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00:00
05:47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来聊聊读书。

 

南宋诗人翁森写过一首《四时读书乐》,认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读书各有独特的乐趣。但事实证明,在平淡的四季轮回中读书或许不如某些特殊时期给人印象深刻。比如就在疫情期间,人们无论是读书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平时。据一家社交媒体发布的《2020网民阅读报告》显示,疫情期间,56.2%的受访者表示读书量有所增加,三成多网民的读书量甚至超过了过去一年的读书量。而另一家主营电子书的网站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有超过七成读者反馈自己在疫情期间的阅读量较平日有所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迫使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以往匆匆流逝不知去往何方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多了出来。面对猝不及防的灾难,人们有疑惑、有忧虑、有迷惘,渴望答案、渴望力量。主客观条件因缘际会,疫情时期也就成了读书时机。

 

也正是因为疫情的缘故,读书似乎也带有了一种悲壮的色彩:虽然危险迫使我们躲在家里,但绝不向病毒屈服,我们的精神仍要自由呼吸。最能代表这种气概的莫过于那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在武汉一所方舱医院里,一位戴着口罩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仍手不释卷。难怪哲人和作家常常把书籍比作避难所,尼采就说自己流连于古希腊怀疑派哲学家的书籍就等于躲进了一所精神的避难所;毛姆也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在困境中寻找方向,在逆境中寻找支撑,还有什么比书籍更能抚慰心灵、鼓舞斗志?

 

生活在今天的读者无疑足够幸运。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的读者,也要为了看到一本新书而彻夜在书店门口排队,为了留住一本心爱的名著而连续几夜不眠不休地抄书。读者对于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今天,中国每年出版新书多达40余万种。但是与前辈相比,现在的读者也有不少幸福的烦恼。人均年阅读量十余年来一直徘徊在5本以下,方寸屏开始占据更多人的阅读时间。我们在朋友圈里点赞,在微博上查找热搜,在兴趣小组里寻找影评,手机跳出的每条通知,把我们带往不知何方的网络世界。有人担忧,在数字化时代,阅读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浅,越来越碎片化,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阅读稍微厚一点的图书。

 

也许,越是看到这样的倾向,我们就越需要反思。然而,只有将反思付诸行动,才能生发改变的力量。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严肃的经典著作再次引起读者的兴趣。一所大学的图书馆特意精选了《梦的解析》《乡土中国》《四书章句集注》等电子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送给读者,目前已收到师生们关于这些文学经典的上百篇书评。一家网络书店的统计发现,一大批与疫情和传染病相关的经典作品,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也受到了读者的格外关注。当类似的行动不断叠加,就能引领更多的人游向书海的深处。

 

《鼠疫》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而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正是承载着知识和记忆的宝库。但探索这座宝库里的珍藏,需要耐心、沉静和时间——疫情迫使我们告别了匆忙、暂停了浮躁,让时间为我们停留,为我们创造了亲近经典的机缘。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把一切想读而没有时间读、读过还想重读的书一一读起来,让书籍成为我们人生之路上的一块块筑路石,引领我们稳稳地走向人生的开阔处。

 

这正是:

 

疫情居家坐,书籍避难所。

岁月不蹉跎,人生向开阔。

 

(文 | 张贺   主播 | 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