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白先勇细说红楼:葬花词中宇宙性的哀愁

3 白先勇细说红楼:葬花词中宇宙性的哀愁

00:00
21:33

我觉得那个曹雪芹写人的个性写得,探春、宝钗这一类的都是理性人物,非常理性冷静的,所以她们能够生存。比较感性的比较重于情的,大部分都是灭亡掉的在最后。事实上是如此,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觉得有些无情。不过,我们讲这个宝钗,她有时候对人的反应很冷淡。下面那一回是金钏儿跳井死的时候,你看她怎么反应。不过她的无情——后来她的抽签就很有意思:“任是无情也动人”。宝姑娘,冷香丸,这个姑娘也有她动人之处,就因为她酷因为她冷。

 

黛玉多愁善感,宝姑娘又非常地冷,探春也是那一号人物。大致说起来分成两派,一个是感性一派,一个是理性一派。理性这一派,宝钗、探春、袭人,这些都是这一派。黛玉、晴雯,这一串感性人物。所以我想这两个的对照,它这个《红楼梦》里面写人物,它不仅是写一个人的。它有时候写的这所谓的mirror image(镜像),好多面的镜子。一个人站这里有好多好的影像出来,这些影像的补足这个本尊,所以他刻画人物的时候,你看看他厉害的这种地方。所以探春跟宝钗相当接近,两个人会又有不同的地方。探春是探春,宝钗是宝钗。黛玉跟晴雯相同的命运、相同的个性,又有非常不同的。所以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它这些人物的刻画,它是一种集体的,不光是一个单独的一个人,它有好几个人来互相辉映的这么样子。

 

好,来到下面那个很有名的这一回,黛玉他们的所谓“饯花会”。春天走了,百花都开始凋谢了。当然,尤其是黛玉这个女孩子,对于这种持续的移动特别敏感。

 

我曾经说过或者跟大家提过,大观园是宝玉心中的人间仙境,人间乐园,也就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可是我讲说,他的太虚幻境跟那个大观园有个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我想太虚幻境里边的时间是停顿的,“timeless”——是没有时间的,所以那里的仙子们永远是那么美貌,那边的春花永远绽放。大观园里边不是,大观园里面时间是慢慢慢慢移动的,有春夏秋冬。我们这个小说里面也就是由春夏秋冬四季来,人家写的我们这个从兴到衰,这时候是春末了。

 

到了春末的时候,这个花要谢掉的时候。我说林黛玉最敏感最有慧根,她跟宝玉两个人对自己的命运隐隐中最能够感受到的——她个人本来在前生就是一株仙草,绛珠仙草,在灵河的旁边,由于神瑛侍者的灵河灵水仙水的灌溉,能够保持它永远的生命在上面。自从这个绛珠仙草降落到凡间以后,在红尘里边以后,那它就变成百花中的一种,大观园里的一朵花。大观园里面那些女孩子都好像一朵一朵春花一样。

 

我们想一想,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东西?第一,我的感觉就是花,上天怎么会造出那些东西来。能够试想这个世界上没有花吗?花是最美的。怎么会上天会造出这么美的东西出来?可是在世上花不长久的,会凋谢的,没有永远的。当然有些是冬天开,有的秋天开,很多花到了春天以后就开始凋落了。大观园里面那些女孩子也就是一朵朵春花一样,我们的护花使者就是我们“怡红公子”。

 

但是我就说呢,因为大观园里边有春夏秋冬,所以这些真的花会凋谢。这些春花,女孩春花,也有一天像那些花一样也会凋零下去。所以在太虚幻境中讲的那个十二个《红楼梦》的曲子里边这个哀悼林黛玉的那一首《枉凝眉》。这个是这么写的,说:“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它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春夏秋冬一转的时候,到最后是泪尽人亡。在这个是暮春的时候,黛玉,我们这个绛珠仙草下了凡,这个绛珠仙草,在前面有好几次,她已经对自己的性命的这种无常这种感觉已经很浓了。前一个晚上受了些委屈,这个现在暮春又看到花落时候就非常感慨,就写下她自己的一首自挽诗,是非常有名的《葬花吟》又叫《葬花词》。这首诗等于是林黛玉的自挽诗。我说那个上一个这太虚幻境里面《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在某方面来说,也是十二首挽歌,哀婉那些女孩子一个一个的命运。

