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
成年人23块(不包括6块听小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脑颅骨围成脑颅,位于颅的后上方,容纳脑;面颅骨位于颅的前下方,构成面部的轮廓,参与组成骨性眼眶、鼻腔和口腔。
(一)脑颅骨
脑颅骨共8块,包括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额骨位于前部,枕骨位于后方,顶骨中线两侧为顶骨,侧方为颞骨,蝶骨位于颅底中部,其前方为筛骨。
(二)面颅骨
面颅骨共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以上颌骨为中心,观察其他位置关系:上颌骨位于面部中央,上颌骨上部的内侧为鼻骨,后方是泪骨,上颌骨外上方为颧骨,后内侧是腭骨,其内侧面连有下鼻甲,鼻腔中部为犁骨,上颌骨的下方为下颌骨,下颌骨下方是舌骨。
(三)颅的整体观
1.颅的顶面观 颅顶呈卵圆形,光滑隆凸,前窄后宽,有呈“工”字形的三条缝:
(1)位于额骨和顶骨之间的冠状缝;
(2)位于两顶骨之间的矢状缝;
(3)位于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人字缝。
2.颅骨的前面观 主要结构有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1)眶: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呈四棱锥体形,有一尖、一底和四壁。
1) 尖:指向后内方,有神经管通颅中窝。
2)底:向前外开放,眶上缘的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切迹或眶下孔。眶下缘中点的下方有眶下孔。
3)四壁:上壁外侧有泪腺窝;下壁有眶下沟,向前移行为眶下管通眶下孔;内侧壁前下部有泪囊窝,向下经鼻泪管通鼻腔;外侧壁与上、下壁交界处的后部分别有眶上裂和眶下裂。
(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鼻腔前方的开口为犁状孔,后方的为鼻后孔。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外侧壁有三个骨性突起,自上而下依次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有对应的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
(3)鼻旁窦:为鼻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共四对。
1)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
2)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为最大的鼻旁窦,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引流不畅。
3)筛窦:位于筛骨内,形似蜂窝状,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4)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3.颅的侧面观 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外耳门后方有乳突,前上方有颧骨,颧弓上方为颞窝,下方为颞下窝。颞窝前下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会合处多数人呈“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相对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折,易损伤该动脉,导致硬膜外血肿。
4.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由前向后分别称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1)颅前窝:位置最高,正中的突起称鸡冠,两侧的水平板筛板,筛板上方有筛孔通过鼻腔。
(2)颅中窝:较颅前窝低。中间狭窄的为蝶骨体,其上面的凹陷为垂体窝,容纳脑垂体,窝前侧有视神经管与眶交通。窝后方高起的称鞍背。垂体窝和鞍背合称蝶鞍。蝶鞍两侧从前至后外侧的弧线上排列着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在颞骨岩部的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位置最低。中央有枕骨大孔,空的前方为斜坡,孔前外侧缘的上方有舌下神经管内口。枕骨大孔后上方有一隆凸,其两侧续为横窦沟,此沟向外移行为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内耳门通内耳道。
5.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的前部有上颌骨与腭骨构成的骨腭,骨腭前缘和两侧为牙槽弓,后上方有两个鼻后孔。后部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孔的前外侧有椭圆形的枕髁,枕髁外侧是颈静脉孔,颈静脉孔的前方为颈静脉管外口。颈静脉孔后外侧有一细长的突起称茎突,其后方为乳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在乳突的前方有下颌窝,窝的前缘隆起为关节结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