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护城河4

投资的护城河4

00:00
09:23

投资的护城河4:先分析业务前景,再去研究业绩,最后才是算估值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讲,投资的护城河,今天我们看,晨星公司是如何考核管理层的管理的。他们目前已经对全球1100家公司做出了管理评级,在拥有宽阔的护城河的公司里,有接近25%的公司,获得了模范管理评级,这个比例要明显高于狭窄的护城河公司,在没有护城河的公司里,基本上不存在模范的管理层。


虽然管理本身,不能够被视为公司的护城河,但是他却可以建立和拓宽公司的护城河,也就是说管理只是手段,护城河才是目的,如果有人说我们公司管理很好,但是却并未创造任何护城河优势,那么这种管理也是一文不值的,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相反,优秀的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更加能够吸引管理人才的加入,从而形成正向反馈。


如果分行业来看,能源行业中,出色的管理占比更多,其次是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和日常消费,在工业和基础材料行业中则最少。比如在消费品行业中,可口可乐就是一个模范样本,他们永远在做远期规划,做品牌投资,维持高定价地位,保持可口可乐的非酒精饮料的全球领先地位。IBM也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在传奇管理者郭士纳的操刀下,蓝色巨人积极转型,从卖硬件的公司,转变为卖服务的公司,让他的销售业绩出现明显的复苏,而且增长越来越快。


相反的例子是一家叫做迪安食品的公司,他的管理层为了降低负债杠杆,不断地在出卖优质资产,所以公司越来越差,赚钱的业务越来越少,最后杠杆也没降下来,利润还大幅下降。还有金融行业里的野村控股,这是日本最大的投行,你很难想象这么一家金融巨头,他的资产配置能力极差,10年中的权益投资收益,极少能超过10%,而且在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弥补财务亏损,他还极大地稀释公司股东权益,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换CEO,还经常爆出内幕交易丑闻。还有大家熟悉的西门子,这几年也很糟糕,经营停滞,投资回报率降低。还有著名的黑莓公司,一开始他是有巨大优势的,但自打苹果出来之后,他的决策失误连连,并没有紧随趋势而转型到智能机市场,现在变成了为生存挣扎的公司。已经严重的落伍了。


 


老齐也可以给大家总结一些国内的例子,比如之前我们提到的,五粮液是白酒中最强的,结果由于战略错误,盲目扩张品类,让口碑越来越差,反而茅台在高端上一直坚持。还有剑南春,当年也是号称茅五剑之一,跟茅台五粮液并称,但是这几年品牌做得也十分不理想,现在剑南春的只能算是一般的白酒。同样还在服装生意上,比如10年前,李宁是国内运动品牌的第一,但是非要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去国际化,挑战阿迪耐克,结果惨败,回来一看,国产第一的位置也被安踏给拿着了。弄得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形象。换了几个CEO,折腾好多年之后,现在还稍微的有复苏迹象。


 


还有这几年的国美,在别人都在扩充线下的时候,他的表现是完全蒙圈的,先是要打线上,花了大价钱收购当年跟京东其名的库巴网,然后与国美在线合并,但几年下来玩残了,又开始回收线下,明显就是跟不下去的节奏,原来跟国美其名的老对手苏宁,2020年初的市值已经是国美的6-7倍。更不要说跟阿里,京东,拼多多去比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了。当然还有阿里,虽然他已经如此成功,但是在马云第一次交出CEO的时候,却出现过明显的错误,他第一个接班人是陆兆禧,老陆的战略是跟企鹅去拼社交,做个来往去硬杠微信,结果动用了全公司的资源,却还没开战就全军覆没。反而微信推出的抢红包,一下抢走了支付宝小一半的支付业务。这才逼着马爸爸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扶正逍遥子张勇,而张勇力挽狂澜,放弃了跟企鹅的正面冲突,强力打造手机淘宝,总算稳住了阿里帝国大厦。阿里也实现了对于腾讯的再次反超。


 