 

林黛玉写这个《葬花吟》的时候,她已经非常consciously(自觉地),觉得自己的生命的无常,她不光是写她自己,在这首诗里面也写所有的最美的落花的命运。所以我想她不光是一种自怜自哀,也是我上一次写到,她在梨香院听的那些戏词,她突然想起来一些这种中国诗抒情诗里边的,那些伤春悲秋的一些词句,引发了她自己对自己生命、对春天惋惜。

 

这个我们刚刚讲的二十五回,不是那个回目吗?这个庚辰本还有个地方,“上回”也不太妥当。你看它说,“魇魔法姐弟逢五鬼”,“姐弟”两个字,这关系不对,凤姐跟宝玉不是姐弟是叔嫂。二十五回程乙本它是用“叔嫂逢五鬼”,大家注意一下子。

 

还有那个“宝钗扑蝴蝶”,团扇大的玉蝴蝶是一双的,那当然也就是宝钗对那个婚姻,两个人的最后那种婚姻的追求。大家晓得,最后她跟宝玉结婚的时候,宝玉已经“玉”失去,本性死掉了,剩下空壳子一个。最后他去考了试回来,在路上的时候他出家了。最后,我们在太虚幻境里面看的,看到宝钗也是一场空的。那对蝴蝶,我们在讲到蝴蝶,大家都有个联想:庄子的《庄周梦蝶》。我们是《红楼梦》——《庄周梦蝶》,这衍生起来,那一对蝴蝶便是一个梦蝶中的一场梦一样。她追求到最后,看起来表面看见,她在追求她的幸福,最后还是落空一场。大家注意一下。

 

好了,《葬花词》是黛玉的自挽诗。由于春夏秋冬持续的这种过程,花草是必然无法挨过秋冬,人也是无法逃过时间的压迫,何况黛玉本来就多愁多病,这么一个女孩子。事实上她也真的生肺病,后来她吐血死的,所以她自己知道自己弱柳扶风,她的寿延是不长久。最后还是归宗结底归到了佛家的人生的无常。也就是“好了歌”,“好”就是“了”,“了”了就是“好”,要“好”就这得“了”。“不了”的话就“不好”。所以最后的时候,“好了歌”,其实讲的也是这个,也是互相呼应起来。

 

我讲说黛玉她的构成,最重要的意思,还是诗的构成,所以就讲说是,最后她有写我讲过的诗。中秋夜她联句的时候,最后一句她的警句出来,这是“冷月葬诗魂”,她是个诗魂,诗的精灵的化身。

 

她那个诗的也就是我们的中国的抒情诗传统,她在梨香院听的那些,从这个唐诗宋词一直到戏曲的本子里边,都是讲的这些伤春悲秋,这个传统下来,在林黛玉是具体地呈现在这个女孩子身上。

 

她写的诗我们再看一看她的那个,这是个古诗体,这个庚辰本的是“花谢花飞花满天”,这个“花满天”不太好,应该是个“飞”字,应该是“花谢花飞飞满天”,“花谢花飞”,然后再一个“飞”字,“飞满天”, (看整篇):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讲的这个春天百花凋残。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这个“闷”字不太好,应该是“愁杀葬花人”。“阶前愁杀葬花人”——这是程乙本那边: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往下一看啊!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本来那个程乙本是“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个“葬花人”写花也写自己,写自己也扩散到:由一己之悲变成世人之痛。我们看这个落花,看到花,花的飘零,总有一种所感,看到一个美丽的像花朵一样的一个女孩子,渐渐枯萎,当然疼惜。这也是人生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也就是我引的《相见欢》里边,这个李后主李煜写的这个: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个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我想这个《葬花词》(《葬花吟》),也就跟后主的那首《相见欢》,你对照起来。后主也是开头是以自己的亡国之痛,慢慢变成世人之悲,他感受到人生的感悟。我想黛玉在这里也是,由于看的这个暮春的,由于看了这东西,由于“一己”,自己也想到了整个,变成宇宙性那种哀愁。那么她这首当然非常有名,我说过黛玉非常有,最有慧根最有灵性的这么一个女孩子,这么多人物里边。宝玉还得慢慢来,虽然《寄生草》,那个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对他有所(启发),他还没有,还沉溺在他的这个红尘中。黛玉感受到了,她已经写出来说出来了她心中的那种感受。这就是《葬花吟》这首诗。

