

这项研究本来是西蒙和艾利克森的研究结果,而且他们的研究领域也一直是刻意练习,而非一万小时这个数字。

他的研究是这样的,把音乐学院的学生根据能力分为三组,最强的练习了1万小时,其次是8000小时和4000小时。

却被人断章取义,说成是一万小时定律。

成功和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练习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那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即使超过一万小时也没用。但是如果在练习时,不断地采取阶段性的进步策略,并且一直在做即时反馈,那样进步会很大。






二,天才是如何练成的?

1,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1763年 ,莫扎特只有7岁,但是他用演奏小提琴和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深深地迷住了家乡观众。

年幼的莫扎特能够准确地识别音高,这种能力是大多数成年的音乐家也无法匹敌的。正是这些技能,让他被认为是天生奇才!


2,那么他的这种天赋才华是如何获得的呢

为了弄清楚,完美音高和基因到底有没有关系,研究人员设计了这样一个试验。

他们找来那些有亚洲人血统,但是出生后并不说亚洲语言的人做试验。但是研究发现那些带有亚洲血统,长大后不讲声调语言的人,在完美音高方面并没有优势。

2014年,东京一个组织招募了24个年龄在2到6岁的孩子,组织了长达几个月的训练。经过训练,参与研究的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识单曲的音高。

这一惊人的结果打破了我们此前的认知,以前人们认为每一万个人里,只有1个人拥有完美音高。可是这些参与训练的孩子却个个都有。

这就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个可以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


3,那么,怎么来解释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呢?

莫扎特在只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其他很多的乐器。而且这样的训练,要比日本那24个孩子更加艰辛,更加漫长。

所以,你很难说莫扎特一定是有天赋的,但你绝对不能否定来自他父亲教诲。


4,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第一,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带有一些极其固定的回路,而这些回路决定了我们的能力。这些回路决定了你更擅长干什么,更容易学会干什么。

第二,但事实上,人类的大脑的适应能力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人类大脑回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进行改变的。这使得很多中年甚至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天才们都是通过专注的训练来促使大脑改变,从而成为大师的。

所以说,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三,如何进行正确的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的两个误区:

我们都是参加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甚至看到这期内容的你,是读过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可为什么没有被训练成天才呢?

这很可能掉进了两个误区里:

书中有一个有趣的对话,估计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进步的根本原因。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是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呢?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一直都在演奏!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吧。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呃,我不知道哎,一次还是两次来着?

导师:哦,那你是怎么练习的呢?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一直在弹呀。


这就是茫无目的的练习!多少人在这样的练习上,白白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这就是第一个误区:盲无目的的练习,第二个误区就是长期停留在舒适区。

一个人的练习一旦进入了舒适区,也就是可以很自然而然地做到,那么再练习多少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比如,开了20年车的老司机不一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20年的老中医不一定比行医5年的年轻医生更优秀;很多时候教书20年的老师,甚至还不如一个教书5年的老师。


2,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具有明确的特定目标:

比如,书里讲到史蒂夫记数字这个试验当中,有一个明确的短期目标就是: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

我在刚刚开始写作时,连连续创作500个字都做不到。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维度的目标,一方面是必须写够1000字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坚持写够一小时才能停止。

为此我专门下载了一款软件,你只要在这款软件上设定了时间或者字数限制,达不到就无法解锁,即使关掉电脑再打开还是会出现这个软件。

最开始的确是最最痛苦的,因为我不能够坚持连续创作1个小时,我几乎每创作几分钟,就需要看一下电脑,看看那个倒计时有没有减少,看看那个字数还差多少了。

多少次,我实在写不出来,就在那儿随便的敲字凑字,但是就算你凑字也不能打字太快了,因为系统会检测出你是在凑字。所以,那段时间是非常痛苦漫长的,所幸我在那个时候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我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作家。

于是,我继续坚持,大概经过100多个小时的刻意练习。我可以不断很快我可以连续创作6小时;最快时速是每小时2500字,平均时速是每小时2000字;千字最短用时是21分钟;一分钟最多写出过193个字;日创作字数最高达到13621字!

