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听课】希伯来晚祷时刻的幻象

83.1【听课】希伯来晚祷时刻的幻象

00:00
11:35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刘雪枫。欢迎收听我的节目《古典音乐轻松听》。

今天我们利用“音乐的神圣”这个单元,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位在作曲家人名榜里排名比较靠后的作曲家,他叫马克斯·布鲁赫,德国作曲家,他也写歌剧,写交响曲,写声乐作品,数量比较可观,但是却基本上被今天的人忽略不见了。


人们现在可能只记得他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名字一说出来有点“如雷贯耳”,一首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一首是《苏格兰幻想曲》,如果再加上一首他的著名作品,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首大提琴与乐队的《科尔·尼德莱》。


“科尔·尼德莱”是希伯来语“我辈起誓”的意思,是赎罪日晚祷时祷告颂词的第一句,在祷告的时候都会唱起希伯来古老的圣歌,所以也有人把布鲁赫这部作品直接译作《希伯来晚祷》,好像更容易被人接受。


布鲁赫使用这首古老圣歌的原型主题,以幻想曲风格谱写了这首大提琴曲经典。


乐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忧郁的D小调,情绪悲伤哀愁,主题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大提琴展示了它最为人熟知的抒情性和深沉性,之后出现的旋律基本上是这个主题的变奏。


(听听音乐)


第二段从大概五分钟左右开始,在竖琴拨奏的陪衬下,乐队奏出光明的动机,大提琴以舒展悠长的旋律开启了充满希望的祷告。


(听听音乐)


这段音乐东方色彩略减,扑面而来的是德国浪漫主义特别是门德尔松式的明亮、舒展、和谐的声音。


而且越到后来越庄严神圣,美丽的歌唱带来心满意足的美好,所有的人内心都充满光明和希望,音乐就是在这样宁静而神圣的气氛中轻轻地静静地结束。


(听听音乐)


德国作曲家布鲁赫虽然生活在与勃拉姆斯相同的年代,但他的音乐语言相对保守,更趋向于门德尔松时代的和声配器特点。


这可能与他为人的个性有关,其实即便在那个时代,他的音乐都属于不仅有可听性,而且感情真挚,技法娴熟,特别是旋律异常动人。


但是他肯定也属于那个时代极其低调的作曲家,要么呆在一座小城市当指挥,要么在音乐学院任教,即便国家很重视他,颁给他一系列荣誉头衔,也没有把他炒作成明星。


就比如我们今天对他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或者也对于这首《科尔·尼德莱》听得再熟悉,对他的生平也所知无几,因为确实他一生中值得拿出来说的故事实在太少太少了。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刘雪枫,这里是《古典音乐轻松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汪汪炒栗子

    大提琴的音色太优美了,沉静凝重,和谐舒展.

  • 1358209jqvg

    感谢雪峰老师的分享

  • 炼184810660

    布鲁赫一贯的风格:优雅、缠绵、带点忧郁、感情真挚。大提琴跟小提琴比较,更显得深沉。

  • alicehjhm

    不留传闻,只留作品的作曲家,真的珍贵。低调、高贵又孤独,很符合德国古典气质

  • 玉与玉

    大提琴声营造出沉郁厚重的氛围

  • 张灯结彩_9n

    评论不能写完整吗?留着尾巴读者好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