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曼生十八式”:当文人遇上匠人

【紫砂】“曼生十八式”:当文人遇上匠人

00:00
15:45

你好,我是张国立,欢迎你来听我讲古代人的生活。


清代杭州有一位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叫陈鸿寿。他和丁敬、蒋仁、黄易等另外七个人,精于篆刻,形成了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人称“西泠八家”。说到这儿您可能奇怪了,不是要讲紫砂吗?怎么说起了篆刻,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陈鸿寿和紫砂壶有很大渊源,他设计了十八种紫砂壶款式,由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而成。篆刻家出手,自然与平常紫砂造型不同,他的设计,将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壶艺风格。因为陈鸿寿的号叫曼生,所以这些紫砂壶被称作“曼生十八式”。


紫砂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吸引大艺术家来参与设计?首先得说说什么是紫砂。通常来说,紫砂是指:江苏宜兴的制陶人,利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如紫泥、红泥、绿泥、团泥等,以特有的泥片拍打、镶接,结合捏塑、压塑等手法进行成型,最终烧制成的一种深色陶器。


说起紫砂,它的历史倒也不短,据说宋代就有了。梅尧臣有句诗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花。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其中提到的紫泥、紫瓯,有人认为就是紫砂。据说大文豪苏东坡,还制作过一把紫砂提梁壶,还为此写下了“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句子。不过,这都只是文字记载,没有实物证据。我国有实物出土做依据的、最早的紫砂器物,是在明代太监吴经墓中发现的,据推算,年代最晚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此算来,紫砂壶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了。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紫砂壶工艺,基本上集中在宜兴呢?


首先啊,宜兴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宜兴古称阳羡,早在唐代,“阳羡唐贡茶”就已经天下知名,以至于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我前面讲过一集茶文化,唐代喝茶用的是“煎茶法”,宋代则是“点茶法”,到了明代初年,和我们现在类似的泡茶开始流行了,这种喝法大家都熟悉,需要把茶叶放在容器中,再加入滚烫的开水冲泡,这样的喝茶方式,紫砂壶这样的饮茶器具,就变得非常重要。


其次,宜兴还有历史更加悠久的制陶工艺,甚至有“陶都”“陶的故乡”的称号。当地特有的紫砂泥,与一般的粘土不同,它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并且含有高岭石、石英及云母屑、铁质等成分。紫泥中的,指的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它与粘土、云母、赤铁矿长在一块儿,粉碎到一定细度后,不需要用其他原料搭配,就可以制作成千变万化的紫砂器。


这倒也罢了,人们喝茶用的茶具,有金属的、木器的、竹器的、漆器的、陶器的、瓷器的,等等,为什么紫砂壶就那么与众不同呢?按专家的说法,紫砂壶泡茶,有很多好处:一、使用紫砂壶,大热天泡茶也不容易变味,茶汤颜色清润,绵软柔滑。二、泡茶以后,壶身传热速度缓慢,保温性能好,摸的时候不烫手。三、紫砂壶有很好的适应冷热变化的性能,大冷天注入开水,用温水炖烧、烹蒸也不用担心炸裂。第四,紫砂壶的壶壁有一定的气孔率,容易透气,壶内容易吸附茶汁,茶壶内壁不需要刷洗,用的时候,拿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即使是空茶壶,倒进去热水也有茶香。最后,紫砂壶用的时间久了,天天洗涤揩拭,能发出一种自然的光芒。


悠久的茶文化和制陶文化,再加上紫砂壶独特的泡茶性能,让宜兴紫砂工艺发展了起来。紫砂器物的成型工艺主要是泥片成型法,可以分为打身筒镶身筒两大类。打身筒法主要用于圆器类产品,把泥浆打成泥片,放在转盘上,用手工拍打成空心的壶身,再粘接上用手工搓制成的壶嘴、把、钮,另外再制作一个壶盖,让壶的坯体完整;镶身筒法主要适用方器,把泥料打成泥片,根据设计意图,配成样板,裁成泥片,镶合而成。紫砂壶的品类很多,有种说法叫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包含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归纳地说,可以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光器的几何造型,主要有球形、筒形,四方、长方、六方、八方、梯形、锥形、椭圆形等;花器则是取材于植物、动物等自然形态的造型;筋纹器是将花束的形态规则化,结构更加精确,形成有规则的筋纹。在明朝末年之后,紫砂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陶刻、镶嵌,就是在壶上镶嵌金、银、玉石、色泥、螺钿、红木、瓷花等装饰品。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工艺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比如供春壶、大彬壶、南瓜壶等,拿供春壶来说吧,它是明代正德年间 ,江苏宜兴砂壶艺人供春制作的壶。供春是紫砂工艺的开山鼻祖。传说他姓龚,名供春,是明朝官员吴颐山的书童。正德年间, 供春伺候吴颐山在金山寺读书。主人和寺内老和尚喝茶参禅,供春陪伴在左右。空闲的时候,看到庙里的僧人,用当地特有的紫泥制作茶壶,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有意学习,供春用老和尚洗手时,沉积在水缸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边大银杏树树瘤的形状,做出了一把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这把壶造型精妙,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供春壶最大的贡献,是让当时宜兴的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艺品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确实如此,如果仅仅是一把普通的茶壶,在古代,那只是低贱的工匠做的事,文人士大夫是不屑参与的。紫砂壶需要题字、雕刻、印章、绘画,因此融合了文学、书法、雕塑等多种艺术,从明代的徐渭、沈周,到我刚才提到的陈鸿寿,再到现代的吴昌硕,历代的艺术家纷纷参与创作,让紫砂壶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紫砂工艺的一代宗师顾景舟,总结了紫砂陶审美的四大要素,分别为形、神、气、态。形,就是形式美;神,指神韵;气,即气质;态,是说形态。只有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算一件真正的好作品。


