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华美而悲哀的双重青春恐怖(下)

【赏读】 华美而悲哀的双重青春恐怖(下)

00:00
20:50

1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万燕,今天我们接着品读《茉莉香片》。

上次我们讲到童年伤害和自我人格,今天我们讲第三点:精神阻隔。

张爱玲通过《茉莉香片》表现了两个彼此阻隔的世界:言丹朱和聂传庆两个不同的家庭,又以这两个家庭为视点,通过聂传庆与家内家外的精神渠道的无法沟通和彻底截断,表现出那个时代人类精神的阻隔,用张爱玲在散文《烬余录》结尾的一段话可以对应: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橱窗和影子,他人和自我,都隔着一道类似于镜子的物质,《茉莉香片》里,张爱玲用了很多类似于镜子的反射物质来表现人与人的精神阻隔,大家注意小说开头公共汽车上的玻璃窗和被人抱着的杜鹃花,聂传庆知道言子夜的身份后精神世界的变化,反射变成了阻隔:

他穿了一件蓝绸夹袍,捧着一迭书,侧着身子坐着,头抵在玻璃窗上,蒙古型的鹅蛋脸,淡眉毛、吊梢眼,衬着后面粉霞缎一般的花光,很有几分女性美。
……
她走了,传庆把头靠在玻璃窗上,又彷佛盹着了似的。前面站着的抱着杜鹃花的人也下去了,窗外少了杜鹃花,只剩下灰色的街。他的脸换了一幅背景,也似乎是黄了,暗了。
……
聂传庆在正中的红木方桌旁边坐下,伏在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冰凉的,像公共汽车上的玻璃窗。
……
窗外的杜鹃花,窗内的言丹朱……


比以往的电影手法更进一步的是,她让聂传庆的身份直接进入一个摄影师的想象去寻找母亲:

刚才那一会儿,他彷佛是一个旧式的摄影师,钻在黑布里为人拍照片,在摄影机的镜子里瞥见了他母亲。

而母亲的生命,被“锈”在镜子似的屏风上: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锈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所有镜子一样冰冷的阻隔使聂传庆感到寒冷,最后彻底地扭曲了自己。张爱玲借助玻璃、大理石的桌面,用物象来物化精神,用物质来表现精神,在她的小说世界里,精神和物质不是对立的。她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物质上的善和精神上的善向来是打成一片的。”她从来不回避对金钱和物质的喜欢,所以在她的小说里很细致地写衣服,写纹路,写家具,写描金小茶壶,她不是把它们当作物质来写的,而是当作精神来写的,这一点和巴尔扎克笔下的物质不同,巴尔扎克的物质和人物是没有发生关系的。张爱玲也不是物质高于人物精神(比如法国的罗伯·格里耶,他的小说里物质的位置非常高,高到要用智商去读,人物的精神和心灵消失了)。在张爱玲的小说里,物质和人是打成一片的,她写物质,一定是和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有关系的。

2
聂传庆的精神阻隔是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无处不在,和父亲后母的阻隔,和死去的生母的阻隔,和言丹朱的阻隔,和言子夜的阻隔,和同学们的阻隔,是彻底的精神阻隔。

也幸亏聂传庆做出了杀人的举动,言丹朱是一个有慈悲心和同情心的女孩子,这个举动彻底消灭了她对聂传庆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如果没有这个举动,聂传庆用死缠烂打的方式纠缠,丹朱可能心软投降,一旦和聂传庆结合了,那言丹朱一辈子都会生活在痛苦之中。他羡慕、嫉妒言丹朱,当言丹朱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缺失,他失控地喊道:“有了你,就没有我。有了我,就没有你。懂不懂?”“这时候聂传庆通过暴打言丹朱,就像父亲暴打他一样,来发泄扭曲的精神世界,为什么说:在这一刹那间,他与她心灵相通。因为一直幸福快乐的言丹朱也体验到了聂传庆曾经“被暴打”的感受。

言丹朱是张爱玲笔下一个难得的“好人”,对于她,张爱玲曾经针对《传奇》几篇作品,用不点名的方式谈到过:“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丹朱是一个善女孩,却因为她的善良、慈悲,把自己也带入了悲剧,因为她具备幸福人生的快乐和女人的虚荣,她轻视了聂传庆,甚至以善良的名义鄙视了聂传庆,却又无意中对聂传庆造成了诱惑,如果她不美,恐怕真的是有三分讨人厌。因为她被惯坏了。她对聂传庆的关心除了善良、慈悲和同情,也有歉疚和轻视,歉疚自己太快乐而传庆不快乐,轻视传庆没有男子气概,把他看作女孩子。

聂传庆从求爱不得到暴打到致人于死地的行为,导致的是更糟糕的结局:他和世界彻底断裂了。小说结尾写到聂传庆家里冷极了,白粉墙也冻得发了青,他的脸上冻上了一层冰壳子,身上也像冻上了一层冰壳子,暗示着和世界完全精神阻隔的状态。