这是我2016年统计的水平,此后并没有在打字速度上进行刻意练习。也就是一直停留在舒适区,所以一直到今天差不多还是这个水平。


2),必须做到专注:

专注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是专注地做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


3),做到即时反馈:

反馈的作用在于,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哪里存在不足,进而做出改正策略。

比如,史蒂夫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他每次都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反馈,清楚地获知自己是对了还是错了。

比如,我在练习坚持写作时,就把每次自己会分心的原因写出来,很快我就总结出了很多导致我分心的原因:

1,手机推送了新的消息。

2,有人打来了电话。

3,电脑弹出了新的广告。

4,我突然感觉身体某处不舒服,想要挠痒痒。

5,我感觉有点口渴,想要去倒一杯水。

6,我突然对小说后续章节有了新的灵感。

7,我被窗外的噪音打扰到。

8,我感觉自己很累,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写不出来了。

9,想上厕所了。


然后,我就根据这些反馈,做出调整:

1,写作是关掉手机,断网。

2,写作前吃饱喝足,确保适量不至于在写作过程中想要喝水或者去上厕所。

3,感觉自己身体痒痒,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电脑屏幕上,更加快速地在键盘上敲字。

4,快速地记下新的灵感,然后迅速回到现在的写作正题上来。

5,每次写作都戴上耳机,听舒缓的音乐。

6,确保在自己精力充沛时开始写作。


就是靠着这样不断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不仅提高了写作速度,而且可以做到长时间专注写作。


4)走出你的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都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就将永远无法进步!


比如,很明显的例子,那个学习音乐的学生虽然每天都在练习,但是他一直停留在舒适区。而史蒂文则不同,他一直在做挑战,记住10个数字,下一个目标就是11个,永远不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

比如,我刚开始练习写作速度时,的确做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当我每小时可以写作2500个字的时候,我就停留在这个舒适区了,所以即使我后来也一直在写作,但是我的写作速度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不过现在语音输入法普及,语速有多快,写作的速度就有多快。不只停留在在一分钟193字,而是可以突破1分钟300字。







四,训练大脑适应能力:

很多人觉得自己脑子笨,往往安于现状自我设限。但其实,大脑结构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

1,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第一,

比如,因为伦敦街区非常复杂,甚至导航设备都没有什么用。但是出租车司机却能够轻松到找到,这是因为这些出租车司机在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

而这项测试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难的测试,这些准司机们需要对以查令十字街为圆心的9.6公里的半径范围内的区域有全面的了解,这个范围内有2.5万条街道。

他们必须知道这个范围内,所有的街道、房产、公园和开放区域,以及政府机构和部门等等。

第二,大脑像肌肉一样,会越练习越强大。

研究人员发现,16位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与50位普通人的大脑相比,他们的海马体后部要明显更大一些,而这一位置正好是人的导航系统。

为了确定这16个司机的海马体偏大不是先天的,研究人员又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招募了一帮普通人分成两组,一组人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要参加考试应征司机的。

刚开始,他们的海马体大小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后来者其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出租车司机之后,他们的海马体明显变大。而且,时间越长他们的海马体就越大。

所以,大脑其实可以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的。


2,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第一,人的大脑的能力和身体一样,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比如,普通人只能做40到50个俯卧撑,但是1993年一位美国人做完了46001个。

引体向上呢,2014年一个捷克人在12小时之内做了4654个。

第二,如果你足够多的训练某件事情,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事情。

真的是,呢要是堕落起来,你的大脑神经元都会帮助你堕落。脑子是个好东西,要是长期不用,真的会生锈的。


3,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既然大脑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又该如何通过练习改变大脑结构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找到合适的挑战难度,会让人变化提升的更加迅速。

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其实都是用一套算法的,他确保你在玩游戏的时候不会因为太难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感觉无聊。他们就是正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点,让你一直想玩下去。

改变的具体方法,当然还是需要通过刻意练习。

不过改变大脑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细节:

训练的效果与年龄有关,年纪越小大脑就越具备适应能力。

超长时间的大量训练,对于大脑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司机可以准确找到目的地,但是记忆力有所下降。)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会开始消失。(三天不练手生。)

我们清楚了大脑的结构,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也知道了什么事有效的练习方法。那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进行练习,成为天才了呢?

