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则是“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亲疏远近,不同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圈层上,犹如石头投入水中产生波纹,一圈圈扩散出去。
书名:《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今日主讲:李好帅
主讲人简介:北京大学法律博士,互联网原创读书脱口秀节目《Simple Read》主持人。
01 听前思考
中国的熟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差序格局,中国式的社会结构
阿波罗文化模式和浮士德文化模式的区别在于?
02 书中金句
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特征更明显,根据所在团体识别他人,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权利义务。中国社会则是“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亲疏远近,不同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圈层上,犹如石头投入水中产生波纹,一圈圈扩散出去。
03 精华笔记
一、熟人社会的形成
•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熟人社会的受益者,也是熟人社会的受害者。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需要向土地讨生活,所以有着深入骨髓般的对于土地的依赖和敬畏。这种依赖,则产生了我们社会存在了几千年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口不流动。
• 人口不流动,不时常迁徙,就形成了一个个相互孤立的村落,村落之间彼此缺乏联系。(各地区方言差异极大)
• 在村落内部,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彼此非常熟悉,也就此产生了熟人社会的文化结构。
二、差序格局,中国式的社会结构
• 与西方不同,在中国“家”的概念可以非常抽象和宽泛,从近亲到远亲,从宗族到国家,都可以称为“家”。
• 中西方社会,“家”这个概念的差别,就是社会格局差异最典型的表现。
• 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特征更明显,根据所在团体识别他人,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权利义务。
• 中国社会则是“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亲疏远近,不同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圈层上,犹如石头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一圈圈扩散出去。
• 社会格局的不同,会导致道德观的不同:西方受宗教影响,讲究的是无差别的爱,差序格局受儒家影响,讲究人伦,即如何对待别人,要看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而定。
三、基于此的社会方方面面
• 中国人缺乏公德心,看似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但背后,却是一个公跟私、群跟己、人和我怎么划分的问题。因为受差序格局影响,中国人的这些界限都是很相对,很模糊的。
• 社会的文化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叫做阿波罗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为世界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人们只能去服从它,接受它,而不能去改变它。另一种叫做浮士德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克服阻碍,不停地创造、改变。
• 乡土社会拒绝和排斥任何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一切足以引起礼俗秩序破坏的要素都要被遏制。所以传统社会中大多的男女关系,是那种被安排好的,不必发生激烈情感的结合方式——包办婚姻。
四、礼崩乐坏,无所适从
• 乡绅自治所依据的,是礼。这个礼和法不一样,法依靠的是国家权力,而礼,依靠的是传统。
• 时代发展导致传统礼俗崩坏,乡土社会中的秩序不再。
• 虽然发展出差序格局的土壤不再,但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乡土社会一代代传递下来的文化基因,熟人社会、差序格局这些社会属性。
• 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样,人与人之间思想的鸿沟也越来越大,有时候我们深陷其中无所适从。
李老师娓娓道来,契合当今社会的变迁,讲述费老的这部著名大作。期待我们的时代,再次出现像费老这样的社会学大师,帮助我们看清当今时代,当今时代的中国人。👍
喜欢开篇的见解:不是找一本可以天马行空扯理论或颠覆性观点让读者多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让读书照进生活!我想一本好书不仅要照进生活,让你看明白什么,更是要在明白之后生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心是温暖而非冷漠的、生命是有希望而非更无望的!!祝福读书会越来越好!
酥笑君 回复 @生命舞者英子: 家国情怀 情系当代
这期特别好!李老师棒棒哒
这是有水准的一期!深入简出既感受到了原著的风貌老师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样都是大咖讲书高下立见
阅读照进生活,费老的理论让李老师讲解的好朴实好现代好有看感
太喜欢这期了,从18年听到现在
从头听下来感觉这集内容最精彩,以原著清晰的脉络逐步展开对乡土文化的解析,并与现代社会状态相结合展开思考,而不只是复读原著敷衍听众,非常棒!👍希望能多推出这样丰满深刻的播讲。
这期特别棒!有观点有态度有内容,希望越来越精彩
大咖读书会 回复 @犬吠蝉鸣: 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会全力以赴为大家奉上最丰盛的知识盛宴~
去找李好帅的所有声音,讲的好
刚好买了此书,准备细读,讲解相当于辅导材料,加深理解了~
大咖读书会 回复 @莫斯_da: 读完书再带着自己的思考来听一遍,与大咖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你一定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