聂传庆的结局除了外部世界的影响,有两个重要的“如果”来自于他的内心假想,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大致来说,就是外部世界(包含环境和人)变成了一面镜子,反射了他的许多缺失和悲哀,确立自我与他人的对立后,他又开始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他把捕风捉影的从前拼凑成一段故事,虚假地想象:差一点,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言丹朱的哥哥,也许他就是言丹朱。有了他,就没有她。

他把想象通过两个如果继续无限制放大:

如果呵,如果……如果该是什么样的果子呢?该是淡青色的晶莹多汁的果子,像荔枝而没有核,甜里面带着点辛酸。如果……如果他母亲当初略微任性、自私一点,和言子夜诀别的最后一分钟,在情感的支配下,她或者会改变了初衷。


吃了一个“如果”,再剥一个“如果”:

传庆相信,如果他是子夜和碧落的孩子,他比起现在的丹朱,一定较为深沉,有思想。同时,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丹朱的优点他想必都有,丹朱没有的他也有。


聂传庆在精神阻隔的过程中,假想了一个自我的王国,他在这个分裂的王国里寻父寻母寻爱,但是这个王国被现实击得粉碎。

3
我们再来谈谈《茉莉香片》表现的第四个方面:时代之家。

张爱玲不轻易写政治,但她笔下的背景和人物会传递出那个时代的气息。聂传庆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也象征着那个时代之家的失落和寻找。聂传庆成长的背景是古典文明正在崩溃的“现代文明社会”。中国古代有很多“丧父式家庭”,即使父亲存在也可能就是宗法制度家长的形象,是威严的,缺席的。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大家族分崩离析了,人与自然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但是聂传庆生活的是一个不健康的、戏剧化的家庭环境。他缺乏爱。“他不知道那究竟是他母亲还是他自己。至于那无名的磨人的忧郁,他现在明白了,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即使他知道这个爱是绝望的,他也想要。“二十多年后,刀子生了锈了,然而还是刀。在他母亲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绞动了。”聂传庆想寻找到母爱,但是母爱已经锈在他的心里了。

他转而寻找还活着的完美的父亲,只是他所有的寻找都是一种想象,想象的父亲和实际的父亲对于他的期望和批判是如出一辙甚至更严厉的,言子夜本来很看重聂传庆,因为他是上海来的,国文程度比香港的学生高。但是最后他对传庆失望到了极点,说:“中国的青年都像了他,中国就要亡了”。

对于离开上海来到香港的上海人来说,这样的情感落差和文化落差恐怕也重叠在想象的上海和实际的香港之间。殖民地香港和半殖民地上海,似乎更可靠的上海也面临着同样的崩溃,让现代人去何处寻找时代的家。张爱玲是用现代人在时代中“现实的记忆”来把握那个纷纭复杂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让人感受到“惘惘的威胁”。

张爱玲曾说“现代文明纵有千般不是,到底与我们亲。”这句话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矛盾认同,虽然她对原始性有一种渴望,但是她知道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自然和原始都被改变,就像《茉莉香片》里的“准天使”言丹朱身后那个山呼海啸的香港背景:

山路转了一个弯,豁然开朗,露出整个的天与海。路旁有一片悬空的平坦的山,围了一圈半圆形的铁阑干,传庆在前面走着,一回头,不见丹朱在后面,再一看,她却倚在阑干上。崖脚下的松涛,奔腾澎湃,更有一种耐冷的树,叶子一面儿绿一面儿白。大风吞着。满山的叶子掀腾翻覆,只看见点点银光四溅。云开处,冬天的微黄的月亮出来了,白苍苍的天与海在丹朱身后张开了云母石屏风。


天与海,本来是很壮阔的自然环境,却变成了屋子里的云母石屏风,这或许就是现代文明对现代人的时代之家的影响。

结尾:好,今天的赏析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品读张爱玲很有意思的一篇小说《心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煮雨西窗下

    仿佛回到课堂里做笔记的感觉……这个作品太值了,不仅好听还有现成的老师给予指导!

  • 冰太阳_ta

    讨厌这个女孩,施舍的善良对别人才是伤害

    13648418buq 回复 @冰太阳_ta: 人性这东西 你把别人想成什么 你自己就是什么

  • 野生苋菜

    这篇的解读比之前的深刻很多

  • 禅雨2014

    老师讲解的太好了,很深刻,加深了听者对张爱玲作品的理解,非常感谢。

  • 强哥人生没有不可能

    张爱玲的作品是,满纸薄凉,皆成底色,瞬间慈悲,熠熠生辉。

  • Nicole_Young

    老师讲的真的很好,知识储备量很大,发现张爱玲的小说不是靠巧合和夸张情节推动的,而是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在特定环境下的必然,往往出场即注定了结局。

  • zyq秋爽斋

    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太绝了,她了解人性,懂得悲悯,文笔流畅,对人物的展现简直不要太深刻,让人读完会久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 lnlhx0109

    谢谢解析

    1592088rmhk 回复 @lnlhx0109: 万燕,佩服你的知识储备,让赏读更丰富有味。谢谢你

  • julioblue2

    张的文字真是太深入人心了

  • 听友262901856

    各有归舟,各有渡口,别滥用你的善良,尤其对于不善者。

    1348735 回复 @听友262901856: 她还是少女,你已是过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