作者的答案是,还不行。要达到天才级别的水平,还需要更有效的练习,那就是真正的刻意练习。








五,刻意练习究竟是什么?

1,心理表征:

什么是真正的刻意练习呢?在回到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那就是我们这么勤奋地刻意练习,究竟练的是什么呢?

是写作的速度?是记忆力?是音乐感?还是意志力呢?

对此,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真正训练的是我们的心理表征。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心理学上的名词解释非常抽象,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象棋高手可以同时和20个人一起下棋,并赢得其中的大多数。可能在新手看来,那就是一个个棋子在移动,但是大师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棋子,还是整个棋局的走势。他能够熟知棋局发展的每一个套路,他的每一步都是在整体布局的招法上。

这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小说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高手。面对同一场战争,一个小兵和诸葛亮看问题的的深度和高度,是有明显差别的。

这种差别就是我们要说的心理表征。

我不妨再举一个我自身的例子,我是学编导出身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看大量的影片,对于有些教科书级别的电影,甚至需要逐个镜头地进行分析。

随着阅片量的增加,我就觉得看电视剧很没意思,好看的电影也很少很少。因为我会站在导演和编剧的视角去看剧,即使按住暂停键,也能知道接下来剧情该怎么发展。

加上大量的国产电视剧,经常注水,一拍就是80集。所以即使在两倍速的基础上,按快进也跟得上剧情的节奏。即便是一些剧情紧促的电影,我也可以通过电影里的某个特写镜头,预测出故事后来的走向。

刻意练习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建立强大的心理表征。


2,什么是刻意练习?

首先,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拆解和量化的。

其次,必须做到专注,集中注意力,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再者,需要进行即时反馈,并且根据反馈做复盘调整精进迭代。

最后,一定要走出舒适区,找到适当的难度不断提升练习强度。


但是,仅仅这四点还不够,作者还给出了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第二,你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你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导师。

有这两个条件,再进行刻意练习才是真正有效的训练方法。



3,系统的方法论:

不是每一个行业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拿来就能用的方法论。对于很多领域,没有一套可以拿来就用的方法论,怎么办呢?

给你举个例子,富兰克林曾经没日没夜的练习国际象棋,但是棋艺却一直没有任何进步。

但是他出版的很多书,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读。

富兰克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写作能力的,那他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

有一天他被《观察家》杂志上的高质量文章给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决定自己也要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来。

但是,没有人教他写作呀?没关系,他从模仿《观察家》杂志开始,做出大量的练习,模仿他们的措辞,模仿他们的思维方便,逻辑顺序,遣词造句。这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投稿又不断地改进方法。

最终,他成为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穷查理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经典著作。

所以,在没有一套可以拿来就用的方法论时,可以采用富兰克林学习法,向行业里的高手看齐,从模仿开始。


4,寻找一个导师:

通常情况下,我们学习都是去报班参加一对多的课程。但事实上,最有效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导师可以针对你一个人,做出及时的反馈调整。并且根据你制定适合的课程,把握适当的课程进度。

现在网上的网课很多,拿着手机在家里就能学,非常方便。但是很多人花费很多钱学网课,却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完善的即时反馈嘛,很多人付费买了课程,看一遍就完事儿了,到头来是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的。

而且,很难有一套课程,受用于所以学习这门课程的人,因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古代的那些大师们,一生就只收几个弟子。他们之间都有严格的师徒传承关系,而且往往这种关系是伴随终身的。鬼谷子,就四个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而这四个弟子,各个都是人才。


好的导师首先是这个行业里成就突出的人,但是并不是最出色的人就一定是好的导师,因为他们并不一定知道怎么来教别人。

所以,你要寻找导师应该去看看他的学生有多厉害,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其实应该反过来,是高徒出名师。

你看看,大家谈论鬼谷子时,不说他有多厉害。就说他有那四个弟子,就足够了。所以,其实是高徒成就了名师。


生活中,比如考驾照时的教练、健身房里一对一私教课的教练、英语培训机构里一对一辅导都符合书里说的导师的特点。



六,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1,王牌训练计划: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刻意练习呢?书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1968年,越南战争中美国不满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战绩,筹建了“王牌飞行员学校”。