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要先形成一个思维习惯,也就是在判断一个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一下,他的业务前景,老齐总是说,要先分析业务前景,再去研究业绩,最后才是算估值。有人拿到一个股票代码,甚至连他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就着急看他的市盈率,然后就断定他能不能投资,这是完全错误的逻辑。


 


下面我们来看,护城河在红利投资中的应用,也就是你的投资,是基于对方分配的红利的时候,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1红利安全吗?2红利会增长吗?3未来红利前景预示着多高的总收益水平。有些朋友买的所谓的红利公司,乍一看红利很高,但其实都是周期股,今年股息能到8%,明年可能一分钱都没有了。这种公司就不能用红利的思路去投资。他并不符合刚才说的三个原则。


 


一直以来对于红利,投资界都有异议,有人认为他很好,因为是可以拿走的钱,也是我们可以不通过交易,而退出投资的唯一手段。但是也有人反对,他说红利如同你得到了一笔贿赂,诱惑你对那些缓慢增长的公司感兴趣,而这些公司也总是很懒惰,他们从不考虑用这些钱投入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老齐解释一下,他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分配高红利的公司,基本都是因为投资渠道匮乏,不知道该干什么挣钱,才会把钱分给股东。巴菲特就是你这个意思,她一直认为,钱在他手里会更有效率。所以他始终拒绝分红。


 


但这个事也要分开来看,毕竟红利是小股东唯一的抓手。而且一家公司成长缓慢,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团糟糕,价值型公司,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非常稳定的回报,特别是那些需要现金回流的投资者,红利可以确保他们在熊市里也有很好的收入。


 


支付红利能够为股东提供直接可见的回报,在5种现金流配置当中,他是唯一一个具有这种优势的。即便是回购股票,让股东权益增加,但作为投资者来讲,也可能完全感受不到。比如在熊市里,公司回购股票,股票短期上涨,但是由于市场太悲观了,很快又跌下去了,甚至跌的更深,那么投资者就很难感受到这种善意。支付红利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他却有这么几方面的正面效果。


 


1,红利支付给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号,表明了管理层有回馈股东的意愿。这个很重要,老齐也一直说,公司有没有自由现金流,你就看他有没有持续的分红,一般持续分红的公司,都会有自由现金流。


 


2、红利是对公司的约束,只要支付了红利,市场的期望就是每年红利增长,他要想再取消红利,就会遭到大小股东的集体反对。比如2018年格力决定不分红,一下就捅了马蜂窝,让他短期内大跌掉了270亿市值。后来董小姐也扛不住压力,还是继续分红了。


 


3、发放红利,还是吸引长期投资者的最好方式,这些期待红利的投资者,一般不会为了短期波动而抛售股票。比如你10年前买入格力,现在基本已经靠红利收回了全部成本,这样格力在你手上就是一张长期饭票,是一只会不断下金蛋的鹅,你也就不会再抛售了。还有万科的个人大股东刘元生,他持有万科30年,持有1亿多股,早就收回了投资,现在万科的分红基本上就是11块钱,也就是说,刘先生每年靠分红就赚1个亿。而30年前,他买万科一共才花了360万。所以这就是红利的力量,只要一个公司长期增长,还大比例分红,我们只需要坚持10年的时间就能靠红利收回投资,之后就全是躺赚了。


 


西格尔教授,也就是写股市长线法宝的那个人,根据他的研究,美国精选红利指数的复合收益率,要明显高于标普500指数3.2个百分点,假设从1991年投资1万块钱,2012年红利指数能有10万的收益,而标普500只有6万。所以红利指数长期跑赢标准指数是确定的事情,如果你只投资一个指数,那么红利指数显然要比普通指数更好。但放在组合里却不一定。


 


当然红利指数也有缺陷,那就是一些新经济的公司,他总是完美的错过,比如谷歌也从不支持分红,阿里和腾讯的股息率也很少,所以你要买红利指数,对于这些新经济的配置就过少。那么对于未来来说,也就有更大不确定性。明天我们就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去好好研究一下护城河对于红利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