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陈寅恪 | 孤独是谁的命运:不会微笑的先生

014.陈寅恪 | 孤独是谁的命运:不会微笑的先生

00:00
17:31

现在,我们来看看,社会巨变下的陈寅恪。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会导致传统社会的解体,对个人的冲击当然非常之大。而且个人面对新社会的不确定感,容易引发自我的疑惑。传统一去不复返,习惯于传统的自我忽然之间失去了依靠,必须另外去寻找他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须要忍受所谓心理社会崩解的痛楚。


陈寅恪时代的中国,虽然还没有因为工业化而带来个人的疏离感。但在外来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社会与它的核心价值在很快地崩解。我想陈寅恪感受到了,但是陈寅恪还是非常遵从儒家的行为模式。


周一良教授跟我讲过,他说陈寅恪把他的学生带到家里,见到他的父亲陈三立。大家都坐着,只有陈寅恪站在他爸爸旁边。周一良说他印象很深,所以他还是遵守儒家的行为模式的。可在民国以后的社会,所谓的旧价值跟新社会有了矛盾。陈寅恪在出国之前,仍然生长在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所谓的传统取向的一个社会。


图片1.png

周一良教授

传统社会崩解时的心灵创伤


他留学欧美期间,虽然在欧美,但没有真正走入欧美的社会,他是在所谓学校的象牙塔之内。而且他非常用功地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阅读二三十种外文,所以对西方工业社会的变迁感受并不很深。然后当他海外归来时,已经是后五四时代了。传统取向的社会,正在很快地崩解当中。


由于陈寅恪不能适应崩解中的价值体系,所以他始终抗拒来自新社会的压力。他势必不断要受到巨变时代带来的冲击,他会感觉到痛苦,也就是必须面对心理社会崩解后带来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解放之后,社会变动的更加厉害。所以大环境的冲击之外,他个人又不断遭遇到战乱,眼睛瞎了、脚跌断了这些苦难,身体、心灵都受到极大的创伤,所以,他的疏离感与寂寞,虽然不是来自于西方工业社会的后遗症,但同样是传统社会崩解中的心灵创伤。他的伤感是行诸于文字,尤其行诸于他的诗。


面对旧时代的消逝与士族阶级的零落,我们可以看到陈寅恪的心情并不好。很奇怪,我看了很多陈寅恪的照片,甚至于他5岁的照片我也看过,一直到他老了,去世之前的照片,我没有看到一张照片是笑的,都有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这正符合他所面对的社会。


陈寅恪所见到的新时代道德的沦丧,军阀混战、革命暴力等等,无论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化在他看来都是江河日下。相比之下,他觉得光绪、宣统时代反而是盛世。相比民国初年,他一直认同旧时代的自我,以至于在感情上很难适应新社会。

影底河山频换世


在1925年陈寅恪回到国内的时候,仍然是北洋政府主政。但不到三年他又坐船北上,已经改朝换代了。当时,国民党在北伐之后就成立了南京政府,他在渤海湾感受到“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影底的河山一直在改变,“愁中节物易惊秋”,惊心动魄的,所以对新政权的到来是愁、是惊而不是喜。他虽然影射清华园,他北上到清华教书,清华园也是一个象牙塔,他埋首学问,但并不是不关心时事。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欲著辨亡还搁笔,众生颠倒向谁陈”?说我现在要辨亡,要搁笔,就是写不下去,“众生颠倒向谁陈”,众生颠倒我向谁去说。这是九一八之后他的感叹。因为局势的动荡,所以他辗转各处,等于是难民。七七事变的时候,他的父亲陈三立忧愤而死,据说是绝食而死。在七七事变后,他愤恨不已,举家迁到昆明。


先搬到长沙,后来到昆明,到西南联大。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请他当汉学教授,但是当时旅费难筹。因为当时要从香港到英国,旅费很贵,而且因为战争的关系,欧洲1939年希特勒起来了,所以没有办法去。抗战期间,他流转西南,经历过通货膨胀、物资缺乏的痛苦,他又想出国,因为珍珠港事件又不能出国,再到了香港,后来日本不是进攻香港吗?他又从香港逃难出来,逃到桂林。


最后又到了成都,到了燕京大学。那时候,他的眼睛已经要瞎了。在成都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他也有一句诗说“淮南米价惊心问,中统银钞入手空”,米价太贵买不起,而且钱到手是空的,就是不值钱了。这个讲了当时困苦的状态。在抗战时期,他见过一次蒋介石,因为蒋介石糟践中研院这些人,陈寅恪也去了,陈寅恪见了蒋介石之后很失望,当然他很含蓄的讲,他说“看花愁近最高楼”,他觉得蒋介石不足有为。

失明的悲凉


另外,我必须要强调他失明的悲凉。因为他做学问就要看书,要写东西,眼睛瞎了怎么办?所以这对他的冲击非常之大,陈寅恪在抗战末期的时候,突然眼的毛病越来越厉害,他当时进了医院救治,救治无效最后失明,所以他的心情非常沮丧。外在的环境,又使他觉得非常的悲愤,感到没有希望。虽然抗战胜利大家都很兴奋,但他没有感觉到因抗战胜利而带来的真正的喜悦。


他对当时时局的发展是很悲观的。他也有诗句说,说“破残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破碎的山河现在赢得胜利。大家知道,在胜利的时候,日本还占领中国半壁江山,残破不堪,日本八年把中国搞得不像样子,残破河山迎这个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我剩下来的岁月只有凄凉。你看,他在抗战胜利的时候是这样的心情。可是他的学术的盛名是非常之高。