除了审美价值,紫砂壶常常也包含深厚的文化价值。比如不少紫砂壶反映了佛教思想。传说紫砂泥的发现就和僧人有关。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当年有个和尚经过当地村子,大喊说:卖富贵土,卖富贵土。村民们都嘲笑他。和尚说:不想买让人尊贵的土,那买点儿能让人致富的土怎么样?于是他带着村里的老人,找到了产紫砂泥的洞穴,就走了。等到村民挖掘土的时候,果然五颜六色,光辉夺目。很多紫砂壶上的题词,也和佛教有关,比如清人树、涤心泉、茶三昧、赵州禅这样体现禅宗思想的句子。某些紫砂壶的造型,也来自于佛教法器。明代紫砂壶大师时大彬,就根据佛教法帽的样子,制作了僧帽壶。儒家思想在紫砂壶中也时有体现。《尚书》里说,为君者要“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意思是要端正自己的品德,经常修正自己的问题,才能管理好老百姓。有一种叫“六方正德”的紫砂壶,用方正的造型,体现了《尚书》教诲的内涵,提醒饮茶的人,要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品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紫砂壶表现的民俗内容就更多了,很多壶上有福禄寿、吉祥如意等纹饰,体现了老百姓朴素美好的愿望,在使用的时候,也能讨个好彩头。


好了,关于紫砂,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部宽

    康熙微服私访记有一集是紫砂记。里边摔了很多壶。其中有一个被三德子保留下来了,据说现在价值20W,详情可以看看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康熙微服私访记见面会那集

    Nitrolove 回复 @阿部宽: @喜马社区

  • 阳阳的糖果屋

    紫砂工艺的一代宗师顾景舟,总结了紫砂陶审美的四大要素,分别为形、神、气、态。形,就是形式美;神,指神韵;气,即气质;态,是说形态。

  • 芸仔糕

    喜欢张国立老师的声音,听听能增加点知识,拓展眼界。

  • 阳阳的糖果屋

    按专家的说法,紫砂壶泡茶,有很多好处:一、使用紫砂壶,大热天泡茶也不容易变味,茶汤颜色清润,绵软柔滑。二、泡茶以后,壶身传热速度缓慢,保温性能好,摸的时候不烫手。三、紫砂壶有很好的适应冷热变化的性能,大冷天注入开水,用温水炖烧、烹蒸也不用担心炸裂。第四,紫砂壶的壶壁有一定的气孔率,容易透气,壶内容易吸附茶汁,茶壶内壁不需要刷洗,用的时候,拿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即使是空茶壶,倒进去热水也有茶香。最后,紫砂壶用的时间久了,天天洗涤揩拭,能发出一种自然的光芒。

  • 一只小驰

    谢谢国立老师说起紫砂壶我就立刻想到万岁爷您和宜主子他们去宜兴那集。今天终于赶上更新了。纪大人什么时候可以介绍一下笔墨纸砚呀?《非凡匠心》介绍了宣纸,可以在这里介绍其余三种吗?

    一半犬儒_ 回复 @一只小驰: 我也一下子想到这个哈哈哈哈哈

  • 懒惰的西瓜

    太喜欢国立老师了。特别是每次老师讲古代文玩古董,就让我想起来国立老师的(五月槐花香)

    Nitrolove 回复 @懒惰的西瓜: @喜马社区

  • 黑山老妖W

    现在紫砂造假的很多,如果能带点鉴别的内容就更完美了

  • 英超球探利物浦

    很喜欢张国立老师,但单就这集节目看,质量不高。念稿子的痕迹太明显,且念的还都是百度百科就能搜到的内容。也没有将书面语口语化,更像是念纪录片的旁白,而不是合格的音频节目。

    鑫哥的哇 回复 @英超球探利物浦: 你穿越回2020年三月去看看百度百科还有没有呢?

  • 竹竿天才

    我就是宜兴人

  • 一止君

    今年初夏的时候拍的西泠印社……十分推荐

    榮門聽書人 回复 @一止君: 就是蚊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