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到底有没有“我”?

第26课:到底有没有“我”?

00:00
20:18

大家好,欢迎来到金刚经修心课第26课,这一课我们讲金刚经的第25段,第25段翻译成现代的大白话是这样的:

 

“须菩提,你觉得如何?大家不要以为如来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去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因为实在是没有如来可度的众生,假如有如来可度的众生,如来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实质上并没有我,但一般的凡夫以为有我。须菩提,所谓凡夫,如来说并非是凡夫,只不过名为凡夫而已。”

 

金刚经一路讲下来,讲到这一段的前面一段,讲诵读受持金刚经,并为他人宣说金刚经,会得到不可限量的福报。给人的感觉是已经讲完了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第二次对于须菩提的回答好像已经讲透了,可以结束了。但是,释迦牟尼佛还是担心我们在认知上有偏差,还是不结束,还是苦口婆心地要把道理讲得更深更圆融。

 

这一段,释迦牟尼佛在解释一个逻辑上的疑问。在前面,提到要想彻底解脱,就必须发菩提心,在救度自己之前先救度所有的众生。又提到佛即众生,众生即佛。那么,佛要不要救度众生呢?这一段解答了这个疑问,释迦牟尼佛说,佛当然要救度众生,不仅佛要救度众生,任何修行佛法的人,任何寻找觉悟之道的人,都应当救度众生。

 

但是,任何救度众生的人,都不应当有救度众生的念头。因为一有这样的念头,就会马上着相,有所分别。首先是我要去救度,有我相,其次是救度别人,就会有人相;再次是救度的不止一个人,还不止是人,就会有众生相;最后,救度的念头不断,就会有寿者相。所以,要不起念地去救度众生,不要有我要去救度的念头。我是关键。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如来说我,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意思是,自己所说的我,其实是“无我。”

 

所以,这一段的重点是无我。对于自我的执着,是分别心的关键,也是着相的关键。因为有自我的意识,才会有种种分别。假如破除了我执,那么,其他的障碍就迎刃而解。

 

“无我”在佛教里,是三个基本原理(三法印)之一,其他二个分别是:无常,涅槃。也有四法印的说法,加了一个苦谛。简单地说,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四句话: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行无我,涅槃为永寂。大意是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有生有灭的,都是无常变化的;各种事物的运行带来的埋下的都是苦的种子;各种事物的运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主体;只有超越生死轮回安住寂静才是最终的解脱。

 

关于无常,关于苦谛,关于涅槃(指死后不再轮回,处于不生不灭的境界),都比较容易解释和证悟,比较难的是“无我。”据说,唐朝著名的在家佛教修行者庞居士听某和尚讲金刚经,讲到“‘无我”、“无人”时,他起来提问:“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是的,如果说无我,那正在讲和听的人是谁呢?就如此刻,正在计算机上打字的人是谁呢?

 

关于“无我”的修习,也许正是从“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开始(存在主义把这个问题加上“我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作是存在的根本问题)。所有人觉得我就是我,是理所当然的,不用怀疑的。但是,如果我们静心思考,可能会发现,我是谁?实在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一个大学生问哲学老师:

 

“有一个问题使我苦恼,怎么说呢,有时候我觉得我并不存在。”哲学教授反问了一句:“谁觉得你不存在?”学生回答:“我觉得。”马上就逃跑了。有一则网上流传的贴子更加有意思:女人认为自己过得很不如意,于是她自杀了。

 

她准备进入天堂的时候,一个天使拦住了她。天使问她:“你是谁?”

 

“我是玛丽·布莱克。”

 

“我没问你的名字,我问你是谁?”

 

“我是老师。”

 

“我没问你的职业,我问你是谁?”

 

“我是杰克的母亲。”

 

“我没问你是谁的母亲,我问你是谁?”

 

“我住在松树街28号。”

 

“我没问你住哪,我问你是谁?”

 

……

 

最后玛丽决定回到人间寻找“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段对话几乎是《弥兰陀王问经》中那先和弥兰陀王对话的现代版,那先问弥兰陀王:“什么是那先?你认为头发是那先吗?”然后他依次问了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不是那先,弥兰陀王都说不是,那先就说:“我问的这样仔细,都没有发现任何那先,因此,那先只是一个空洞的声音。”非常有趣地说明了“我”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主体,只是一些名色的组合。这是从无常的角度看“我”只不过名色的因缘和合,并非一个绝对的实体。

 