在抗战时候,陈寅恪完成了两本有关隋唐史的重要著作,一本是《唐代政治世俗论稿》,一本是《隋唐制度渊源稿》。他的盛名很高,当选第一届的中央研究院的院士。1945年抗战胜利,9月下旬刚刚胜利,牛津大学请他,抗战时他没有办法应牛津之聘,现在牛津大学又请他,他终于前行。


可是他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到英国把眼睛治好,这是他最大的希望。眼睛治好了,他才能够接受聘请,结果他到了英国,英国最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他只有很凄凉地回国。失望对他的打击也是非常大,他当然也没有办法在牛津教书,就又回到清华。

国共内战南下广州


1946年的10月,他重新回到清华园。他讲课之后,只能由助教来听、读、写文章,然后因为内战之过,生活非常艰困,北平天气也非常寒冷。没有钱买煤取暖,所以他经过北大校长胡适的帮忙,把他最珍贵的书籍都卖了,来换取煤来取暖渡过难关。


陈寅恪曾经跟北大的教授朱自清等十二位名教授联名,发表对国民政府保障人权的宣言,对国民党政府的高压政策提出抗议。他显然也不满意蒋政权的作为。中国经过八年抗战,又要打内战,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反对的。所以当1948年岁末的时候,战火逼近清华园,陈寅恪先是带家属进城,从清华园到北京城里头,他应胡适的邀请,一起搭飞机飞南京。


他当时对国民党的兵败如山倒是很有感慨的,他有几句诗句也蛮有意思的。他说“年华若到轻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胡僧话劫灰”这个古典了,“胡僧”是指美国人,美国人没有帮蒋介石打仗,就是房子烧了成一堆灰嘛,搞的就是惨败了。另外一个说,“可怜汉主求仙意,只博胡僧话劫灰”,“汉主”就是蒋介石,他求美国人帮助,结果杜鲁门根本不理。多少可以说明他不愿意跟蒋介石到台湾的原因。

1949年行止争议


在1949年,很多知识分子的行止问题,最近引起很大的讨论。陈寅恪到了广州以后,不愿意到台湾。原因在哪里呢?他从北京跟胡适坐飞机到南京,后来到了上海。当时在广州的岭南大学,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校长陈序经,非常礼遇地邀请陈寅恪到岭南大学执教,后来陈寅恪也去了,坐船到广州岭南大学。而且校长给了他一栋两层楼的洋房。我也去看过,现在是陈寅恪的纪念馆,上下两层。


陈寅恪的女儿写了一本回想她父母的书。她里面讲得很清楚,她说俞大维那个时候在广州与陈寅恪见过面,两个人已经决定了。俞大维非走不可,因为他跟国民党关系太密切,后来在台湾当了国防部长,陈寅恪他是书生,他留下,他也跑不动。而且陈序经给他安排的那么好,可是到了台湾那时候还是风雨缥缈,他为什么要去?所以结果陈寅恪在岭南呆了二十年。这也是他一生在广州住的最长久的一段时间。先是在岭南大学,后来改成中山大学。


图片2.png

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纪念馆


流寓岭南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他在广州一住二十年,一直到他去世。最初的八年,生活还是蛮安定的。他虽然身体不好,眼睛看不见,可是他教研的工作还是继续。有黄萱女士等人的帮助,很顺利。他居然写出那么大部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别传》完全是眼睛瞎的时候写的,他早年读的书记得很多,不然他也不能叫助教去找书等等。

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陈寅恪最后也标榜独立的精神与自由的思想。因为他比较崇高的学术地位与一点传奇式的学问,以及他的身体状况,就长期受到特别的照顾。文革之前,他有两个护士专门照顾他。


陈寅恪的工资不仅高于一般的老师,也高于顾颉刚、翦伯赞、俞平伯等一流的文史学者。他的薪水也是高的,只低于一个人,就低于郭沫若。因为郭沫若是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只低于郭沫若。周恩来总理在作结论的时候,他说要团结所有的爱国分子,并点陈寅恪的名字,他说,要考虑科学家的待遇,他要给陈寅恪最好的待遇。在政治高层的眷顾之下,校园里的党组织,虽然知道陈寅恪在思想上是敌对的,态度上很傲慢,但只能耐心地争取。


所以陈寅恪也因此维持了一个时期的所谓独立之精神与自由的思想。陈寅恪之所以能够保有所谓个体的自由,多少由于他在学术上几乎有一种神话般的声望。

风雨中的陈寅恪


但是在1958年,拔白旗运动,陈寅恪还是被点名了,之后他不再开课了。可是他继续做研究跟写作。到1959年的9月,在广东的省委有整风扩大的会议,他被迫作检讨,因为当时陈寅恪受到批判嘛,可是在1959年的9月,广东的省委对这个整风扩大会议,作了检讨。他检讨什么呢?就承认说批判陈寅恪违反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说不应该这样批评陈寅恪。到了1962年7月,陈寅恪不小心洗澡的时候摔跤,把腿跌断了,这是1962年的时候。所以他眼睛瞎了之后,又骨折了。广东省的领导陶铸提供最好的医疗的服务,在生活上使他享受到高级知识分子没有人可以比的特殊待遇,不过他身体上的痛苦并没有阻止他写作的意志。他仍然靠助教黄萱在75岁的时候,完成了《柳如是别传》这部大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