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农家乐、边塞游?不差钱的盛唐文学引起极度舒适!

【文学】农家乐、边塞游?不差钱的盛唐文学引起极度舒适!

00:00
19:58

前言:

前一讲我们提到了初唐四杰,虽说结局令人唏嘘,但他们为唐诗的发展确实做了不少贡献,反对垂头丧气的“宫体诗”,号召多写“健康诗”,为当时只会写浮夸文、病娇风的文坛,指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这个病是在什么时候彻底的被治好呢?

 

答案就在咱们本讲要说的这个年代——盛唐,在文学史中,这是一段闪闪发光的时期,我们所熟悉的宝藏诗人们(比如,李白、杜甫)都是来自于该时期。那么为什么诗歌的黄金时代会出现在盛唐呢?这个盛唐时期到底是什么样的?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又有怎样的画风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为啥会产生“盛唐气象”(国富民强)

如果说提到初唐,你可能会脱口而出一个“贞观之治”,那么提到盛唐,你会脱口而出一个”开元盛世”,毕竟在语文书和历史书上,我们早已领略过盛唐风采,大唐在中国人心里,也是骄傲的存在。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国富民强。


产生的背景


百姓吃喝不愁,这个在杜甫老先生的笔下可以得到认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稻米都流油了,虽说杜甫老先生这描写的是有点夸张,但这足以说明这盛唐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那家里都是富得流油啊!不仅粮食管够,经济也十分给力,盛唐那会对外贸易干的有声有色,丝绸之路沿途贸易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这盛唐的经济实力没得说,真的不差钱,建立不起印象的,你看一个很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感受一下。

 

不仅经济实力雄厚,外交关系上也很给力,国门大开,欢迎各国友人来我国学习交流,你走在大马路上,啥肤色的人都有。这里提一嘴啊,那会日本一看隔壁唐朝发展的挺好啊,马上送人过来取经,回去就有模有样的学起来了,日本现在依然以学来的大唐文化为骄傲。

 

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毕竟吃饱了才有资格谈梦想嘛!再加上当时的统治者唐玄宗本人,十分重视文学。在前一讲中,开浩也提到了在初唐时期,科举考试为平民提供了一个从政的途径,当时考试科目中,有一科目是以诗取士。在盛唐时期呢,写诗直接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并且唐玄宗在选拔人才上,也是很上心,有时候还会亲自面试。

 

也就是说,只要你诗写的好,搞不好明天就被皇帝召进宫,亲自接见,聊一聊诗和远方了。比如说,李白,他就是诗写的太好,被唐玄宗给召见了,这其中的故事,开浩先不剧透,咱们下讲安排上。

 

唐玄宗爱才,这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不管你是啥出身,只要能写的一首好诗,那当官加薪不是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在一门心思铺在研究诗赋上,怎么写诗,或者说怎么写能讨皇帝欢心的诗,成为了当时有从政梦的青年们头秃的问题,就像前几年资本热的时候,创业不怕你没钱,就怕你没想法,啥热啥多,历史常理。

 

当时几乎是全民写诗,诗人的身份变得多样(写诗的不再只有权贵),再加上盛唐版图辽阔,五湖四海的风光也不同,于是诗歌的内容和题材变得多样。用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作者,罗庸教授在《中国文学史导论》的话来说,多元化文化的碰撞,使唐朝诗歌的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诗歌的题材,也异常丰富。盛世之下,人民幸福指数上去了,矫情、病态的”宫体诗“也就没人写了。

 

那么盛唐时期的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呢?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里提到,盛唐时期的文学作品自带”盛唐气象“,啥意思呢?诗歌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气息。思想上三观正,充满正能量;内容上敢怒敢言,该夸夸,该骂骂;诗歌格调欢快,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唐诗这么上头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读起来顺,好记,更因为诗词的通俗易懂,读懂了,自然印象深刻。

 

不仅是诗歌通俗易懂,唐诗在这时期,更是发展迅速,文坛百花齐放。有的文人有着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梦,边塞诗写了一篇又一篇;有的文人则热衷于归隐生活,因此写不少关于了山水、田园的诗。再加上研究怎么写好诗赋是科举考试的重点,所以在学习前人模板的基础上,盛唐文人们不断的创新突破,什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诗歌流派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听到这,你可能会不屑,这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咱们前面几讲不是也提了嘛,都出了个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鼻祖了,盛唐时期的诗人写的再好恐怕也很难超越鼻祖吧。

 

哎,您还别太早否定,这“前浪”和“后浪”各有各的特色,你仔细品,这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你真没法和之前的比,时代不同了,盛唐文学自带“盛唐气象”。

