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李冬君,很高兴有机会在喜马拉雅与你们交流我和刘刚在《文化的江山》这套书中提出的一些历史新观点,与你们分享我们在研究历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对于彩陶在前面的课程中,听众朋友们已经有所了解了,在史前甘肃地区,全新世人用彩陶又开启了一个新世界,那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颗绚烂丰硕的果实。被考古人称为马家窑遗址,而我们认为它带来了一次史前文艺复兴。在距今5000年前后,从中国黄河流域向西一直到西亚两河流域,向东一直到大海,形成了一条绚烂的彩陶带,在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中,形成了中国史前马家窑文化的高峰,所以彩陶走向东西方人类的大同。
我们来看看这条彩陶带的前世今生,这也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小问题。甘肃马家窑遗址生逢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天空是何等的慷慨,他们尽情的挥洒阳光雨露使万物茁壮成长,那个时代的大地又何等的富饶,人行于天下,各取所需,应有尽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球有一条巨大的沙漠带,从东北往西南倾斜,顺着中国北部的大漠,经由西部塔卡拉玛干沙漠,穿越阿拉伯沙漠群,再与撒哈拉沙漠相连接。然而这条横亘亚非两洲的沙漠待极度干旱的内陆汉海,那个时候可是绿色的,上面覆盖着彩陶,也就是说绿色上面覆盖着彩色。
从撒哈拉到中国西域是一条贯穿了大半个地球表面的,几乎是无限伸展着的绿洲。从热带到寒带,温暖加速了文明的脉动。那个时候的东西方就在这条绿洲上往来、交往、交通,开辟出一条物质文明的道路,一条物质文明的彩陶之路。就在这条彩陶之路上,人类描绘了文明的精神样式,在那样式里我们看到了神话的萌芽。在神话中,人类所有文明都起源于天上,我们头上的天空,就在那个时候被刚刚觉醒了的个体灵魂的光芒照亮了。
马家窑人用红、黑、白三色在陶器表面上描绘绚烂的漩涡纹,就像黄河之水,远接西亚,再奔向东方,形成了一条艺术彩陶河。就在这条艺术彩陶河里有一件人形彩陶瓶,特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2个问题,马家窑人在造神中认识自我,这件人形彩陶瓶是马家窑人在创造自己,难道不是吗?塑一个人形陶瓶,就要大概知道人体的结构,突出人的表情,就要懂得表达人的内心。马家窑人将自己雕塑在瓶上画在瓶上,那是在彩陶艺术创作中认识自己。
我们知道认识自己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可马家窑人已经开始了,这又是一例人的创造性进化的一个精湛的表现。物的创造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在造物时,人被自己的创造力给惊着了,于是开始神话造物者和所创造的对象,并模仿人来造神,于是就有了神话。神话一出,神就产生了。
神的产生往往意味着人想要超越自然,想要在自然界之外造就一个属于人自己的世界。因为他们想成为神或者神的后代。在神话中神的功能是造物,职务职能也是造物。仰韶人就是这样的一个造物者,虽然我们不知道仰韶人是在怎样的传说中造神,也不知道后世神话中哪些是属于仰韶人的传说。但是当我们看到仰韶文化马家窑人留下的那件人形彩陶瓶时就会发现,他就是仰韶人的宣言。仰韶人宣言我就是神。看到彩陶女神,就可以观察造物者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彩陶女神的眼睛,尤其是那双眼睛如惊鸿一瞥的眼神,似喜似忧,就开辟了鸿蒙,那是一双充满了宇宙意识,又有人文启蒙的双眸。有人说那造型很像古希腊雅典娜的圣鸟猫头鹰,也许吧,也许那位女神就是雅典娜的原型在史前的东方出现了,我们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一双雅典娜时的眼睛,那是一双不亚于蒙娜丽莎微笑的永恒的眼睛,也很像欧洲近代文艺复兴中诞生的眼睛。
当一位史前文艺复兴的女神,站在窑前主持自己的窑,一个造物主的女神时代就来临了。他让我们想起女娲,女娲补天就宣告了和平主义的女神时代来临。那个时候那些男神们加雷携电的神、排山倒海的神,他们天上地下不顾一切的打了起来,留下一个被打烂的宇宙,让女神来收拾,于是女娲出场了。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用陶罐来盛水,水不会漏,将陶罐放在火上烹饪食物,陶罐也不会裂,这样的陶土确实是补天的最佳材料。还有那些画出来的纹饰,那些奔放的线条就像大地上的流水、水里有鱼,那些奔放的线条就像天上的行云。