他们采取的训练策略是这样的,海军挑选了最优秀的飞行员担任教官,去假扮敌人作为红军。而普通的,需要接受训练的飞行员则被称为蓝军。红军模拟敌方,每次战斗都要把蓝军逼到绝境!当然,他们使用的并不是真枪实弹,而是在战机上装备照相机,并用雷达来进行追踪记录。

一开始,战斗中蓝军明显处于劣势。而战斗结束之后,上级就会指出他们的各种问题,然后第二天双方模拟前一天的战斗,并且尽力地去改掉前一天错误的方法。就这样不断试错,不断改正。蓝军的战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在1968年,美国飞行员每击落对方9架战机,自己就要损失掉10架战机。1969年,美军休整1年没有发生任何空战,但是到了1970年,美国海军只需要付出损失一架战机的代价,就可以击落敌方平均12.5架战机。

而在之后的海湾战争中,美军甚至可以用1架战机的损失,换来对方33架战机!


我们看看,美军进行的飞行训练,正好就是刻意练习。

有明确的目标,脱离了非舒适区,不断地根据反馈做出及时调整,不断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一次又一次地不断试错,最终他们都成为了王牌飞行员。


2,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回到我们自身,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1)有强大的动力,并制定明确的目标,目标一定要可以拆解可以量化。

2)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比如,我之前讲到我训练专注力的方法。

3)找到一个导师,一对一指导进行即时反馈,如果没有就去模仿高人。

4)持续进行刻意练习:挑战非舒适区、做到即时反馈、进入心流状态、不断试错迭代。


我们就拿让自己变得更自律来举例子。

有很多朋友,加我之后会发这样一段话。说,大白我听了你的内容,感觉很多观点都很对。我现在就是执行力差,想要改变自己,摆脱拖延症,变得更自律。请问我该怎么做呢?

我们看,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不清楚自己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是没有工作,宅在家里备战考研,理想状态是每天能花5个小时,去准备考研?还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想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学习提升自己?或是一个全职宝妈,想在带娃之余,通过副业赚钱?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住在6个人宿舍里,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人已经结婚生子,需要全天照看孩子。如果,不了解这些就草率地给出一套方法,又是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其实绝大多数人执行力差的人,是很难改变的。


3,时间统计法+刻意练习

我来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把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和刻意练习结合起来,去做时间管理的。


分为下面4个步骤:记录、复盘、调整、执行。


1)记录:

观察并感知到自己的注意力的转移。可能一开始很难,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习惯了。

准备一个小本子,或者直接在手机的便签里记录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注意力发生了转移。现在有音频记录的功能,其实可以直接通过语音的方式记录下来,过程非常的方便。

2)复盘:

每周,把所有导致你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汇总,你会发现那些导致你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其实就那么多。

3)调整:

至少经过6个月的数据统计,在这个周期里,你就非常清楚注意力浪费在了哪里。再根据统计去制定调整计划。

4)执行:

做出了调整之后,一定要去执行。如果不去执行,那上面这些步骤就是在瞎忙。执行的过程中,继续去记录,然后再复盘和调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严格的讲,你最好找一个能够即时反馈的导师,用一套方法论帮助你,更加科学有效快速的进行刻意练习。




七,总结:

以上,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点,没有进行刻意练习,就算把一件事情重复一万小时,也一样成不了大师。

第二点,天才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刻意练习,来产生的。

第三点,刻意练习可以改变我们大脑的脑回路,从而产生像天赋一样的能力。

第四点,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有即时反馈、去挑战非舒适区、不断地试错调整。

第五点,最有效地刻意练习,是找到一对一指导的导师,帮助你指导你。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改进,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相信你在认真听完之后,一定很有收获。我是白仙逸,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白同学abdd3599

    加我vx:248315759,邀请你加入自律精进群,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进步。248315759

  • 无无矩

    手机上的软件怎么下载。。。。

  • 听友235367681

    打卡

  • 洗刷刷哦哦

    签到

  • 花月吟花艺

    什么软件

  • 侗八郎

    有目的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