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五节:青春期的性意识萌芽
在青春期,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会过分看重性关系。他们希望借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然而有时候却会矫枉过正。假如一个女孩子认为自己一直遭受母亲的压迫,并且有反抗的意图,她就很可能会和她遇上的男人轻易发生性关系,以此作为反抗母亲的手段。她根本不在乎母亲知不知道,事实上,如果能让母亲为自己担心,她会更高兴。
阿德勒发现,有些女孩子在和父母争吵后,便跑到街上,和她遇见的第一个男人发生关系。这些女孩子以前一直都很乖,受过良好的教养,没有人想到她们会做出这种行为。我们了解到,这些女孩子并不是真的罪恶深重,她们只是有了一种错误的想法,她们觉得自己不被人重视,与人发生关系是她们所能想到的唯一受到别人重视的方法。
有许多被宠坏的女孩子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女性的角色。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男性总是比女性优越。这让许多女孩子不喜欢自己作为女性的地位,表现出“对男性的钦羡”,她们对男性的这种钦羡可能表现在许多种不同的行为里。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些女孩子讨厌男人并回避男人。有时候,她们虽然喜欢男人,可是在和男人相处时却感到忸怩不安,说不出话来。她们不愿意参加有男人的集会,面临性的问题时,也不自在。
当这些女孩子年龄渐大后,她们虽然说自己也想结婚,但是在行动上却没有任何进展。她们不接近异性,也不和他们交朋友。
有时候,女孩子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在青春期会表现得更为激烈。女孩子的行为举止比以往更带有男孩子的特征。这些女孩子希望模仿男孩子的行为,模仿男孩子的一些恶行劣迹,如抽烟、喝酒、说脏话、成帮结伙、放肆滥交等,这对她们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些女孩对自己行为的解释经常是:假如她们不这样做,男孩子就不会对她们感兴趣。在女孩子厌恶女性角色的一些场合,我们会发现同性恋、卖淫或其他的一些性欲倒错的情况。大部分的妓女从早年的生活开始,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没有人喜欢她们。她们认为自己注定地位低贱,也永远无法赢得任何男人的真情和兴趣。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环境下,她们很容易自暴自弃,并轻视自己的性别角色,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赚钱的工具而已。
女孩子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并不是在青春期才产生的,阿德勒发现,这种女孩子从她儿童时代开始,便讨厌自己身为女孩子的身份,只是在儿童时代,她们没有表现出这种厌恶的理由和机会。
并不是只有女孩子才会产生对男性的钦羡。所有过分高估身为男性的重要性的孩子,都会把男性化当作是一个理想,甚至会为自己身体是否强壮到能够实现男性化而担心。因此,文化中对男性化的强调也会使男孩子面临和女孩子同样的困难,尤其是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心存疑问的时候。
有些小孩子长大的时候,对自己的性别还存有疑问;因此,从两岁起,我们就应该让孩子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们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有时候,外表长得像女孩子的小男孩,会遭遇一些问题。陌生人常常会认错他的性别,即使是家人也可能对他说:“你应该是个女孩子。”这个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的外表是一种缺憾,认为爱情和婚姻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严重考验。对扮演自己性别角色没有信心的男孩子,在青春期会有模仿女孩子的倾向。这些男孩会变得带有脂粉气息,染上一些被宠坏的女孩子的恶习,比如搔首弄姿、装腔作势、乱发小姐脾气等等。
对异性的态度,也是在孩子们生活最初的四五年间奠定基础的。在襁褓时代,性的驱动力已经相当明显。但是在性的驱动力有适当的表现力之前,没有哪一种东西能激发它。假如它没有受到刺激,它的出现一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例如,当在小孩一岁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身体有的部分会有性激动的表现,这个时候不用害怕,我们应该和这个孩子合作,让他不要只对自身发生兴趣,也要多注意环境。假如这种性激动的行为无法阻止的话,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这时,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孩子不是性驱动力的牺牲品,而是有意利用性驱动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通常,这类小孩子的目标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惊讶和害怕,他们也知道如何捉弄父母。如果他们的习惯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那么他们就会放弃这种行为习惯。