 

接下来,开浩先带大家仔细品品这边塞诗。



边塞诗背后的故事

在前一讲,开浩讲到初唐四杰擅长写边塞诗的杨炯的时候,提到在唐朝军官上位速度比文学家要来的快,所以好多文人都有个驰骋战场,建功立业的边塞梦。那么到了盛唐,文人们还有边塞梦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国家版图一大,日常外交难免会有摩擦,守护边疆需要人啊,岗位需求量一大,求职的人自然就多了。其次,虽然盛唐的统治者是挺重视文学家的,但是你看诗人千千万,出彩的也就那么几个,统治者也挺忙的,不可能天天尬诗啊。诗写的再好,也没有比去边塞打一场胜仗的上位速度快啊。盛唐国强民富,军事实力自然不容小觑,这种情况下,想打败仗都难,这免费镀金的机会,谁都想!

 

而且你看,文人去边塞溜一圈,回来写首诗,不仅宣传了本国军事实力,建立民族自信,增强民族意识。百姓一看诗,唉哟,咱们国家的将士真勇猛,军事实力真给力,我自豪,我骄傲。另一方面又提升了被统治者看到的可能,蹭热谁不会啊,而且这种热,皇帝还希望你蹭呢,说大了就是搞点文艺宣传,一开心马上给你安排升职加薪。

 

因此,边塞诗这种类型的诗歌,在盛唐是很流行的,但与前朝不同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在边塞风光的描绘上笔墨多了一些,在情感上欢快了一些,类型上主要分为军旅生活和边塞景色两类,都在诗歌里尽情展露了“盛唐气象”。

 

比如说上学那会背过的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比起前朝浓墨重笔的描写将士上战场前的悲壮,盛唐的边塞诗,反而多了一些欢快的气氛,别喝酒了,赶紧组团开黑的感觉,打仗反倒成了一件很期盼的事情。开浩嗅出了盛唐特有的,活的好的人,也想着出去建功立业。不过毕竟是上战场,老这么嗨也有问题,于是这首诗又写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家心里门清,战争肯定有死伤,但是此时将士们已经把死生置身事外了,有什么比保家卫国更光荣呢?将士心境在这首诗里,一览无余,这是盛唐特有的洒脱和豪放。

 

有写将士上战场前的心境的,同样也有描绘边塞风光的,比如堪称边塞诗中抒情的绝唱,王之涣写的那首《凉州词》,一首诗带你走进驻守边关将士的内心世界。思念家乡时,望一望家乡的方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眼望去,流动的黄河,和在黄河旁的那座玉门关,动静结合,一副边塞动图呈现在我们眼前。

 

思乡之情化作一股暖流涌上眼眶,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来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是不品不知道,一品吓一跳的,很有画面感,一个人骑马快走出边疆了,都听到其他民族的乐器了,这个乐器吹的这个丧啊,跟我大唐激昂的感觉差太多了,回头看看杨柳,心里好难过,注意,柳在诗词里都是一个非常丧的代表意义,柳是“留”啊(留下的意思),但是主人公转念一想,真搞笑,明明是你们国家乐器太悲伤,为啥我要怪路边的杨柳树呢?我大唐人不丧啊,是因为他乡太远,故乡的春风吹不到罢了(春风还有一层潜台词,就是指皇帝的恩泽,国家的待遇,辐射不到这么远的他乡)。

 

于是离乡有多悲伤,反倒说明了家乡有多繁华了。连悲伤,都整的一股子“盛唐气象”的味道。

 

边塞诗不写打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文不对题”,但是却依然那么恰到好处,那么山水田园诗又怎么写的呢?会不会又是一群消极怠工的公务员写的辞职心情呢?



山水、田园,盛唐的大好河山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依然自带“盛唐气象”,因为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大多都在一本正经的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陶渊明谢灵运不一样,打着田园山水诗的旗号,写着辞职后的悲伤与无辜。

 

这里开浩必须要提一嘴,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大部分都是文人归隐时期所作。而这个归隐跟陶渊明的归隐还是有区别的。在盛唐时期,归隐分为两种,一种是功成名就后的退休;另一种是发现“公务员不适合我”的自我安乐。前者是少数,后者大有人在。

 

盛唐的归隐,是盛唐文人的新职业。就以退休后职业隐居的大诗人王维为例,他晚年被迫退休后,日常就是“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一个人一把琴,坐在幽深的竹林里,自弹自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没有人知道我在竹林的深处,只有明月与我作伴。竹林,明月,琴和诗人,难怪苏东坡老先生称赞王维写的诗,“味摩诘[jié](摩诘就是王维的字)之诗,诗中有画。”