 

大家都记得贾宝玉到太虚幻境的时候,他不是喝了那个仙酒,喝了仙茶吗?你都记得那是什么?“万艳同杯,千红一窟”,有没有?我想其实那个的意思跟那个《葬花吟》对照起来了。所有这些花,也就是说,所有这些青春的女孩子有一天也是“万艳同杯,千红一窟”,也就是《葬花词》的最后。如果稍微补充一下子《葬花词》到最后面那个地方,“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下面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绛珠仙草下了凡尘以后,这个红尘不是她,不是她的最后的归属,这个红尘都是红尘滚滚,都是些泥土。“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是个最要高洁,孤高自负的这么一个女孩子。我想她的灵魂里面就是诗的灵魂。所以这么一个女孩子,那么她当然觉得红尘里头一无是处,没有归属的地方,即使飞到天尽头,天上何处有香丘?到哪去?到哪去找了这么一个能够安身的地方呢?她说呢:“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还不如把它埋起来,埋起来的话,可能有一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家看到这个以后呢,你们看到黛玉之死。黛玉死的时候,黛玉死得很凄惨的。的确她最后的时候,她在贾府里头也失势了,贾母对她的疼爱的心也减了。

 

她自己生病了以后,尤其她病得(将)死的那时候。那一回:“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那个一方面是薛宝钗在跟贾宝玉在成婚的时候,一方面这一边黛玉正在,她快死的时候焚稿断痴情,把自己的诗稿烧掉。烧掉诗稿,“一抔净土掩风流”。诗稿就是她自己,我想她是诗的构成,她的诗稿等于她自己,自己把它烧掉。最后焚稿,焚稿的时候,她也在这个时候已经写下来了——“一抔净土掩风流”,希望把她自己埋掉。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她写的这些,我们现在骤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非常自怜自怨自艾的,这么一个女孩子。其实不是,一方面当然是她自己的命运,她很敏感地感受到她自己的命运。我说这个《红楼梦》还那么长,常常是伏笔千里的。她写她自己是的确非常凄凉: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她这个最后的时候,她病得快死了张开眼睛一看,那一边锣鼓笙箫,正在结婚成大礼。这边凄凄凉凉,还没有人来看她了。还一看,只有紫鹃一个人跟着她。她晓得必死无疑,没得救了自己。她就跟紫鹃讲了几句话,她叫紫鹃妹妹,这时候本来紫鹃是个丫鬟,她把她当亲妹妹。“妹妹,我这里没有亲人,”她说,“你好歹——我这一身是干净的,你要把我送回去” 。不肯葬在这个贾家。所以她希望的是“一抔净土掩风流”。最后的下场收场的确如此凄凉: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么她一方面是伤感那个(春天),这个惜春伤春;一方面伤感自己的命运。她不光是如此,《葬花吟》那么有名,自挽诗要是扩散起来的话,也是黛玉以一己之悲触动了世人之痛,对自己的“好景不长,青春不在”这种的命运有所限制。她常常会感(伤),最敏感最灵慧的就是她,这么敏感灵慧的,对自己的命运是有所感悟的。她晓得自己可能这个蒲柳之身不长久。的确也是,身体很弱的这么一个女孩子,所以这首诗不光是这个黛玉的自觉自挽诗,还是挽一切美好的暂短的东西,暂短的繁华。自挽诗也是一首对所有的那些暂短繁华的一种哀悼。《葬花吟》我想可能是我们讲的伤春悲秋这一个抒情诗传统,到了这个时候可能到了顶点,再往后可能找不出这一首像《葬花吟》这样的(诗)。

 

那么前面我引了那个汤显祖的那个《牡丹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个系列下来,到了《葬花吟》可能又是翻起一个高峰。这是我们那个抒情诗的那个传统下来的,而这个特别动人的,因为它又是涉及了黛玉的一生。所以我们念起来感受特别深的原因,因为它还有故事在里头,还有一出戏剧一个drama在里头,我们念起来好像也特别地丰富,这首诗。

 

 

 

注:

“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系列节目由看理想授权方所文化FM发布。

欢迎对全本感兴趣的听众,移至看理想APP收听。

若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徐水河

    宝玉与熙凤也是表姐弟

  • 听友86119844

    白先勇先生讲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