阿德勒强调不应该对孩子们的身体给予刺激。父母们非常疼爱他们的孩子,孩子也同样喜欢父母。为了增加与孩子们的感请交流,父母总是搂抱孩子,或亲吻他们。但父母要知道这种方式是不恰当的。孩子们和成年人在回忆童年时,经常告诉阿德勒他们在父亲的书房看到某些春宫图画或观看到这类影片时,所引起的某种感觉。孩子们不宜观看这种图画或影片。如果父母避免刺激他们,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另外一种形式的刺激,是在前面已经说过的——向孩子们灌输不必要和不适宜的性知识。许多成年人似乎有一种散播性知识的狂热,他们生怕有人长大后,在这方面仍然一无所知。假如我们回顾自己或别人的过去,我们其实看不到像这些人预期的那种灾难性后果。我们宁可等待孩子对这些事好奇而想知道时,才告诉他们。如果父母对孩子特别留意的话,即使孩子不开口,父母也会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假若孩子把父母当作密友,他就会向父母发问,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回答孩子。
父母在孩子面前最好也应该避免过分亲密的行为。如果有可能的话,孩子最好不要和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里,或同一张床上。更理想的状态是,孩子也不要和哥哥或姐姐睡同一个房间。
父母对子女的发育状态要密切注意,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性格不了解,就无法知道孩子在哪些地方容易受人影响,或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影响孩子。
第八章 第六节:正视青春期
把青春期当作是一段特别奇怪的时期,几乎是一种世界性的迷信。一般而言,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被赋予各种私人的意义,并被认为能够完全改变一个人。例如,大部分人对更年期的态度也是这样。然而,这些阶段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截然不同的改变;它们只是连续生活中的一段,它们的出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个人在这些阶段中期待什么,还有个人赋予这些阶段的意义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面对它。
人们对青春期的到来常常感到不安,仿佛是见了妖魔鬼怪一样。如果正确了解这些情形,我们会知道在青春期,除了社会要求孩子要在生活方式上做一些新的适应之外,其他青春期的特征对孩子并不会有影响。然而,有些青年却认为,青春期是一切事物的终结,他们失去自己所有的价值和尊严,他们也不再有合作和奉献的权利,他们认为没有人需要他们了。可以说,青春期的所有问题都是从这些感知中发展出来的。
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学会把自己当作是社会上平等的一份子,了解他应该做的奉献工作,尤其是他已经学会将异性看作是平等的伙伴的话,青春期只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对成年人面临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如果这个孩子对这些观念的认识程度比别人低,或者是他对周围环境怀有错误的看法,在青春期,他一定还没做好享受自由的准备。假如有人强迫他去做自己必须做的工作,他能够顺利完成,如果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做,他可能就会胆小如鼠,一事无成。这种孩子能在别人的要求之下表现良好,但是一到青春期这种自由的状况下,他就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性,听众或读者需有所取舍。比如需正视孩子的性别差异,从幼年起就根据不同孩子的角色养,这是避免将来性别倒错的重要方式;在孩子对性知识感兴趣时顺其自然的给孩子介绍;父母和孩子早一些分床分屋睡,最好在5岁左右,这些观点都非常好。但作者不提倡和孩子拥抱则不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包括拥抱在内的肢体接触是最能表达爱也最容易被感受的爱的表达方式之一。
想生二胎或者三胎的家长注意听这一集,看看自己的房子够不够大
研究的仔细,这就是爱智慧的阿得勒大师的成功之处
青春期,更年期其实不是核聚变,不能置之不理不加引导,也不能觉得有啥大不了的。
不宜过分注重自己的性别,应该专注自己喜欢的事。小孩子爱模仿是天性,是摸索成长的一个环节。
与其说女孩模仿男孩的劣迹,不如说是社会对于男女的道德标准差别太大,而女性从小就被灌输了“女孩就应该怎么怎么样”,虽然男性也有所标准,但相对来说较为宽松。
车北河 回复 @才不是你的小可爱: 其实你所说代表着只是男女之别的标准,男人攻击性强标准也更多,至于给女孩子的,因为女人漂亮美丽天然的吸引力,给你标准其实是让你保护自己
我也时常这样觉得,我是同性恋,这辈子也没办法让父母满意了,一旦我出柜,所有的亲戚长辈都会转向指责我。有时候真想做个孤儿,如果堕落可以被爱为什么不试试呢
被骂猪头被忽视
不要与兄弟姐妹父母住同一个房间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集,总感觉听的时候特别治愈,回过头去想想到底是怎么解决问题吧,也回忆不出什么
笔下录语 回复 @Dora不想失眠: 他这个是举例让你思考该如何避免,而不是教你具体方法,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具体方法,如果你自己想改变就有了方法,如果你自己不想改变继续沉沦的话,那也就没有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