云中有鸟,鱼和鸟与天地同流,从漩涡中来又回到漩涡中去。一件件旋涡纹的彩陶从窑里烧制出来,那窑确实像文明的子宫。用水、火、土孕育了文明的种子。可惜那时还没有阴阳五行的五行说,因为五行是青铜时代的产物,彩陶时代还没有金属,所以没有五行,只有水火土木。等到工艺技术发展到可以有金属来参与的时候,四行才发展到了五行。当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和农业出现时,作为金属元素的矿物和木元素的种子,才进入了文明的核心,构成了五行。虽然彩陶时代还没有五行,但有了万字符号,这也是令人很惊讶的一件事情。这让我们要进入第3个小问题,解读彩陶器上的万字符号。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有不少会有万字符号的,有一件长颈腹鼓的彩陶瓶瓶体上有四个圆,每个圆中都有一个万字符号。通常我们认为万字符号是来自佛教,却没有想到它其实起源于中土,而且出现在史前彩陶文化中。根据文献记载,公元五世纪左右的时候,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卷十二中把万字符号翻译成汉字万岁的万字,而鸠摩罗什和唐玄奘却把万字符号翻译为德,就是汉字中的道德的德字。后来武则天时就干脆把它正式音译为汉字的万字了,它综合了吉祥万德四个字的含义,万字符号向来由左旋和右旋的说法,听众朋友们可以在心中临摹一下笔顺,在中土左旋极多,而西方多用右旋,不论左旋还是右旋,他们都起源于佛教出现以前。
史前彩陶除了用作器物满足百姓日用生活之外,它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还可以起到表意符号的作用,那它就可以作为传媒来传播文化。所以它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4个小问题。彩陶带上的彩陶已经具有了传媒功能,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陶器远远胜于石头,石头只能雕刻,表现性受到了极大的局限,陶器就不同了,它的表现性就丰富多了。它可以雕、可以塑、可以书写、还可以刻画图案和各种符号,因此它能表现更为复杂的思想符号,或者通过某种形式表达更为深刻的精神。
石头坚硬固然权威,可刻在石头上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分享了石头的属性所具有的永恒,但是它因为坚硬而受到了传媒的局限,或者说它不适于传媒,因为传媒需要更广阔的空间覆盖,目的在于尽可能的伸向遥远,这样传媒就显示了石头的局限性,于是陶器便顺理成章地承担了传播功能。
当陶器取代石头来做传媒材料的时候,东西方才开始了广泛的交流,并带来了史前这场彩陶文艺复兴。就像万字符号,自西向东、顺时针右旋的时候,代表的是西来的彩陶器;而从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过来的那一部分正好相反,是由东往西逆时针左旋的万字符号,他们就像史前那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的标志。
事实上两次文艺复兴运动都是从中国西域开始的,一次是在汉唐西域,那是以敦煌为中心的河西之地。据说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先生就无比神往这个地方。他曾经说过,他想选择唐朝时代的西域,到那里生活。另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在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域,那是更靠近中原的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它是史前的敦煌,史前那场绚烂的彩陶文艺复兴。就在流过这个村子的洮河岸边开始的。如果能有一次机会,也允许我们像哲人汤因比那样来选择的话,那么我们就选择一次?去更温暖、更自在的仰韶文化的西域,去体验一下那里的彩陶风景。
好了,听众朋友们,这就是史前甘肃地区彩陶文艺复兴的故事。关于这一讲你们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中与我交流。下一讲,我们讲一讲真龙天子的山海经原形。
好,下一讲我们再见。
出于主观想象的东西太多了,这不是严谨的考古历史文化
问什么把彩陶文化的到来叫做文艺复兴呢?我理解的彩陶文化是全新的创造,文艺复兴是从旧的中来附以新的意义
堉安文化 回复 @麦Michael: 久等了,李老师回复如下:彩陶文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马家窑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从世界各地来的彩陶文化在此汇聚,并得以复兴,使之具有了世界性和人类性,我们正是在这一点上确认马家窑文化为彩陶文艺复兴。
撒哈拉沙漠新石器时代是绿色的?还没有形成沙漠?
文字版只有一小部分,不是全文啊?!
理想主义色彩太浓重了。感觉像在作文。
引用一堆西方的东西,没有很好从中国的文化中解读
日月曦琥 回复 @w12171:
买书认真研读!
窖,文明的子宫!
配上图片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