 

这种场面对于一个被迫下岗的人来说,心态是太好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交恐惧症患者。至少在王维所写的诗中,我们能看到大诗人归隐后的生活,自娱自乐,什么仕途不得志的苦闷,什么为柴米油盐的担忧,那是不存在的,我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客。

 

如果说王维笔下的田园诗,有点“仙儿”,那么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恰恰相反,他笔下的田园山水诗,充满人情味,烟火气。

 

孟浩然的归隐没有选择什么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他选择的是八线小村庄,一次去好朋友家做客,写下了一首《过故人庄》(小时候都背过,我就不解释了,给大家读一遍回忆一下吧),“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看这诗写的,孟浩然的小日子整挺好,喝着小酒唠家常,唠的啥呢?老乡,今年家里庄稼种的怎么样啊,今天鸡又下了几颗蛋啊?喝的微醺还不忘了嘱咐一句,老铁,过几天我还来啊!真没够,跟隔壁老大爷似的。

 

简单的几句家常诗,勾勒出一个不会做饭的李子柒,这小日子谁不爱?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里,是这么评价孟浩然笔下的田园诗的,由于长久地过着隐居生活,对田野农村毕竟熟悉,他的诗比较有“人情味”,轻描淡写地勾勒出田园生活,平静和煦的感受中给人以朝气蓬勃的印象。

 

啥意思呢,读完孟浩然的诗,你不会觉得丧,你只会觉得春风和煦,岁月静好。就以我们背的可溜的《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极度舒适,背两遍还有催眠的功效,在我看来比睡不着听手机里模拟的雨声有用多了。盛唐的田园诗,就这么安详。

 

虽说以上这些诗人,仕途不如意,写的诗中,偶有愤懑,但你有没有发现,他们都不像陶渊明、谢灵运(前朝的诗人那样)一直丧,而是始终觉得日子有盼头,说到底还是时代不同了,这也是为什么盛唐的诗歌都自带“盛唐气象”,国富民强,国家强大,百姓对国家是充满信心的,管他什么工作不顺,就这样当废柴的日子,都值得我们期待啊。



总结:

听到这,相信你感受到了盛唐文学跟盛唐时期一样,回忆起来都令人舒适极了。吴小如教授在《古典诗文述略》里说到,到了这一时期(盛唐),轻浮秾艳丽的六朝诗风已完全被健康爽朗的盛唐情调所代替了,洒脱豪放、青春活泼、朝气蓬勃才是盛唐文学该有的样子,也是“盛唐气象”的精髓。

 

在盛唐的诗里,我们能看到奔赴战场跟旅游一样,被迫下岗跟回家探亲一样,不管是在哪都能过得乐呵乐呵,这是一个没有没落的时代,连情感细腻的诗人都感受不到丝毫的悲伤。盛唐的人间百态,柴米油盐全浓缩在了诗里。文学家用笔记录下了时代,同样时代也对文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清楚的感受到这种岁月静好,这期音频一点都不纠结,很适合伴睡,祝你睡个好觉。

 

听到这你肯定纳闷,唉开浩,别想仓促交稿,就算我再不知道古代文学,李白你也不能给我划过去啊,别急,咱们下节安排上,李白这个盛唐下的特例,或者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这个奇葩又有多奇怪呢?我们下期再唠。感谢大家宝贵的时间,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昂头看月亮

    浩哥,咱们唐朝有理科生没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昂头看月亮: 文理分科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唐朝没有文科生,也没有理科生

  • 爱上防晒霜

    每天睡前必听

  • 垚垚幺幺

    每天都在期待更新,更新。主播讲的很接地气👍👍👍👍👍点赞

  • 有阳光就有好心情tm

    你好,想咨询主播一个问题: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杨柳”是指的一首杨柳曲,还是杨柳树呢?

    熊谦益 回复 @有阳光就有好心情tm:

  • 赤心_木

    愤懑men(闷音),不读满,错得有点……

    开浩御书房 回复 @赤心_木: 这就是没走脑子,没什么好解释的

  • 阿毛和他的朋友

    开浩是兰州人吗?槛,我一直以为读jian

  • 我是咖喱饭

    开浩你说餐厅为什么要放音乐小朋友的问号增多了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我是咖喱饭: 给你营造氛围呗

  • 给自己比个心

    不得不说昨天晚上没有睡着,就是听着开浩的这期节目睡着的。

    给自己比个心 回复 @给自己比个心: 你想多了,我是浩哥的铁粉

  • 听友194519059

    好长姿势啊

  • 北海咕狼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