而在南传佛教典籍《杂尼迦耶》里,佛陀还从苦谛的角度说明这个身体其实并不是“我:”“身体(色)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身体就不会陷入苦,人们就可以说,‘让我的身体这样,让我的身体那样。’可是身体不是我,所以身体陷入苦,人们不能说‘让我的身体这样,让我的身体那样。”’依次类推,受、想、行、识也都不是我。最后,心也不是我:“如果无知的人将四大元素的产物——身体认作我,也强于将心认作我。为什么?人们看到这个四大元素的产物——身体存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而我们所谓的心、意和识,日夜消长,此起彼伏,犹如林中跳跃的猴子,抓住这根树枝,放掉那根树枝。”

 

佛陀的意思非常清晰,他所说的无我,并非说没有这个我,并非说站在前面的那个人不存在,也并非说他自己不存在,而是说,这个我不过是五蕴的聚合。五蕴: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我不过是色、受、想、行、识的积聚而成。没有一个元素是独立的,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此,我们不要执着于由五蕴组成的那个自我。我们要学习观察,每一种自我意识的升起和消失。要看着每一个我来了,又走了。刚才还是想吃雪糕的我,突然又是想找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我。

 

不要执着于我,要“无我”。这是佛学的基本原则。但佛陀在许多地方说,你要回到你自己。一帮年轻人在林中去追一个逃跑了的妓女,正好遇到佛陀,佛陀问他们在寻找什么,他们说在寻找一个妓女。然后,佛陀就引导他们:为什么不去寻找你们自己呢?在《长尼迦耶》里,佛陀对阿难说:“你们要以自己为岛屿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

 

 

这和“无我,”好像很矛盾。但是,如果我们贯通了佛陀前后的教诲,就会发现,并不是矛盾,而是同一个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去说。佛陀在金刚经里说: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佛并没有说“我”不存在,佛只是进一步看到,所谓“我,”是一个假名,所有的“我”都是五蕴和合而成,都是有生灭相续的假相。当佛陀说,你要回到你自己,是回到那个能够觉知到自己是个假相的自己,回到那个如如不动的清净的自己,回到那个能够觉知到烦恼的自己。

 

当佛陀说“无我,”是在提示我们,我们所执着的那个我,其实不是真正的我,只是一个有生有灭的“臭皮囊”,只是一堆不断积累起来的“习气”。我们以为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因此,不断地努力满足身体的愉悦。身体引起的感觉,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冷了我们要穿衣服,饿了要吃饭,等等。还有各种意念、看法,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方向。因此,每个人实际上都生活在由身体和观念构筑的牢房里面。

 

但是,身体只是一个身体,一个不断衰老直到死亡的形体。仅仅死亡,足以证明它不是理所当然,也非绝对,更非永恒。因此,为着满足身体的需要所作的努力,有一个适当的度,如果生活的目的,全然为着满足身体的需要,那么,自我就成了身体的奴隶。名声之类似乎是比较超越性的东西,但是,如果你以为你的名声或职位,就是你自己,也注定会失望。因为,名声、职位建立在别人的看法之上,你自己无法左右。当职位不再或名声消退的时候,就是无边的烦恼和痛苦。至于观念,更非我们自己具有,而是社会透过家庭、学校等赋予我们的,也是透过漫长的文化传统赋予我们的,当然,更是积淀在我们意识里的碎片。

 

所以,佛陀说,要回到你自己,回到那个不受身体、名位、观念束缚的自己,那个在当下向着无限敞开的自己。那个身体还在,当割破了指头,还是会痛;那个职位还在,那些观念还在。你感觉到那个痛,但同时更观照到那个痛;你处于那个职位,但同时更观照到那个职位;你每一个念头产生时,你都会觉知到,都会观照到。这样,你不会完全服从于着你的身体、你的观念,也不是要泯灭你的身体和观念,而是把他们放下,放在大自然之中,放在一个无限性中,让他们返回到根源上,返回到整体性之中。我是我,同时,又不是我,所以,我是我。

 

佛陀用“无我”的说法,启发我们可以从自身抽离出来,从一个更远更广阔的角度来观照自身。前面说到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谓五眼,是观照的方法,是如何从自我的界限,渐渐扩大,让自我回到本原之中。佛陀并非有什么神通,并非借助什么神力,而是凭借自己的观照,看到了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能够禅定,能够证悟到存在的空性,能够发愿以无我的念头去普度众生,那么,你也能像佛陀一样,什么都看到,什么都能够知道。

 

第26堂课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如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vi_tn

    大学生问哲学老师的例子,听课很多遍才突然领悟其中意思。既然无我怎会“我觉得”

  • A肆玖昌明

    诸行无常, 诸行皆苦, 诸行无我, 涅槃为永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