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所以说我们应该男男,女女
Reachel511 回复 @1390467ikhk: 支持自由love
听不懂啊 这本书 看不懂
暖阳兰艺 回复 @邹红_9m: 这教材都是大学教授编的,让高一学生学不符合实际,不接地气。放大学读合适。
高一学生必读,妈妈呀,15岁孩子能懂吗?
清风_飞絮 回复 @小小杏子y: 能看懂大部分
友谊中的谊应该是第四声。
读书狼_既然 回复 @稻仙阁: 受教
现象没错。但这傻逼一通乱分析,根本没抓到重点
根本看不动书,所以过来听书,老师你读的好好
我一个年近五十、读过金刚经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但很受益。
这本书适不适用于现在啊,给高中生看会不会有些不妥啊
读书狼_既然 回复 @小于_i8: 我们也需要通过过去的一些社会学著作了解当时的社会
这写的不咋滴,枯燥乏味,不易理解
听友417117942 回复 @听友222772329: 不是写的不咋地,是太深奥的文学制作,你看不懂
哇感动了,朗读者没有说“变态的同性恋和自我恋”而是把变态两字去了(书上是有变态两字的)
读书狼_既然 回复 @秞淽: 这么细致